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國造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國造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雄風二型(Hsiung Feng II, HF-2)飛彈是中華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以美國魚叉反艦飛彈的功能為目標發展的反艦飛彈系統,於1988年2月29日正式公佈[1]。具有極佳的電子反反制(ECCM)能力。除艦射型外,另發展出陸射型和空射型,是中華民國武器發展史上第一種可被戰機攜掛並發射的反艦飛彈。2000年時,中華民國海軍曾計畫以RGM-84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替換原裝設於成功級巡防艦的雄風二型飛彈,但因預算被刪除而取消[2]。


2001年,陸攻巡弋飛彈版本的雄風二型飛彈(即雄風二E巡弋飛彈)發展計畫被公開,預計於2005年進入量產階段[3],後因關鍵零組件籌獲及預算編列問題,目前其發展狀況不明。



發展歷史
於1982年至1994年,韓光渭擔任中科院雄風飛彈計畫主持人長達十三年之久,被稱為「雄風飛彈之父」。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從艦射到空射到岸置等,各種衍生型飛彈,都是在韓光渭當計畫主持人時打造建立出來的


衍生型
目前共有三種主要衍生型服役中。第一種進入服役階段的是艦射型,首艘配備2座雙聯裝箱型發射器擔任測試任務的是DDG-915漢陽號驅逐艦。隨後中華民國海軍各水面艦艇陸續裝備2座四聯裝發射器,除了濟陽級巡防艦和基隆級驅逐艦。


空射型於1990年代早期出現,已知AT-3B自強號高級教練/輕攻擊機和A-3雷鳴式攻擊機各1架(前者編號0825,後者編號0902)具備攜掛和發射能力。經過翔升計畫升級後的經國號戰鬥機(被命名為F-CK-1C/D雄鷹式戰鬥機)將具備攜掛和發射雄風二型飛彈的能力[6],可望大幅強化中華民國空軍的反艦作戰能力。


陸地發射型於1990年代中期進入發展階段,1990年代晚期開始部署於各固定陣地汰換原使用的雄風一型反艦飛彈,部署於外離島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均安置於強化掩體內。機動發射型於2002年花蓮縣賀田山固海營區首次試射成功[7],2005年進入中華民國海軍海鋒大隊服役,相關裝備(發射器、指揮中心、水面搜索雷達和發電機等)也具備野外部署和操作能力,顯示中華民國國軍在資料鏈系統的建構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成果。


潛射型於1990年代中期開始計畫發展,但到目前為止並無進一步消息。美國於2001年宣布對台出售UGM-84潛射魚叉反艦飛彈,可能導致潛射型的研發計畫被終止。



雖然下一代超音速反艦飛彈(即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已完成驗證即將進入量產,但雄風二型的改良和進一步發展仍持續進行中。

1990年代中期,雄風二型藉由更換燃料箱而使射程倍增(由80公里延長為160公里),原先使用的紅外線尋標器也換用影像式紅外線尋標器,大幅加強紅外線反反制(IRCCM)的能力。新的尋標器藉由在電腦中紀錄目標外形特徵,使雄風二型具備攻擊濱海目標的能力。

1990年代晚期,中山科學研究院開始發展超音速版本的雄風二型飛彈,旨在使末段飛行速度可以加速至1.5馬赫,增加殺傷目標的機率。目前發展狀況不明,有傳言說已經結束,並有部分舊型飛彈已被更新為超音速版本。

部署在外島和部分艦艇上的雄風二型飛彈,原使用的主動雷達和影像紅外線尋標器已被更換為具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輔助的電視/紅外線(TV/IR)尋標器,使其具備攻擊港口內艦艇或近岸陸地目標的陸攻能力。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決定動武時,這些飛彈在雄風二E型陸攻巡弋飛彈完成前,可作為反制武器。


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概觀
類型 反艦飛彈
服役 1988年2月29日
設計生產 中山科學研究院
單位造價 台幣1億元
技術數據
長度 4.8公尺
直徑 40公分
翼展 120公分
負載重量 180公斤
整體總重 685公斤
發動機 渦輪噴射發動機,煤油燃料
最大速度 0.85馬赫
E型 0.65馬赫
有效射程 20~160公里(艦射型)
E型 600公里
飛行高度 125M-250M
導引方式 中途慣性導引,末段雙模式導引
(主動雷達導引及影像式紅外線尋標器)
使用美國商用GPS與俄製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
彈頭 預鑄破片高爆彈頭
發射平台 船艦、陸基、空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