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臺灣割讓給日本

臺灣割讓給日本

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由於朝鮮東學黨的叛亂,清廷派兵前往支援,結果引起了中日甲午戰爭。翌年,清廷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當時朝野上下反對這件事的人很多,重臣翁同龢根本反對割讓土地,而以南洋大臣張之洞為首的各省長官也反對割讓臺灣。康有為、梁啟超他們發起了一項反對割讓臺灣運動,得到在京城的十八省舉人的一致贊同與參與。

    當時列強對臺灣都報有目的和野心,所以也不贊成日本領有臺灣。因此當馬關條約簽訂以後,俄、德、法三國深怕日本把臺灣轉讓給第三國以至於無法沾到一絲利益,便提出所謂的「列強干涉」,強迫日本政府聲明臺灣海峽航行的自由與臺灣、澎湖的不轉讓。

    然而,對這件事最感震駭的莫過於臺灣的全體士民。由於臺灣幾十年來受到列強政治、經濟的壓迫,排外的思想早已根深柢固,再加上中法戰役時官民合作無間,卒能把法軍打敗,因此有血性的青年義憤填膺,以為不該一槍不放就把臺灣拱手讓給日本。

    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五月二十二日,臺灣士民在激憤之下,推舉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幫辦劉永福為大將軍,成立所謂「臺灣民主國」的抗日政權。劉永福在中法戰役時曾率領有名的黑旗軍在安南大敗法軍,這次他表示決心與臺灣共存亡,臺灣士民都很受感動。倒是參加組織「臺灣民主國」的滿清官吏,泰半是受輿論的鞭策,才不得不出面的,他們對於抗日沒有信心,在爭取列強的同情和關心失敗後,就個個準備隨時落荒而逃。然而臺灣士民們士氣高昂,誓死抗日。在他們的策劃下,「臺灣民主國」建元「永清」,表示永不脫離祖國,又倣清朝國旗青龍旗,在「臺灣民主國」的旗幟上印上黃虎圖案,表示對清廷永遠的效忠,準備就地展開抗戰。如今這一面黃虎旗還保留在臺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內。

    五月二十九日日軍登陸位於今臺北縣福隆海水浴場北方的澳底,越過三貂嶺,占領小粗坑、瑞芳、基隆、獅球嶺,而直接威脅臺北府城。這時部分滿清官吏和「民主國」新貴,不但不奮勇抗敵,反而把公款席捲一空坐上外國輪船或帆船逃之夭夭了。六月四日,「臺灣民主國」遂全部瓦解。日軍由奸民前導,從水返腳(今汐止鎮)順利進駐臺北城。

這時,除了臺北近郊外,臺灣其他地方的士民都起來組織義勇軍,準備進行可歌可泣的抗日戰爭,這種精神真是驚天地、泣鬼神。這些義勇軍以劉永福所據守的臺南城為中心地,分批向臺灣北部、中部、南部展開全面的游擊戰。這些游擊戰開始雖也能給予日軍以迎頭痛擊,但因日軍援員不斷,大軍湧至,終於是年十月,臺南府城在腹背受敵、彈盡援絕的情況下失守,劉永福知大勢已去乃坐上英國輪胎離開臺灣。

    臺灣從此淪入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手中,輾轉呻吟了半世紀之久。而劉永福部將柯壬貴所據守的「億載金城」,遂成為臺灣古蹟中最後一處戰場;劉氏與柯氏的英勇事蹟則鐫入人心,永為人們所樂傳。今臺南市內有永福巷和永福國小,就是後人為紀念劉永福而命名的。

    當臺灣軍民與日軍進行抗戰,各處曾張貼有警策人心的海報,這些海報代表著彼時臺灣士民們高漲的愛國精神。如今舉辦地方文獻展覽會時還時常拿出來展覽。「臺灣民主國」所發行的郵票,如今已不多見,故為集郵家所高價搜購的古董。當劉永福與日軍的戰事進行得十分激烈時,上海的「申報」每天對戰況都有詳細報導,全國士民都以先睹為快事,對於劉永福的勝利則額手稱慶,報上曾畫有劉永福女兒身穿武旦戎裝擒拿日酋樺山總督的彩色圖,雖然與事實不相符合,但卻反映出全國士民一致支持臺灣當局打勝仗的強烈心理。

    日軍進占臺灣時,曾經大量擄掠燒殺,在今基隆獅球嶺還有所謂的「坮人坑」,就是日軍虐殺臺胞的地方,從此臺胞對日本人普遍地懷有仇恨,稱日本人為「四腳」、「臭狗」,對親日臺人則稱「吃狗仔屎」,這些隱語至今還流傳在民間。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