柴米油鹽中的成語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的自然本能,是生存與繁衍的需要。
處於史前蒙昧時期的先民,生產力低下,獲得的食物很少,常常飢不擇食,「飢不擇食」後用來比喻情急之下不加以選擇的吃法。只要能充飢,不管食物好壞,先民都會吃下去。正如《韓非子》所說:「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腹胃,民多疾病」,「腥臊惡臭」後用來形容粗劣、腐敗的食物。
《禮記‧禮運》云:「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人類不懂得用火時,鳥獸都是連毛帶血地生吃,這種野蠻落後的生活方式就被稱作「茹毛飲血」;另「生吞活剝」,則比喻不加理解而生硬地模仿照搬。
火,使人類的飲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先民偶然吃到燒烤過的食物,覺得柔軟易嚼、滋味鮮美,由此開始有意識地保留火種。「薪盡火傳」,比喻師生傳授,學問一代代地繼承下去;「鑽木取火」和「鑿石取火」的方法發明後,火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用柴禾燒烤食物,容易引起火災,「厝火積薪」,比喻潛伏著很大危險;「曲突徙薪」,則比喻事先採取措施以防危險發生。
陶器、青銅器、竹器等器具的使用,使人類的飲食文化更上一層樓,人們製成各種各樣的廚房用具,加工烹製食物。
鼎,是古代最重要的廚具,相關成語很多,如「鐘鳴鼎食」,形容富貴人家奢侈豪華;「嘗鼎一臠」,比喻根據部分推知全體。包含其他廚具的成語還有破釜沉舟、鼎鑊如飴、另起爐灶、杵臼之交、打破沙鍋問到底等。
盤,是古代常見的食器;「杯盤狼藉」,形容宴飲後桌上凌亂不堪,「舉案(托盤)齊眉」,形容夫妻互敬互愛。包含其他食器的成語還有:一瓶一缽、簞食瓢飲、鼓盆而歌、簠簋對舉、盎盂相敲、金甌無缺、一口兩匙、人為刀俎、亡失匕箸等等。
壺,是古代常見的酒器,「簞食壺漿」,形容軍隊受歡迎的情況;「壺中天地」,形容超凡脫俗的境界。包含其他酒器的成語還有推杯換盞、觥籌交錯、折衝樽俎、瓦釜雷鳴等。
隨著穀類、肉類、蔬菜、果品等食物原料的不斷豐富,人類的飲食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五穀不分、不辨菽麥、黃粱一夢、煮豆燃萁、滄海一粟、薏苡明珠、殺雞炊黍、僧多粥少、粗茶淡飯、畫餅充飢、糟糠之妻、陳穀子爛芝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刀子嘴豆腐心等,都是與穀類有關的成語。
肉食者謀、兔死狗烹、膾炙人口、蓴羹鱸膾、庖丁解牛、骨鯁在喉、焚琴煮鶴、如蟻慕膻、割雞焉用牛刀、掛羊頭賣狗肉、人怕出名豬怕肥、雞蛋裡挑骨頭等都是與肉類有關的成語。
藕斷絲連、甘之如薺、芹曝之獻、葑菲之采、斷齏畫粥、望梅止渴、推梨讓棗、懷橘遺母、雙柑鬥酒、偷吃禁果、二桃殺三士等都是與果蔬類有關的成語。
調味品的使用,在人類的飲食文化史上又是一次重大突破。開門七件事中就有油、鹽、醬、醋、茶五種,相關的成語有酸甜苦辣、添油加醋、鹽梅之寄、雞毛蒜皮、醯醢百甕、刀頭舐蜜、薑桂之性、桂酒椒漿、濁醪粗飯、醍醐灌頂等。
烹飪方法上,有蒸、煮、熬、煎、炒、烹、炸、炙、脯、燴、炮、煲、煨、涮、烤、涮、焙、鮓、釀、臘、燒、醬、汆、扒、熗、煸等多種形式,相關的成語有蒸沙作飯、熬薑呷醋、煎炒烹炸、炙雞漬酒、烹龍炮鳳等。
不少成語還出自名人典故,如周公吐哺,指在位者禮賢下士;分我杯羹,指從別人那裡分享利益;蓴鱸之思,指思鄉之情,道旁苦李,形容人無才不受重視;葛巾漉酒,形容人性情率直;臥薪嘗膽,形容人刻苦自勵,志為國家報仇雪恥;酒澆塊壘,指借飲酒澆掉心中不平之氣;廉頗善飯,指人老威風猶在;烹小鮮治大國,指有治理政事的才能;痛飲黃龍,指收復國土失地的雄心;兔死狗烹,指事成後殺掉曾經出過大力的人;羊續懸魚,指居官清廉不受賄;一飯千金,指不忘別人點滴恩惠,並回以厚重報答;借箸代籌,指代人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