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漫談憂鬱症:是壓力太大─還是生病了嗎?

漫談憂鬱症:是壓力太大─還是生病了嗎?

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被問到有關精神狀況的問題,也常會注意報紙上有人因壓力或情感問題而想不開的報導。希藉由此篇文章協助民眾瞭解與認識精神疾患相關狀況,以減少悲劇發生,並讓自己及週遭的人活得更健康、輕鬆。


「也許是憂鬱症」這是每當報紙報導有人想不開時的常見後續結論,但是常常隔幾天又看到同樣的悲劇發生,又是同樣的「也許是憂鬱症」,但是後面這件事發生的個案及家人在此之前也曾看到雷同的事件,那時是否也有注意到自己的週遭已經在醞釀著同樣的事情,關鍵在於大部分的人不知道那其實是憂鬱症。


他在家裡很乖、很有禮貌、是籃球校隊,成績很好,念的是前三志願的學校,怎麼會這樣想不開呢?是感情的問題嗎?是人際關係的問題嗎?是自我期許太高的問題嗎?還是青少年想證明生命的存在形式?


在病房常常碰到以上狀況,在媒體報導之前,因為家人、學校、老師、同學的警覺提早一步被送來醫院住院治療,其中有些父母是被通知才知道的,因為父母可能不了解孩子的全面,其中有些孩子沒有精神問題,只是有一些挫折或有一些事件影響,孩子一時走不過來、無法調適好,但是在這關鍵點上也許他感覺自己處在絕境當中,只好使用絕望的方法解決眼前這個關卡,這樣的孩子可經由週遭親友的協助而走過來,往成長當中的路繼續走下去。所謂的挫折也是一種生命中可貴的學習,但是有些孩子可能沒有這樣的機緣,外力來不及介入而導致悲劇發生。而有另一群人就如同報紙上寫的「也許是憂鬱症」。


如果是憂鬱症就是生病了,和其他的病一樣要到醫院來治療。如果沒有治療,就如同罹患糖尿病的人,不僅不吃降血糖的藥物,甚至飲食不忌口,總有一天會因為高血糖而昏迷;也就像高血壓的病人,沒有吃降壓藥,將來可能會中風。憂鬱症也是一樣,沒有治療,就好像要求一個內心絕望的人,仍然照常度過每一天、完成每天要做的事情,而這對於一個內心因為生病而絕望的人是很困難的。


所以什麼是憂鬱症呢?憂鬱症對一般民眾而言是很抽象的疾病,但是對於曾經罹患憂鬱症也願意面對憂鬱症的患者而言,這就像一般的內科疾病一樣,須由精神科醫師進行診療、確定診斷並進行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還是可以照樣生活與工作、上學;當然也會出現受憂鬱症狀影響而非常想不開的時候,這時可以到憂鬱症的避風港(病房)來住院幾日,接受醫療團隊的保護。


想不開常常只是當下的一個衝動,若當時有人及時拉一把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我常常陪伴許多憂鬱症個案走過疾病的低潮期,當病人再回頭看想不開的當時,都會發現那不是真正的自己,那絕對不是自己會做的選擇,就像是撒旦或是惡魔住在身體裡,治療憂鬱症正是要找到真正的自己。


接下來以醫學的觀點介紹憂鬱症,據推測,下一個世紀憂鬱症可能是健康殺手的第二位。


憂鬱症的多元性病因
憂鬱症的病因包含生物性、心理性、社會性三個層面。憂鬱症據臨床上推論,是由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或多巴胺(dopamine)不平衡所造成。因為這推論,所以有抗憂鬱症藥物的產生,當憂鬱症個案服用抗憂鬱劑時,能使這些傳導物質在腦中維持穩定,原本負向的情緒以及思考也會跟著穩定。常與個案討論,為什麼面對同樣的事情,但是情緒感受與想法會不同,你還是你啊!就是因為憂鬱症,使得這類傳導物質在腦中無法維持穩定的關係,導致面對一樣的事情,卻會產生負向思考,甚至嚴重時會想不開。


