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從「沉地」傳說談台灣年俗

從「沉地」傳說談台灣年俗

從「沉地」傳說談台灣年俗   
  
農曆過年是台灣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過年的由來源自「沉地」的傳說。

相傳神桌上的燈猴(燭台)自認終年替人民照明勞苦功高,但百姓祭祀時經常忽略它的存在,自己只能站在神桌上,高舉蠟燭看著眾神享受奉祀,於是燈猴便向玉皇大帝告狀,控訴台灣人不知感恩圖報,因此,玉帝為懲罰人民決定在除夕午夜讓台灣島沉入海底。

土地公(或說灶君)一方面告知台灣民眾此訊息,一方面懇請觀世音菩薩向玉帝勸阻。

百姓得知台灣島即將毀滅,便在沉島前夕將家中所供奉的神明送回天庭,以免眾神遭受連累,此為「廿四送神」的由來。

到了除夕傍晚,人們宰雞殺鴨祭祖以告別祖先,並烹煮家中所有糧食與家人共進最後的晚餐,這就是祭祖、圍爐的由來。晚宴之後家長將錢財分給家人,此為「壓年錢」(壓歲錢)之由來。最後的一夜全家聚集等待共赴黃泉此為「守歲」。

到了午夜台灣並沒有沉入海底,因為觀世音菩薩求情成功,於是家家戶戶放鞭炮慶祝,天亮百姓出門相遇互道「恭喜」慶祝重生並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庇祐,這是初一民眾到廟宇「行春」拜拜習俗的由來。初二早上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探視父母是否平安並共同享用午餐,成為「回娘家」的習俗。

到初四人們確認沉島危機解除,於是將諸神迎回家中奉祀,形成「初四接神」的民俗。

初五所有的慶祝活動都告一段落,初六民眾開始挑水肥灌溉,恢復農事作息,即「初五隔開、初六挹肥」之由來。

台灣年俗活動從農曆十二月即開始籌備,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決定員工去留,十二月廿四日舉行「送神」儀式,將家中奉祀的諸神送回天庭,送神時要焚燒「雲馬」,即黃紙印上白雲、神馬、神轎、馬伕等圖案,代表神明返回天庭的交通工具。

送完神明後,進行清洗神像、祖先牌位、香爐、神龕並進行大掃除,台灣稱為「筅?」。

廿五日則是「天神下降」的日子,也就是「代班」的神明下凡執行勤務,此日已婚婦女「挽面」修整儀容準備過年,故謂「廿四送神,廿五挽面」。

除夕意謂「舊歲至此夕而除」,民間俗稱為「二九暝」。

為表示對歷代住宅土地所有權人的感恩之意,當天中午要祭拜「地基主」,也要換貼春聯,春聯源自古代的「桃符」,桃木自古即被視為袪邪驅鬼之物。

除夕祭祖象徵對祖先的懷念與尊敬,也顯示飲水思源不忘其本的孝思。

祭祖時除在神桌上擺上豐盛的祭品及甜點,還放置插有紙糊春花的發粿或米飯,稱為「飯春花」,春台語與「剩」(剩餘)諧音,意即「年年有餘」。神桌上疊放一堆橘子代表年美好吉利之事成堆而至。

團圓是除夕夜最重要的年俗活動,台語稱為「圍爐」表示家人團聚圍爐同聚之意。

台灣習俗圍爐必食「長年菜」,以象徵長命百歲,南部地區以帶根波菜作為長年菜,嘉義以北地區則是「芥菜」。

民間習俗在圍爐之後家長為表祝福之意便發要給兒女、晚輩壓歲錢,稱之為「壓年錢」。

而守歲則有愈晚睡父母將會愈長壽之說。

初一早上多數地區都「吃素」,所謂「初一早吃菜(吃素),恰贏吃一年齋」,意謂一年的開始吃素比吃一年齋更有意義。

初一「行春」即是到廟宇祭拜祈求平安發財,「春」是台語剩餘之意,「行春」有「愈行愈春」之象徵。初二是女兒「轉外家」(回娘家)的日子,初二女兒「做客」一定選在早上,中午在娘家「請子婿」,而且必需在傍晚「炊煙升起」之前回到婆家。

做客習俗的原意出於父母對出嫁女兒的關懷,每年初二回娘家告知近況,而傍晚前回到婆家,則是體諒女兒需回到婆家處理家事、準備晚餐之故。

台灣年俗「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從除夕到初二連續忙碌三天之後,初三就休息一天。初三俗稱「赤狗日」,是諸事不宜的日子,因此可以「睏到飽」。

此外初三也是台灣「老鼠娶親」的日子,因此初三不但要晚起而且要早睡,以成全好事,並在屋內撒餅乾、食物為老鼠賀喜。

初四早上公司行號都舉行「開市」,在公司、工廠門口擺設香案祭拜,並燃放鞭炮開工,但通常並沒有真正工作,而是同事聚餐、喝春酒。

初四傍晚民間舉行「接神」,迎接諸神返回家中。俗語「初五隔開、初六挹肥」,是指初五是過年活動的截止日,年假到此為止。與新年假期區隔,不再受禁忌、禮俗限制。

初六挹肥意謂農民要挑開始水肥澆菜,恢復正常農事。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