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得「癌」?
真正致癌的原因,到目前為止,還未完全了解,但經數十年科學家的研究,造成癌症的因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化學物質:化學物質能致癌,早在200年前就已經知道,英國醫生波特(Percivel Pott)發現陰囊癌在煙囪工人中罹患率特別高,後來發現塵垢裡的一種成分,屬於致癌物。在1915年日本東京大學,山極博士利用煤炭焦油塗在兔子耳朵引發皮膚癌。化學致癌物,種類繁多,日常生活中殺蟲劑和農業用品常有致癌可能。這些化學致癌物進入體內後必須經過代謝活化或生物轉化後才能引起致癌作用。
病毒:西元1909年,美國洛克斐勒研究所的羅斯博士發現濾過性病毒能引發雞的惡性腫瘤,病毒致癌的理論漸被重視。例如EB病毒與淋巴瘤、鼻咽癌有關,乳頭狀瘤病毒在子宮頸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B型與C型肝炎病毒與肝癌相關連。
放射線物質:放射作用可致癌,已被證實,最明顯的例子,第二次大戰末,美國在長崎、廣島投下兩顆原子彈,其後倖存者,罹患白血病的人激增,現在很多研究證實具放射性的輻射劑量達到一定程度能增加白血病、乳癌、甲狀腺癌、肺癌、多發性骨髓瘤及淋巴瘤的發生率。
遺傳基因:一般癌症,大多數是屬於偶發的,只有一成左右是屬於遺傳性的。雖遺傳性所占比例不高,但愈來愈多腫瘤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有些癌症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如家中有人得了癌症,其家庭成員患癌機會就會比別的家族高。具備了遺傳基因,其在癌症形成過程仍具舉足輕重的地位。
總之,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步,我們對於腫瘤生物學探討有關腫瘤的致癌基因、抑癌基因、守門基因、腫瘤的特殊抗原、特殊生長因子受體、腫瘤血管新生相關因子、癌細胞特殊訊息傳遞的各類分子、及癌細胞內細胞週期和細胞凋亡的調控分子,都有大幅的了解,癌症已不那麼可怕。
「癌」的成長
其實每個細胞,不論是正常的或是癌性的,都是經過分裂和成長而增生。一個成熟細胞,經過DNA複製(Replication)後,而分裂成為兩個遺傳上完全相同的「子細胞」(Twogeneticallyidenticaldaughtercells)。後者隨著成長而做好準備分裂,這樣便完成一個「細胞循環」(A cell cycle)。腫瘤的形成,便是經過多次的倍數遞增(Doublings),由一個細胞變成二個,由二變成四,由四變成八......。如此增進,經過20次的倍數遞增,腫瘤已擁有約100萬個惡性細胞,但人們也難以察覺它的存在;經過30次後,細胞數目升至10億,腫瘤直徑約有1公分,現在醫療檢查才可以偵察出來;經過40次後,細胞數目約升至1兆,其重量約有兩磅。依照專家的估計,癌細胞經過41∼43次倍數遞增後,患者預後不佳,已有生命危險。
癌細胞之分裂除了以倍數遞增外,還會侵蝕鄰近器官和組織,因此癌腫瘤的成長速率,與下列幾個因素:
‧細胞倍數遞增率(Doubling time)
‧細胞的侵蝕能力(Invasion)強或弱
‧細胞死亡率(Cell loss)
‧細胞轉移(Metastasis)
不同癌細胞有不同腫瘤成長速度。快速的倍數遞增率可短至1∼4個星期,緩慢的可長達2∼6個月之久。因此,每當癌腫瘤被發覺時,惡性細胞已經存在人體內有多個歲月,同時也能有30次以上的倍數遞增。目前科技先進的相關檢查,一般腫瘤到了0.5公分直徑大小時,才被X光攝影、電腦掃描、核磁造影或正子掃描等檢查方法偵查出來。
很多人以為良性腫瘤是無害的,但有一些情況,當良性腫瘤生長在如腦部等重要的器官時,亦可以造成死亡。小部分的良性腫瘤會慢慢成為惡性腫瘤,或影響器官功能,令病友不適,這時便需要用手術切除。惡性腫瘤都需要接受治療,若延遲治療,對生存率和預後都會有嚴重的影響。
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分別
良性腫瘤:
1.一般是非侵略性的。
2.生長較慢。
3.不會轉移。
4.高分化度,腫瘤細胞的特徵接近正常細胞。
5.可以慢慢發展,或者處於靜止狀態,甚至退化。
6.手術切除後,復發率很低。
7.只有小部份不能用手術切除的腫瘤,可能致命。
8.長。
9.一般不受影響。
惡性腫瘤:
1.具侵略性,可侵略鄰近的組織。
2.生長速度可以極快、快或慢。
3.會轉移,可以由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
4.低分化度,惡性細胞和正常細胞友很大分別。
5.不斷漸進發展。
6.復發率高,因為癌細胞可以有微小的轉移,在治療時不容易發現。
7.一般不經醫治的惡性腫瘤,都會致命。
8.短。
9.受影響
資料來源~ 癌症飲食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