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城詭秘奇觀
作為元、明、清三朝皇權至上和大一統思想的標誌,中軸線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位,同時也是向心對稱各級建築為依據的軸線。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這條有著730年歷史的中軸線並非想像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時針方向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軸線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有關專家利用遙感技術拍攝了全北京城市的鳥瞰圖片。在研究遙感圖片的時候,專家驚奇地發現,明代北京城的設計建造呈雙龍佈局形狀,一條水龍和一條陸龍銜山環水,蔚為壯觀。北京的「雙龍」設計中,水龍以南海為龍頭部分,湖心島是龍眼,中南海和北海構成龍身,什剎海是龍尾,擺向西北方向。
陸龍俯臥在北京中軸線上,天安門宛若龍吻,金水橋為龍的頷虯,東西長安街彷彿龍的兩條長鬚,從天安門到午門一帶是龍鼻骨部,太廟和社稷壇如同龍眼,故宮恰似龍的九骨龍身,四座角樓好像是龍的四爪,伸向八個方向,景山、地安門大街和鐘鼓樓構成龍尾,正陽門好似一顆寶珠。通覽北京中軸線上的古建築,呈現出巨龍鎖珠之勢,極富匠心。
明代北京城建築的這種「雙龍」佈局設計,反映了在華夏民族歷史上君權神授的皇權思想。其意不言而喻。北京乃龍興之地,封建帝王乃天降龍種,理所當然地成為統治者。但這種神奇的雙龍佈局設計,究竟是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師們巧奪天工的藝術造詣,還是無意中的天然巧合,仍是一個謎。
1987年3月在北京地區航空遙感成果展覽會上,爆出一個驚人的消息:遙感拍攝的北京景山公園平面園林圖,酷似一尊盤腿打坐的人像,被稱之為「景山坐像」。這是怎麼回事呢?景山在紫禁城北門神武門對面,元代本是大都城內的一座土丘,名叫「青山」。明永樂十四年(1416)營建宮殿時,把拆除元代舊城和挖掘紫禁城護河的泥土,堆在這裡,取名「萬歲山」,意在鎮壓元朝的王氣,所以又叫「鎮山」。傳說皇宮在這裡堆積煤炭,又俗稱「煤山」。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煤山改成景山。
專家夔中羽沖洗遙感衛星拍攝回來的照片時偶然發現,俯瞰北京中軸線上紫禁城北端景山公園的整體建築群落,酷似一尊閉目盤坐著的人像。人像面帶微笑,公園的壽皇殿建築群為「坐像」的頭部,大殿和宮門組成眼、鼻、口,眉毛由樹組成,兩邊非常對稱的三角形樹林組成了鬍鬚,但它被壽皇殿外牆隔開了。經過仔細辨認,這個圖像的邊框是由景山公園四周的內外圍牆構成,近似於最美的黃金分割比例,它的面積是0.23平方公里,如果真是一幅人像的話,那它將是世界最大的用人工建築組成的人像。
景山的這個坐像到底是什麼人?夔中羽發現故宮中軸線上最北端的一座宮殿欽安殿,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許多年都沒有對外開放了,那裡供奉著被稱做水神的玄武帝的造像。「玄」意為黑色,「武」古人解釋為烏龜殼。玄武在「五方」中代表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打開沉重的大門,端坐在中央的水神玄武帝和殿內飾物仍然保持著明代的原貌。坐像和他有關嗎?夔中羽為了證實自己的看法,曾經寫信給溥傑先生和他的親屬,詢問景山建築是否與人像有關的事,回信答覆是他們這些親屬當時在清宮中,沒有議論過這樣的事。這說明整個清朝對景山是否有這張像是不清楚的,那是不是造像的人有意把這張圖紙隱藏了呢?可惜的是,這樣的依據一直沒找到。
「景山坐像」引起了科技界和考古界的廣泛興趣。這幅近似人像的圖形,為什麼會在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呢?作為皇城宮苑園林,景山從遼代堆山,金代建園,逐步成為北京城南北軸線的中心點。這座人像究竟是古人有意建造還是巧合呢?幾年來,專業人員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考證,但收穫均微,至今還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