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朱元璋的遺憾

朱元璋的遺憾

一、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在群雄對峙中脫穎而出,當上皇帝後則以剛猛治國,堪稱一代英武。但有一件事,卻困擾了太祖朱元璋近三十年,直到他死的時候也沒有解決——這便是定都的困擾。
  在與群雄爭霸的過程中,朱元璋曾經選擇了金陵(今南京)作為根據地。金陵地形險要,北有長江天塹,自古為形勝之地。「金陵龍蟠虎踞,帝王之都」,三國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五代十國的南唐都曾以此金陵為都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取金陵後,改稱應天府。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在即位詔書中稱應天為京師。
  然而,此時朱元璋並不滿意應天,所以沒有正式將應天確立為國都,其原因有三:一、是歷史上以應天為國都的朝代都是氣數很短,在迷信的當時看來,應天有些不大吉利;二、是應天偏於東南,不便於控制全國;三、是應天位於江左,對江左邊防有鞭長莫及之意,在位置上作為國都不是十分理想。
  朱元璋派兵攻取汴梁(今河南開封)後,有人建議定都汴梁。朱元璋非常重視,親自前去汴梁。實地考察完後,他認為汴梁雖然位置適中,但是無險可守,四面受敵,地形顯然不如南京。但朱元璋考慮汴梁是宋朝的舊都,當時西北未定,需要將汴梁作為運送糧草和補充兵力的基地,於是借鑒古代南北二京制度,以應天為南京,汴梁為北京。南京的名稱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朱元璋平定陝西,定都之議再起。主要的候選城市集中在長安、洛陽、應天、汴梁、北平幾地,大臣們的意見不一,各自引古論今,提出討論。「或言關中險固,金城天府之國;或言洛陽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裡適均,汴梁亦宋之 舊都;又或言北平元之宮室完備,就之可省民力」。朱元璋見眾臣意見難以統一,誰也說服不了說,竟然異想天開地提出以臨濠(今安徽鳳陽,元朝時稱濠州,洪武七年改稱鳳陽)為中都的想法。朱元璋稱在臨濠建都,是「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義也」。然而,臨濠是朱元璋的家鄉,顯然更多的是朱元璋想要光宗耀祖、榮歸故里的私心。但群臣不敢反對。於是,朱元璋下令仿照南京規制在臨濠營建中都。這樣,在明朝建國之初就形成了南京(應天)、北京(汴梁)和中都(臨濠)並存的情況。
  之後,朱元璋一直有將中都鳳陽(臨濠)作為大明國都的想法。重臣中只有劉基(即大名鼎鼎的傳奇人物劉伯溫)堅決反對,他認為鳳陽根本不適合作為國都:「鳳陽雖帝鄉,非建都地。」(《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劉基傳》)確實,偏僻小城能出一個草莽皇帝,卻無法承載一個帝國都城的雄偉。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採用了汗高祖劉邦徙天下富豪於關中的辦法,下令移江南民十四萬戶於鳳陽。江南一帶的富豪全部被遷往鳳陽,並且不許私自回去。因為東南地區之前為朱元璋的大對頭張士誠所據,朱元璋此舉實際上是要打擊東南地區的文人和地主階級。
  這些江南富人被迫背井離鄉,自然十分思念家鄉。雖然不敢公開回到原籍,卻偽裝成乞丐,以逃荒為名,成群結隊地跑回江南老家探親掃墓,到第二年再回到鳳陽。日子久了,就成為習慣,也成為當時一大奇景。鳳陽花鼓在東南一帶是婦孺皆知的民間歌舞,其一有唱道:

  家住廬州並鳳陽,鳳陽原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實際上指的就是江南富豪偽裝成乞丐逃荒的這件事。