生活壓力事件、體質的脆弱性、支持系統功能不彰、以及性格因素等皆扮演一定的角色。
抗憂鬱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生物性病因,尤其是對於病情較為顯著的憂鬱症患者,透過調節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達到治療的效果。
對於病情較為顯著的憂鬱症患者而言,當生物性病因的這個部分獲得控制後,社會性與心理性的幫助也會比較能被接受。


常見憂鬱症的其他相關病因
引發青少年憂鬱症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體質遺傳因素、生活壓力事件與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因素。研究顯示,經常感受到嚴重絕望感與疏離感的青少年,七成以上有憂鬱的現象。婦女罹患憂鬱症的比率是男性的兩倍。主要的原因是女性激素的影響,使得在月經、停經或懷孕時,多少會有憂鬱的情緒困擾出現。婦女也會因為生產之後,體內的賀爾蒙混亂,加上生活壓力,容易在生產後第一個月出現憂鬱症,稱為產後憂鬱症。這跟產後第一週情緒低落不相同,產後憂鬱症會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若不治療有可能惡化,導致產婦自殺或攜子自殺,如以抗憂鬱藥物加上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通常療效佳且迅速。


老人憂鬱症的患者,比較常抱怨身體的不舒服,並且有更多的焦慮情緒。有些個案表現出嚴重的精神運動遲滯,以及記憶力和生活功能的低落,容易被誤認為是失智症。反之,有些老人失智症的個案,可能會有憂鬱症狀,也可能會以身體症狀為主訴,或是有被拋棄意念等等,也容易被誤認為只是憂鬱症而已。如果家裡有類似這種情況的老人家,家人一定要記錄老人家的異常狀況,先尋求內科或神經科的幫助,檢查有無身體疾病,若一切正常,則轉介精神科診治。


如何診斷憂鬱症
許多醫療機構設有精神科門診,民眾可以健保身份掛號,由精神科醫師協助診斷並提出建議,即使未達憂鬱症的診斷程度,有可能是壓力太大、焦慮、失眠、適應障礙等其他問題,精神科醫師也會針對不同狀況提出進一步的建議。也許到精神科就診令有些民眾感到難堪,其實精神科診治的是「精神衛生」,就像其他內、外科別一樣,「精神」是全人健康中不可或缺的層面,應該與其他科一樣的被公平看待。有些醫療機構有「心理諮商」門診,由心理師看診;有些機構稱精神科為「身心內科」,同樣由精神科醫師看診;或是精神科醫師私人開業診所,都是民眾可以選擇的就醫管道。


以下為醫師診斷憂鬱症的指標,診斷過程是很嚴謹的,以下症狀一般人或多或少都出現過,並不代表出現以下症狀就是罹患憂鬱症,必須由精神科醫師經過會談、蒐集各種相關資料才能確定診斷,其中強調「長時間」的、且持續時間「超過兩週」,有些則是屬於「輕鬱」,但是如果未經治療也會轉為「重鬱」。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所頒行且為全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採用的的第四版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IV),憂鬱症有九種判斷指標:
1. 情緒低落,長時間處於低落的情緒,無法快樂起來。
2. 對事物失去興趣跟喜好,提不起興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 體重下降或上升。
4. 嗜睡或失眠:出現精神性的睡眠障礙。
5. 動作、思考變得遲緩。
6. 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 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 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 經常出現負面想法,甚至想要輕生。


上述症狀中,第一項或第二項至少有一項為必要條件,其餘項目成立的總數超過五,且持續時間超過二週,就幾乎可以被確診為重度憂鬱症發作了。


心情溫度計
心情溫度計是一個簡便的量表,每個人心情多多少少會有起伏,但是個人往往不自覺,這個量表可以用來簡便的測出心情變化,分數越高表示心情的溫度越高。如同人的體溫一樣,當體溫超過37.5度時,我們會警覺是不是身體生病了,當體溫升到38度時我們會去看醫師,也會自己進行一些降溫的措施。心情溫度也是一樣的,當心情的溫度升高時,是不是也要採取一些措施,讓我們的心情不致於失控?當心情溫度已經要破表了,是不是也該找專家協助了呢?


