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日本人打死不吃韓國泡麵?

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日本人打死不吃韓國泡麵?

日前有一則新聞說:遭逢宮城大地震的日本災民,到超商去搶購民生物資。但說也奇怪,貨架上商品一整排看過去全被搜括一空,但唯獨有一小區塊的的貨品沒來由的「剩很大」,仔細一看竟是「韓國泡麵」。

有網友稱它為「日本人的堅持」:傳說中日本人寧死不吃韓貨。其實,反過來也一樣。哪為什麼「桃太郎」跟「阿里郎」雙方會有這種堅持呢? 這得從「明成皇后」與「甲午戰爭」談起。

19世紀明治維新起,「征韓論」一直是日本軍國主義者的侵略主軸。當時朝王朝的皇帝是高宗,但從他幼時起即由生父大院君攝政。大院君堅持鎖國路線;閔妃(明成皇后)則鼓勵高宗採開化政策,並引入日本勢力。她扶植親信,推舉親族出任要職,企圖把大院君邊緣化。兩派互鬥,政權更迭。

後來閔妃跟親日的改革開化派勢力漸行漸遠,偏向親中,多次利用清軍勢力掃除政敵以求掌權。東學黨之亂起,清廷與日本雙方派走赴朝鮮,引爆中日「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後,遭親日派奪權的閔妃欲轉與俄合作對抗日本,引發1895年10月8日的「乙未事變」,日本公使三浦梧樓領日本浪人及亂軍闖入朝鮮皇宮殺死閔妃,並囚禁高宗。1910年,日本人如願把朝鮮半島變成殖民地。自此,也深深植下日韓之間的仇恨。

日本人當然瞧不起被他們統治的韓國人。相對的,許多韓國人對桃太郎也是恨之刺骨。大批被迫移民到日本作廉價勞工的韓國人,在日本沒有選舉權。就業、居住也處處受到歧視。最慘的是,後來還發生了著名的關東大地震。

關東大地震發生於大正12年(1923年)9月1日早上11:58分。在日本關東平原的震度,高達芮氏規模7.6。關東大地震產生的原因眾說紛紜,最多的說法是由5分鐘內連續發生的三起地震構成。

由於地震發生在午飯時刻,許多人遭逢巨震來不及及時反應,導致炊具倒塌或崩壞,火苗紛紛竄起,造成東京市區超大規模的火災。一些在避難所或是防空洞避難的市民,無論老少更是集體被大火吞噬;比起純粹地震引起的損害,地震後火災造成的損害更是巨大、慘烈。官方統計死亡人數約10萬5385人。

火災發生後,有謠言說是在日本的韓國僑民縱火釀成災害的,引起許多市民憤怒,於是自衛團大規模的以私刑的方式報復韓僑,估計有6000多名韓僑被殺死。日本人靠著聽口音辨別韓國人,也有中國人被認為韓國人被打傷或殺死。

太平洋戰爭期間,大批韓國人被拉伕、韓國女人被騙去當慰安婦。南京大屠殺發生,傳出許多強暴婦女等戰爭暴行,日本人又呼攏大家說,那是韓國裔的阿兵哥幹的。反正,他們糟蹋韓國人也是有夠徹底的。

但日本人並非是一個會唱或說Sorry, Sorry的民族。近年韓國變富強後,當過主子的日本人,還是不怎麼瞧得起或喜歡高麗棒子(裴勇俊例外),也拒絕為他們過去的行為道歉。直到去年,日本首相菅直人在「日韓合併百周年」的紀念會上發表談話,才對日本過去在韓國的殖民統治表示「深切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不過,這並未能改變日本人對「拒吃韓國泡麵」的堅持。加上這次宮城大地震當然很容易讓他們聯想起當年的關東大地震,新愁舊怨,五味雜陳,對韓國泡麵當然會產生一種很不對味的感覺(會提醒們自己當年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相對之下,台灣人的胸襟真的比他們寬大多了。韓國泡麵?日本拉麵?照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