  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朱元璋巡視已經改名為鳳陽的中都的修建情況後,突然改變了主意,下令停建。此時修建中都臨濠達已經有六年,頗具規模。眾人對此都大惑不解。朱元璋解釋停建的理由是勞民傷財。但這其中顯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朱元璋身邊的功臣許多都是他的同鄉,江淮人在高官中佔了很大比重。江淮功臣居功自傲,常有違法亂紀之事,且在朝中結黨謀取私利。朱元璋當上皇帝後不久,便開始著手加強中央集權,對臣下的結黨很是警惕。他擔心臨濠是許多江淮功臣的老家,建都臨濠後,會助長江淮集團的勢力。實際上,朱元璋的一生,都在為如何加強皇權而煞費苦心,所以他手下大臣大多不得善終,這其中也包括劉基。
  〔劉基,《明史》稱其「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在民間傳奇和文學作品裡,劉伯溫則更是一個傳奇,比張良、諸葛亮還要神通廣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風喚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稱為「帝師」、「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之譽。預言之作《燒餅歌》就被傳為是他所寫。劉基跟隨朱元璋多年,深知皇帝的品性和為人,所以選擇了功成深退,堅持不當丞相,要歸老於鄉。他不肯留在朱元璋身邊,自然是為了避禍,但結果與其他功臣一樣,下場並不好。儘管朱元璋對劉基「每恭己以聽,常呼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劉基傳》)。但那是有所請教,是一種姿態而已,可能是出於一種自卑和自大混和的心理。身為文盲老粗的朱元璋對文人有一種內心本能的反感。劉基如此意志堅決地辭官不做,朱元璋立即認為文士不在身邊更難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後快。劉基回到家鄉青田後,一直過著隱居生活,從來不跟人談起他過去的功勞。青田縣令一再求見,都被劉基婉言拒絕。有一次,縣令換上便服,裝扮個鄉下人去拜訪劉基。劉基正在洗腳,見來了陌生人,連忙穿了鞋子,把來人請進屋,熱情地留飯。劉基請教來人姓名,縣令只好實話實說:「我是青田知縣,特來拜見先生。」劉基大吃一驚,連忙起身作揖,自稱是治下的普通百姓。自那以後,再也不肯跟縣令見面了。即便如此,最終還是未逃脫朱元璋的算計,被暗中下毒害死。一說是胡惟庸所害。不露痕跡地毒殺功臣是朱元璋的拿手絕技,開國大功臣徐達也是這種死法。

    二、洪武十一年(1378年),太祖朱元璋正式下詔,以南京為京師,多年懸而未決的定都問題才算正式告一段落。歷史經常會因為偶然的因素而改變走向,而城市的命運也是如此,汴梁和鳳陽就這樣與歷史的機遇擦肩而過。
  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后,開始修建南京城牆和皇宮。周莊富翁沈萬三在歷史上有「聚寶盆「之稱,富可敵國。當時,朱元璋攻打張士誠,張士誠固守蘇州達八月之久,背後得到了蘇州富民的大力支持。城破之後,朱元璋曾恨江南為張士誠出力,取沈萬三家租簿定額,對江南一帶格外加賦,每畝完糧七鬥五升。沈萬三是個精明的商人,便主動拍朱元璋的馬屁,想以此換得太平。朱元璋下令建南京城時,沈萬三就「助築都城三分之一」,即現今南京城牆的中華門到水西門一段。城牆修完後,朱元璋還算比較滿意,也就沒對沈萬三下手。但明朝廷的檢校們還是不時來找沈萬三尋事,其實就是想訛詐銀子。沈萬三不過是個商人,不願意去跟這些人折騰,為了一勞永逸,主動提出要為明軍出軍餉,結果犯了朝廷大忌。太祖朱元璋大怒,認為一個平民百姓居然想要犒賞皇帝的軍隊,可謂居心叵測。幸得太祖皇后馬氏心慈,順口說了一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明史·卷一百一十三·后妃傳》》)沈萬三這才保住了一條命,家產被籍沒,人也被發配雲南充軍。他一個豪紳,養尊處優慣了,從來沒有受過這種苦,不久就死在了雲南。屍骨也不敢運回江南水鄉,就地埋在了大理。
