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王法信城隍
不信王法信城隍
城隍信仰源自古代天子蠟祭「水庸」之祭祀,城隍即對城牆與護城河的崇拜。
漢唐以降城隍成為民間普遍信仰,並逐漸人格化為陰世的地方官。
宋代之後城隍爺「業務暴增」無所不管,至明代城隍神格又有階級區分,其職務則轉化為督導地方官吏、監察民情善惡,自此地方官員赴任前均需先到當地城隍廟報到祭拜方能就職。
台灣在移民拓墾初期,因地處邊陲化外之區,各朝政權都將台灣當作基地、據點或跳板,而奉派來台官員也多存「過客」心態,造成官吏貪瀆、盜賊四起;民變不斷、械鬥頻繁的亂象。
在官威不彰、治安敗壞、百姓求助無門的情況下,代表正義、公理的城隍爺就成為亂世中維護公義、安定社會最重要的力量。
善惡終有報、死後有審判的觀念,使民眾不敢為非作歹,無形中成為普世價值,而城隍爺就是賞善罰惡、嚇阻犯罪的仲裁者。
至今民眾如蒙受冤屈、尋找失物、刑案難破,都會祈求城隍爺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甚至連被懷疑選舉買票、貪污瀆職都要到城隍廟斬雞頭詛咒發誓,才能證明清白以昭公信。可見城隍廟比警察局、法院更受人民的信賴,城隍爺的公信力也比民意代表、法官還高。
黃柏芸先生所著《台灣的城隍廟》,是第一本有系統介紹台灣城隍廟的著作。
書中對城隍信仰的起源、發展及民間信仰中的城隍爺、城隍廟建築特色、配祀神明部將、祭典科儀等,均有深入淺出的論述。
此外,本書更蒐錄台灣各地城隍廟資料,對台灣各地官祀、民祀城隍爺的祭典日期、相關訊息提供詳實資訊。
本書內容包涵宗教信仰與民俗藝術,兼顧理論與實務,兼具學術與世俗,是一部雅俗共賞的著作。
台灣坊間的民俗叢書若非艱澀難解的學術論著,就是淺易表象的報導文學,遠足文化的民俗文化叢書 平衡兩者的偏執,既有深度的觀察,又有常民的趣味,是值得推薦的民俗入門書籍。
城隍信仰最主要的意義在於警世教化,城隍廟狹窄的格局、陰森的氣氛令人不寒而慄,城隍部將造型凶惡恐怖使人心生畏懼,城隍廟匾聯文字都是警世、恫嚇詞句,這些虛擬的情境都是在告誡人們,冥冥之中神明在監視一個人的行為,對於那些掏空資金、惡性倒閉、捲款逃亡移民國外者、和貪污瀆職卻沒有受到法律制裁者,我們必需相信會有因果報應、相信宗教的制裁,否則社會道德價值將會崩潰,因為好人壞人最後都會死,為善做惡結果都一樣,那麼世上豈有天理公義之存在?
是非善惡還有什麼差別?城隍爺是總管陰陽兩界的司法神,相信城隍爺的人就不敢為非作歹,這般無形的宗教規範,絕非法律、官員所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