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二戰在香檳之都完結:硝煙散去帝國夢終醒

二戰在香檳之都完結:硝煙散去帝國夢終醒

二戰在香檳之都完結:硝煙散去帝國夢終醒

1945年5月7日,德軍總參謀長阿爾弗萊德·約德爾在法國蘭斯的一所學校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柏林卡爾斯霍爾斯特簽署投降書,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的結束。
   
    儘管歷史書上大多如此記載,但歐洲戰事結束日期至今仍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對俄羅斯人來說,5月9日是他們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法國人則選擇了“歐洲勝利日”———5月8日。對於美國人和英國人來說,1945年5月7日,德國在法國北部小城蘭斯簽署的無條件投降書就已經證明了和平的開始。
   
    60年後的今天,簽字儀式現場的桌椅和墻上的圖表依然保存完好,宛如時間依然停留在歷史中那個舉足輕重的日子。
   
    17世紀末,唐·佩裏濃修士第一次成功地用軟木將葡萄酒的氣泡封閉在酒瓶內,法國北部小城蘭斯由此迎來了“香檳之都”的美譽。洋溢著甜味的葡萄園,嬉笑追逐的戀人,透明澄紅的香檳酒,鑲著玫瑰窗的哥特式聖母院,像所有的法國城市一樣,蘭斯的浪漫和華麗並沒有在歲月中沉寂,而是空氣般越發地瀰漫開來。
   
    如歷史書所記載,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爾斯特簽署投降書,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的結束。人們往往忽略了這個事實,在這前一天———1945年5月7日,第三帝國就已經在西部盟軍司令部所處的蘭斯簽署了海陸空無條件投降書。
   
    由於種種政治原因,5月8日24時,德國陸軍元帥威海爾姆·凱特爾與蘇、英、美、法四國代表在卡爾斯霍爾斯特再次簽訂投降書,停戰的消息最終在5月9日才為人們所知。
   
    談判停戰
   
    4月30日,希特勒在柏林的地下掩體內開槍自殺。按照希特勒的遺囑,海軍元帥鄧尼茨被任命為德國總統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接任總理職位。
   
    5月1日,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克列勃斯將軍帶著戈培爾致蘇聯最高統帥部的信來到蘇軍第八近衛軍指揮所,通知蘇聯方面有關希特勒身亡的消息,並且打算進行停戰談判。
   
    蘇聯最高副統帥朱可夫的愛將索科洛夫斯基元帥負責與克列勃斯談話,索科洛夫斯基一眼就看透了德軍妄圖拖延投降時間的伎倆,他向上級彙報談話情況時說:“克列勃斯說他無權決定德國是否無條件投降,只有鄧尼茨的新政府才能決定這個問題。”由此,蘇方認定德方要求停戰只是緩兵之計,目的是把鄧尼茨的政府成員聚集到柏林。雖然克列勃斯將軍是一位有經驗的軍事外交家,但是由於他不肯接受無條件投降的要求,蘇軍立即決定將德軍徹底消滅。5月2日淩晨3時,經過了16個小時的鏖戰,蘇軍在柏林戰役中大獲全勝。5月4日,荷蘭、德國西北部以及丹麥部隊全軍投降。
   
    迫於戰事的壓力,新任元首鄧尼茨多次派人與西方盟軍談判停戰,並與盟軍司令部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聯繫,懇求美國不要把德國士兵和老百姓“丟棄給布爾什維克”。5月6日,他再次派德軍總參謀長阿爾弗萊德·約德爾到蘭斯的盟軍司令部進行遊說。約德爾竭力地向美國人解釋,希望能分別向西方盟軍和蘇軍投降。約德爾還轉達了鄧尼茨的意見:如果不能分別投降就答應全線同時投降,但要把投降的兩個階段拉開。第一階段停止敵對行動但可以讓德軍自由行動;第二階段再剝奪德軍的所有自由。

初次投降
   
    在這樣的形勢下,5月7日,德國與英、美、蘇、法(法國只作為見證國,5月8日,法國正式作為戰勝國出席了德國簽署投降書的儀式。)在法國蘭斯簽下了德國的第一份投降書。
   
    香檳之都的居民最早獲悉了戰爭結束的消息。1945年5月7日2時41分,約德爾代表德國新任元首海軍元帥卡爾·鄧尼茨,與西方盟軍的代表———艾森豪威爾將軍和參謀長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在蘭斯的一所學校裏會面,並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
   