  然而,沈家的災難並沒有就此結束,後來還經歷過一次折騰。沈萬三死後,沈家財產雖然損失大半,但沈家依然人丁興旺,財力雄厚。洪武末年,沈萬三的上門女婿顧學文和一個美貌女子梁氏偷情。梁氏的丈夫陳某是個弱智,顧學文故意派人引誘弱智陳某出門飲酒賭博,暗中與梁氏來往。陳某的父親知道後,打算報復顧學文。可是沈家財粗氣壯,陳家又不是做官的,怎樣才能得手呢?剛好此時藍玉謀反案發,陳某的父親就趁機誣告顧學文與藍玉通謀。一牽涉藍玉案,就不再是什麼私情事,立即變成要案。沈顧兩家的成年男子都被淩遲處死,被處死前都經過嚴刑拷打,逼出沈家財產下落;小孩則充軍南丹衛;婦女發配到浣衣局為奴。梁氏作為引發這件事的主角,亦被公公即陳某的父親逼令上吊自殺。從此,號稱「江南第一富豪」的沈萬三家族徹底敗落。
  再來看南京皇宮的建設。南京為六朝古都,已經有頗具規模的宮城。但太祖朱元璋卻不肯就地利用六朝的宮城,打算另起新宮,主要擔心舊宮風水差,怕重蹈前王朝短命的覆轍。劉基奉命為新皇宮選址。經劉基勘測,宮城位置宜在鐘山「龍頭」之前,因此處有「帝王之氣」。劉基所選的風水寶地,正是燕雀湖所在地。
  燕雀湖因在紫金山南,原來的名字叫前湖。燕雀湖的名稱始於南北朝。當時,梁武帝長子蕭統謙恭好學,篤信儒佛,尤好文學,深得梁武帝寵愛,被立為太子。蕭統三十一歲時,遊玄武湖不幸失足落水。後來雖然被救了上來,卻因此感染了風寒,不治而死。太子早逝,令梁武帝悲痛萬分。下葬時,特意將太子生前的心愛之物琉璃碗和紫玉杯陪葬。琉璃碗為西域進貢之物,其實就是現代的玻璃,不過在當時極為稀見,被視為稀世珍寶。有個參與了安葬過程的太監見財起意,在某一夜,私自盜掘了蕭統墓。太監取得珍寶後,迅速逃跑,到護城河上朱雀航時,忽然飛來無數燕雀,並一齊撲擊太監。這一罕見的現象引起了巡邏衛士的注意,太監的形跡因而被人發現。梁武帝得知燕雀護陵的事情後,非常驚異,詔令重新整修太子墓。封墓時,又有數萬隻燕雀啣泥飛來,築起很大的墓包,並且日夜盤旋繞飛不已,守護著太子墓。由於太子墓在前湖邊上,因此,後人便稱前湖為「燕雀湖」,又名「太子湖」。宋朝詩人楊修之(即楊備)曾有詩云:「平湖岸側見高墳,萬土銜來燕雀群。鑒面無波天一色,此中文藻似儲君。」
  歷史上的燕雀湖頗負盛名,周長約三十里,面積很大。湖邊蘆葦叢生,各種水鳥常棲息於此,湖水與鐘山相映襯,一派生機勃勃的雄姿秀景。
  就修建宮殿而言,燕雀湖地勢低窪,又距離外城太近,戰時易受城外敵軍威脅,並非理想的地點。然而,就因為劉基判斷此地為「龍頭」寶地,美麗幽靜的燕雀湖從此消失。為了修建新皇宮,朱元璋調集幾十萬民工填湖。由於湖廣勢低,填湖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大量的土石,故南京民間有「遷三山填燕雀」的傳說。燕雀湖大部分被填平後,為了防止地基下沉,又在殿基下打入無數密集的木樁,上蓋巨型條石,然後再在上面建造宮殿,並鋪蓋磚石結構的大型水道。為了使內宮水源澄清,又在遺留的湖底鋪以大量雨花石,讓湖水穿城牆而入,在內宮曲屈環繞。《上元江寧鄉土合志》載:「新宮之址在都城東,蓋填前湖而築之。前湖即太子湖,一名燕雀湖,梁昭明遺跡也。今既填塞,猶留一泓於城外。」

    三、傳說南京城及皇宮建好後,太祖朱元璋帥群臣登上紫金山,俯視都城之氣派。南京城九十六里,十三個城門,宮殿雄偉,在當時世界上也是少見的。對於在自己手中創造了這樣一座宏偉的都城,太祖朱元璋很是得意,炫耀地問群臣:「我的都城建得怎麼樣啊?」群臣自然都是讚不絕口。唯獨十四歲的四皇子朱棣說:「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擊中紫金城。」朱元璋定睛一看,不禁冒了一身冷汗。原來南京都城周圍山巒起伏,東面鐘山,南面雨花臺,北面幕府山等,一些重要制高點都在城外,這是城防的大忌。朱元璋心中憤怒,不過,當時沒有發作。回宮後,他讓太監給負責籌畫築城的劉基送去了一盤桔子。劉基知道皇帝怪罪自己籌畫失當,送桔子是恨不得將其剝皮抽筋吃肉之意,嚇得連夜逃入茅山避禍。
