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中原建議龍應台:人情應對要更軟
文化部長龍應台今(17)日上午出席《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3冊新書發表會時提到,在喧囂、真假難辨的社會,每位作家都是有價值的山、穩穩地坐在那裏,顯得特別篤定且安靜。作家司馬中原則特別指點龍應台說,早期作品以鳥瞰式觀念發現文化缺失很不錯,但從文學界轉換到上位者,人情應對應該要更軟。
國立台灣文學館自2010年啟動「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計畫」至今,共分3階段出版50冊現當代作家的生平整理、年表、手稿、重要論文研究,今天發布包括姜貴、余光中、王文興、張秀亞等23位作家。文化部長龍應台、作家司馬中原、黃春明、陳若曦、羅門、洛夫及編選者皆應邀出席。
龍應台一進場就與陳若曦、黃春明擁抱,她上台致詞時先笑說,自己進到文學場域就變回作家,忘記自己是部長了。龍應台表示,在喧囂、難以分辨真假的社會,文學人比其他創作者更沉澱、真誠、安靜、篤定,每個作家為我們長期打下文學基礎,他們是一座座充滿價值的山,穩穩地坐在那裏。
司馬中原致詞時特別對龍應台提出建言和鼓勵,他說,龍應台早期作品以鳥瞰式觀念呈現文化缺失特別好,但從文學界到當官的處事作風,龍應台在人情應對上,還要更柔軟才行。
談及文學,司馬中原說,現在很多人不寫長篇文章,偏重短小輕薄,文而不化、化而不文,半死不活了。他更感嘆道,有些歌手屁股一搖就住帝寶,作家寫長篇賣1000本要賣3年,不如拿去擦玻璃。但是他也說,文學作家千萬不要瞧不起自己,如果沒有文學,社會垮的更快。
詩人洛夫也說,現代新詩寫手很多不讀唐詩,甚至嗤之以鼻,他認為,這是不對的,如果沒有中華文化支撐的作品怎麼活得久、怎麼長得大。他也說,讓他堅持寫下去的動力就是文學不只是寫作還能「創造」;至於讀者喜不喜歡、書會不會賺錢都是次要考慮。
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說,2004年起展開「台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目錄彙編計畫」,建立310名台灣現當代重要作家條目,後據此於2010年起分批出版研究資料彙編15冊、12冊及今天發表的23冊。他說,這50冊出版後尚未結束,往後還有台灣文學史長編、台灣古典作家精選集等計畫會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