    在二戰期間,這是約德爾惟一一次從希特勒的影子中走出來。然而,這一分鐘足以讓他的名字和面孔永遠被銘記在歷史之中。面對四個戰勝國的將軍,約德爾表情沉痛:“我簽了字,對德國的人民和軍隊是寬恕還是懲罰,就全交由戰勝國來處理了。在這場戰爭中,德國的作為和承受或許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更多。我現在惟一的請求,就是希望戰勝國能夠仁慈些。”
   
    他所說的話迎來的是死一般的沉默。
   
    再次投降
   
    在蘭斯的投降談判過程中,鄧尼茨仍舊宣稱:“德國人應該繼續與蘇聯人戰鬥,不要在西線抵抗盟軍。”對蘇聯來說,這就意味著鄧尼茨單獨與西方盟軍簽訂了和平條約,而繼續與東方的蘇軍作戰。
   
    蘇方顯然不會讓西方單獨與德國媾和。而且,根據1943年美、英、蘇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達成的協議,各國不能單獨與納粹德國簽訂條約和協定。
   
    此外,史達林對於在蘭斯舉行的投降儀式非常不滿意,他要求5月8日德國和各個同盟國的最高統帥部代表在法西斯軸心柏林再次簽署投降書。他認為蘇聯人民肩負了戰勝德國的主要任務,沒有蘇軍的奮勇抗爭就不會有柏林戰役的勝利。德國僅僅在西方的同盟國舉行了投降儀式是不夠的。他提議把蘭斯的儀式當做一次預演。
   
    5月8日24時,在柏林卡爾斯霍爾斯特再次舉行了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儀式由朱可夫元帥主持,英國空軍上將泰德、美國戰略空軍司令斯巴茲將軍和法軍總司令德·塔西尼出席儀式。陸軍元帥凱特爾、海軍上將弗雷德堡和空軍上將什圖姆普弗代表德國在投降書上簽了字。
   
    隨後的幾天,歐洲各戰場上又有約400萬德軍投降。
   
    至此,歐洲戰場終於以盟軍的最後勝利而宣告結束。然而,在納粹德國投降儀式上就顯露出來的東西方之間的分歧,似乎已經預示了二戰結束後冷戰時代的到來。

硝煙散去
   
    5月7日,德國“基利安”號U2336型潛艇在行駛途中與一支英國小型護衛隊狹路相逢。由於長期在水下作業,船員並沒有得到停戰的命令通知,也不知道戰爭再有幾個小時就結束了。“基利安”號擊沉了其中的兩艘汽艇。
   
    這是以“狼群”戰術著稱的德國U型潛艇最後一次在海上擊沉敵艦。5月9日,駛回德國基爾港的“基利安”號終於得知了停戰的消息,隨後它和另外五艘XXIII式U型潛艇被遣往北愛爾蘭銷毀。
   
    戰爭結束了,隨著“基利安”號一起消逝的,除了曾經不可一世的“狼群”神話,還有那個蛇吞象的帝國迷夢。
   
    第三帝國的覆滅標誌著統治德國長達12年的納粹時代的結束,也帶來了嶄新的民主生活到來的可能。
   
    西方盟軍司令艾森豪威爾對戰爭有著深刻的思考,在他所著的《遠征歐陸》一書中收錄了他在1945年5月給盟軍官兵所寫的一封感謝信:人們必然會爭辯哪個國家、哪支部隊打贏了這場歐洲戰爭。但是,我不想參與這類無益的爭吵。參加歐洲戰爭的每個男人、每個婦女和每個民族,都按照自己的能力盡到了職責,對最後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我們要記住這一點,以此來向每一座光榮的墳墓表示敬意,向未能活著看到這一天的戰友的親人們表示慰問。
   
    60年過去了,這所易名為“法蘭克林·羅斯福中學”的紅色磚瓦建築保存得依然完好。學校裏有一間紀念納粹德國簽署投降書的小型博物館,房間中央擺放著當年簽字儀式所用的木製桌子,當時它是從教室裏搬來借用的。泛黃的墻壁上懸挂著老舊的日曆和當時投降俘虜的統計數據,日曆上的數字永遠凝固在了歷史中那個舉足輕重的日子:1945年5月7日。
   
    1945年5月7日,這個陽光和煦的週六成為許多人心中最溫暖的一天。在這樣一個春天,曾經外出逃亡的人們回到家鄉,雖然還有無家可歸的孩子在街上流浪,雖然饑餓和疾病的恐慌還時有發生,雖然到處是殘破的房屋和毀壞的建築,但是人們終於看到了重新生活的希望像枝頭的葉子一樣在綠色中慢慢綻開。小城蘭斯或許沒有讓曾經黑暗的痕跡留得太深,或許永遠不能習慣和堅硬的歷史聯繫到一起,但是人們始終都記得那一天人群中的歡樂,如同香檳一樣陶醉芬芳。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