  這當然只是傳說。不過,確實有個因書寫匾額惹怒朱元璋而被殺的真實故事。
  皇宮中各門匾中的「門」字末筆直下至底而沒有向上的勾腳。「門」字的這種寫法,始於宋朝。據說宋偏都臨安後,玉牒殿失火,殿門燒光。宰臣奏說,宮殿匾額中的「門」字,末筆都有勾腳,帶火筆,因此招火,將這些匾額全部燒掉方能免災。從此以後,凡宮殿的匾額,書寫時「門」字末筆都直下,不勾腳。朱元璋命中書詹希原為太學集賢門書寫門匾。詹希原是明代著名的書法家,到朝中為舍人,常為宮殿公署榜題寫匾額,人們以得詹希之書為榮。詹希原寫的時候,將「門」字最後一豎向內鉤起稍高一點。太祖朱元璋明太祖看後便大發雷霆說:「吾方欲集賢,詹希欲閉門塞朕賢路耶?」遂下令斬之。
  儘管採取了種種有效的措施,到了朱元璋晚年,建在燕雀湖上的皇宮還是出現了地基下沉的現象。古代帝王修建宮殿,均就南低北高的地勢而建,取意為步步升高,一代更比一代強,江山可以萬代相傳。而明皇宮下沉後,呈現出南高北低的地勢。宮城前昂後窪,總讓人覺得形式不稱。按照陰陽家的說話,這是絕後和喪敗亡國的徵兆。對於迷信風水的朱元璋來說,這是一種不詳之兆,認為對大明江山社稷何後代極為不利,這給本來久對建都南京深感美中不足的朱元璋來說更添了一層心病。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標巡視關中,頗有遷都關中的打算。當時,明朝的主要威脅是蒙古草原上的北元殘餘力量。遷都西北,可以加強北方邊防,安定邊界。北平之所以沒有被考慮,是因為朱元璋想留給最喜愛的第四子朱棣做封地。朱元璋第二子秦王對此事極有意見,因為倘若國都搬去西安,他就沒有了封地。為此,朱元璋還將秦王拘禁起來,若不是太子朱標求情,差一點就廢掉了秦王。
  太子朱標詳細考察了西安和洛陽,比較兩地地形,回來後向朱元璋獻陝西地圖。太子朱標個人比較傾向於選擇西安為國都,因為西安(歷史上的長安)曾經為西漢和唐朝國都,王者氣派十足。
  然而,世事無常難料,太子朱標於第二年病逝。本來有可能輝煌起來的西安,重新陷入黯淡的歷史中。直到西元1644年,反抗明朝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在西安稱王,以西安為國都,國號大順,改元永昌。並發動大量民夫重新修整長安城,將城牆加高加厚,壕塹加深加寬,比原來更加壯麗。太子朱標沒有實現的願望,竟然在朱氏王朝的敵人手中實現,這真是歷史絕大的諷刺。只是,大順政權並沒有持續多久。不久,西安的高牆便被滿清的紅衣大炮(實際上是明朝所有,明將孔有德等投降滿清,將西洋葡萄牙大炮帶給了滿清。這種大炮是當時明朝最新式的武器。清軍有了這種大炮以後,其攻堅和野戰的能力大為提高)攻破。從此,西安再也沒有出現過成為國都的可能。
  太子朱標壯年而逝,白髮人送黑髮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擊,再也沒有精力和心情考慮遷都的事情。他在當年年底親自撰寫的一篇《祀灶文》中,表達了萬般無奈的心情:「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就緒。維宮城前昂後窪, 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惟願鑒朕此心,福其子孫。」一副聽天由命的可憐相,聽起來真是異常的淒涼。這讓人感慨,即使如同朱元璋一般手段狠毒、作風強硬的帝王,也有其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國都一事,便成了朱元璋一生最大的遺憾,至死都沒有妥善解決。太祖朱元璋死後四年,他的繼承人惠帝朱允炆的皇位被其叔燕王朱棣篡奪,而朱允炆本人則生死不明。於是,許多史學家紛紛大做文章,把這一巨變歸咎於南京皇宮的風水不好。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