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招牌影藝 皮影戲
大社人流傳ㄧ句俗諺:「姓洪做師公,姓張的做皮戲。」這句話也道盡了大社鄉「東華皮影戲團」張氏家族對皮影戲百年來的奮鬥史。
製作精美的皮影戲偶
根據東華皮影戲張氏的族譜,祖籍是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渡海來台輾轉到三奶壇定居。東華皮影戲團的第一代祖師是來台第五代的張狀(1820-1873),他曾隨藝人陳贈學戲,並首創張氏皮影戲班。而後子張旺(1846-1925)勤學皮影,並涉獵刻偶、編刷、前後場,當時戲班叫「新德興」。
第三代東華皮影戲團的傳人是張川(1871-1943),因專心從事皮戲表演,成為南台灣最盛名的皮影戲藝人之ㄧ,有「皮戲川仔」之盛名,戲班定名為「德興班」,並以表演維生,演師的收入好過ㄧ般生意人。他的影偶已有紅、黑、綠三色,是台灣皮影的傳統色彩,造型典雅莊重,有大眾風範。
第四代的團主是張川之長子張叫(1892-1962),他的四個弟弟均從事皮影表演工作,各有專長,是日據時期台灣最具聲名的戲團。他在藝術上的成就非凡,是台灣皮影戲界第一個為皮偶加上豐富色彩的人物,發展了許多原創的劇本與人物,將許多中國的傳奇故事改編,並創造了各種佈景和道具,使皮影戲的表演更具可看性。他在音樂表現上也超越前人與同輩,除歌聲好外,又擅模仿生、旦、淨、丑的聲音,唯妙唯肖。這時期的表演已經用電燈取代了以往的油燈。張叫的皮影藝術成就在日治後期與戰後的二十年間達到頂點。
文化局仿作的皮影戲台
第五代的掌門人是張德成,也是張家的長孫,從小就被賦予高度的期望,以皮影接班人而加以調教,對國學基礎和中國書畫方面有良好基礎,而他果然不負眾望,把台灣的皮影藝術帶上皮影戲史的最高峰。尤其在各種表演技術的勇於創新更是最大的真猷。在1947年他把家傳的「德興班」改成「東華皮戲團」。他演遍全台,為配合內台戲的演出,重新設計適合戲院舞台尺寸的戲台,把表演的影框加大,甚至設計製作廟宇式佈景。轟動時尚發生戲院搶團事件。而至1960年代中期因新興媒體的衝擊,才造成本土戲劇表演的沒落,而「東華皮影戲團」也走出戲院,但接著他把「東華」推向世界舞台,出國表演,知名度打進美、英、法、德、以、日、韓、加、港等地。
由三兒子張榑國任第六代團主,他更努力經營這即將沒落的民間藝術,現在每年還尙有數十場的演出,而後場也都由侄輩擔綱。張榑國把父親張德成、祖父張叫所雕刻的皮偶拿出來重新刻製成現在使用的較大玩偶,和不同以前的服飾造型。1993年並獲得「藝術薪傳金獅獎」和「十大傑出青年傳薪獎」。
「東華皮影戲團」是台灣民間文化孕育的國寶之ㄧ,希望各地的台灣人有空都來大社看場皮影戲,領略皮影戲「古早」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