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抗美國導航系統GPS,歐盟研發多年的2顆伽利略衛星,將在格林威治時間今(20)日上午10時34分發射升空。未來數年內,歐盟將有30顆衛星升空運轉,使歐規導航衛星的有效範圍涵蓋全球;歐洲將從此擁有自己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打破美國GPS的壟斷,在全球高科技競爭浪潮中獲取有利位置,還可以為將來建設歐洲獨立防務創造條件。
歐盟「伽利略計畫」(The Galileo Programme)是於1999年提案,2002年獲得歐盟批准,經過10多年的努力後,歐洲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首批2顆衛星,將在今日由俄羅斯新型聯盟(Soyuz)火箭搭載,從位於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Guyana)的庫魯港(Kourou)太空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顆伽利略導航衛星將被送至距離地球236000公里的軌道。
在歐債危機陰霾籠罩之際,這2顆衛星的發射顯得格外有意義,因為伽利略計畫一旦實現,不僅能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還將為歐盟的工業和商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歐盟將在歐洲議會同步轉播發射實況,若一切順利,這2顆伽利略衛星將在台北時間晚間6時34分發射升空。歐盟執委會(EU Commission)主席巴洛索(Jose Ma nuel Barroso)將主持發射升空儀式,歐盟也將在布魯塞爾舉行慶祝儀式。
這不僅是俄羅斯聯盟火箭首次在法國領地發射升空,也是歐洲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具備完整功能的衛星首次升空。在此之前,伽利略系統僅有2顆試驗衛星分別在2005年和2008年發射升空。
根據歐空局公布的計畫,今年內,伽利略將完成首批4顆在軌驗證衛星的發射。2014年,將發射另外14顆具完整功能的衛星,從而形成導航服務能力。至2019年,將完成全部30顆衛星的發射,使全球都能接收歐規導航衛星的訊號。
不同於美國GPS以軍用為主、民用為輔,歐規的伽利略導航著重開發民間商用的經濟效益,歐盟執委會表示,這符合「歐盟2020計畫」(Europe 2020)的設想,其地面定位服務的設計誤差不超過1米,該系統的一些設計也優於GPS。
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歐洲的太空產業旗艦項目,原初估需耗資48億歐元,之後預算逐步追加至72億歐元。歐盟評估,待伽利略計畫商業運轉成熟,加上全球環境安全監測計畫得以實施,在未來20年內,將會帶來600億至900億歐元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作為歐盟國家共同合作開發的科技項目,伽利略計畫的成功關係著歐盟在國際高科技領域的地位。
首批發射升空的2顆衛星分別以歐盟舉辦的伽利略兒童繪畫大賽獲獎者—11歲比利時兒童Thijs和9歲保加利亞兒童Natalia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