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青鱂魚的繁殖經驗

青鱂魚的繁殖經驗

青鱂
學名:Oryzias latipes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名:Medaka
俗名:魚目娘、稻田魚

特 徵:
1.背鰭6;臀鰭15~17;胸鰭9~10;腹鰭6;縱列鱗30~33。
2.體延長,稍側扁,背部平直,腹部圓突。頭中大,較寬,前端平扁。
3.吻寬短。眼較大,側位。口小,上位,橫裂,能伸縮。上頜較下頜短,下頜向上突出。
4.體被較大圓鱗,頭部被鱗,無側線。體背側淡灰色,體側及腹面銀白色。頭、體多小黑點。
5.體背部正中線具一褐色縱帶,自頸部延至尾鰭基。體側中央具一縱行黑線,始於鰓蓋上角或胸鰭末端處,後延至尾鰭基。各鰭微黑,雄魚腹鰭在生殖季節尤黑。

生態習性:
本種為生活於乾淨的靜水或緩流水體表層的小型魚類。一般成群在溝渠、池塘、稻田的水表層游動。攝食小型無脊椎動物。個體小,最大體型不超過4公分,一般約為2~3公分。因其口部開口朝上,故只能攝食水面或接近水面之食物。對環境中的污染物很敏感,可以作為環境指標生物。唯國內對其生態習性與生理之研究報告幾乎為零,只有近一兩年來有少數的研究報告於水產年會發表。

分 佈:
原本普遍存在於全省各地之稻田、溝渠及池塘中,但是因為農藥的使用,及環境的污染下,近年來已未曾大量發現,已經瀕臨絕跡,只剩零星分
佈於宜蘭縣境內的雙連埤,及台北縣境內的草嶺古道。

繁殖方法:
選取成熟之種魚以一尺或兩尺玻璃缸飼養,放入♀:♂約3:1的種魚,缸底鋪底沙並種植莫絲、羽毛草等水草供其產卵。上層加一水草燈,冬天時加一加溫棒並微量打氣即可。

種魚繁殖行為:
繁殖時公魚會對母魚展開求偶行為,此時,公魚會追逐母魚同時向母魚展示身上的魚鰭,這時公魚的魚鰭尤其是臀鰭會特別黑,藉此博得母魚的青睞。公魚在求偶時如果遇到競爭對手時,雙方皆會展開身上的魚鰭,並且會平行的游動以嘴部做短暫的攻擊,此舉並不會造成傷害,單純的只是要分出誰較優勢。
產卵與孵化:
本種魚全年皆可繁殖。母魚在行體內受精後約三到四天產卵,卵徑約略小於1mm,屬黏性卵,母魚會先將卵產出體外並黏於泄殖孔,帶所有的卵皆產出體外時,在一併將其黏附於水草上。受精卵在水溫28℃時約7到8天孵化,水溫高時則孵化時間較短,冬天水溫低時易發生水霉造成死卵,可以加溫或添加少量甲基藍來改善。

魚苗收集:
本魚種屬於表層性魚類,魚苗孵化後一旦具游泳能力後即會游到水面,所以為避免魚苗被親魚吞食,一般皆會收集受精卵統一處理。

投 餌:
魚苗孵化後可將其移至事先準備之綠藻水中,並於水面上投餵以鰻粉。投餵的鰻粉於隔天再次投餵前清除之。待魚苗長至3~5mm時改投餵以較大顆粒的飼料,或是市售的燈科魚飼料投餵。

養 成:
本魚種魚苗經我以上述飼料投餵,在夏天水溫較高時約三個月即可成熟並繁殖下一代。冬天時因水溫較低存活率較低,養成時間亦會較長。

疾 病:
本魚種並未有重大疾病,唯有冬天水溫較低時,一旦水質不良極易發生水霉並造成魚隻死亡。可於天冷時添加甲基藍來改善並預防。此外,在我的飼養過程中,亦曾發現少數魚隻會有肌肉變白、食慾不振、游泳遲緩等症狀,病魚最後皆會死亡,致病機制與病原至今不明。

參考文獻:台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3)~台灣淡水魚(Ⅰ)P101~102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