心情溫度計總共有五個心情項目,可針對每一個項目進行自我檢測,誠實的依據自己的心情回答,再計算分數。每個人的心情都會有起伏,可以每天或當有起伏時就進行檢測,當心情溫度稍高時可以自我提醒進行調整心情、調整與外界的互動,以避免當下做錯誤的決定,或避免因為自我控制能力變差而與人起衝突。依每一項目檢測後所計算出的分數為心理困擾嚴重度:
· 6分:一般正常範圍
· 6-9分:(輕度)心理諮商或找好友談談,抒發情緒,探討情緒困擾是否與壓力有關,若是則學習壓力管理技巧。
· 10-14分:(中度) 接受專業諮商,探討是否需要進一步輔導或治療
· 15分以上:(重度) :宜請精神科醫師診斷


心情溫度計量表

心情項目            沒有0 輕微1 中等2 厲害3 非常厲害4
--------------------------------------------------------------------------------------
感覺緊張不安
--------------------------------------------------------------------------------------
易苦惱或動怒
--------------------------------------------------------------------------------------
感覺憂慮、心情低落
--------------------------------------------------------------------------------------
感覺比不上別人
--------------------------------------------------------------------------------------
睡眠困難、難以入睡、易醒或早醒
--------------------------------------------------------------------------------------

憂鬱症的治療
在急性期首重藥物治療,現在有很多新一代的抗憂鬱劑,不但效果好、副作用也少。藥效在第二週出現,大約持續治療三至六個月即會有顯著的改善。若合併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或支持性心理治療,功效會更好,甚至可以預防憂鬱症再發。
如果因為憂鬱症影響而有自傷的想法、計畫或行動,必須緊急的協助就醫,家人必須分秒的守護著個案的安全,必要時可以安排短時間住院。


家人能做甚麼?

1. 了解憂鬱症這個疾病:多涉獵相關的書籍或網站,知道如何尋求相關資源。


2. 多發揮同理心:設想自己罹患憂鬱症的樣子,想像憂鬱症的痛苦,精神疾病被污名
化的困境等,勇於協助就醫。


3. 照顧自己:憂鬱情緒是會傳染的,要讓自己輕鬆一下,仍然過好自己的日子、有自
己的生活與朋友,必要時安排度假喘息一下。


4. 當焦慮、擔心、惱怒或挫折時,懂得去找朋友或專業人員傾吐。重點是要將挫折傾
倒掉而不要堆積在心上。


5. 憂鬱症病人所說的與所做的,並非其真實的性格,例如當憂鬱症病人生氣時,其實
是在氣自己。


6. 憂鬱症患者並非懶人:他們真的病了!一般日常生活例如做家事等都可能是不可能
的任務。你必須讓他們暫時減少這些事物的負擔,就像罹患感冒必須暫時休息一樣。

7. 規律看診與藥物治療是很重要的:幫助留意藥物服用的規律性,協助減少對於服藥
的恐懼,讓他知道自己可透過按時看診及服藥,以治療症狀。


8. 無時無刻提供希望:可以是宗教信仰、可愛的小孩子或其他藉以存活下去的憑藉。
針對青少年的個案,家長或學校該如何協助憂鬱症的學生?
青少年憂鬱症不是一時的情緒困擾,也不是短期的適應問題,更不是青少年的叛逆,而是有可能成為長期慢性化的精神疾病,會帶給個人和家庭相當大的痛苦,也會造成學校和社會沉重的壓力。因此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結合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則會有不錯的效果。


最後提醒大家:
無條件的鍾愛他,讓他知道不管他得了什麼病你都愛他,都會一直陪伴他,即使有時候你會感到挫折,但那不是對他感到挫折,是對憂鬱症這個疾病!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