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響陣
是南管戲曲的分支屬於小戲類,前場演員三人:一婆二公,扮演三角戀愛情節。「七里響陣」名稱的由來有下列三種
一、因為打胸的「公」有以下的動作:雙手合掌拍一下,摸左、右手手肘關節各一下,點左、右前胸各一下,觸左、右膝蓋各一下,共七下,故稱「七里響陣」。
二、後場共有椰殼弦(細弦)、大廣弦、橫笛(品仔)、月琴等樂器,以及石水(磊)管、小鐘等節拍伴奏器與唱曲共七種聲響,故稱「七里響陣」。
三、以前沒有噪音的情況下,「七里響陣」表演時樂器演奏與唱曲聲響亮,遠在七里之外就可以聽到,因此稱之為「七里響陣」。
以上三種說法皆是「七里響陣」名稱之由來,但何者正確則已無從探查。
包括前棚、後棚的成員有:
一、前棚:頭旗有2人、公1人、婆1人、生1人、淨香籃1人。公、生、婆均為女生,婆目前只有六歲;公要擔碰管(上刻有天子文生)咬錢;進香籃則由館主負責,同時需負責敲鐘仔。
二、後棚:槓弦1人、絲弦1人、月琴1人、碰管1人。後棚大多是七十多歲以上的老人家。前後棚年紀差別相當大。另外服裝方面,只有婆穿著戲服,其他人則穿團體服。
前場三人,分別扮演兩個男人爭奪一個女人,女人手中持扇,動作喻有整裝(穿衣、扣鈕扣、拔鞋)叫做「掌頭」。一個男人挑磊管扮成乞丐,另一個則扮成富家公子,配合腳步動作,三人相互唱和,穿插幽默逗趣的口白對答,甚至拉請觀眾幫忙評裡,描述爭風吃醋、打情罵俏等三角戀愛關係。前場三人的腳步動作有後仰腰,有男女相依偎,另一男人憤怒衝撞,拆散相依偎的男女,或蹲或站或站或停,配合歌曲四小節成一段落稱為「一部」(或稱為一步);分成東西南北四方位各一部,如此四步自成一個單元,叫做「踏四門」(週而復始圓滿之意)。
後場樂師彈奏絲竹樂器:椰殼弦(高胡-俗稱細弦)、大廣弦(低胡)、橫笛(俗稱品仔)、月琴等樂器,合稱「四管」,以及石水管、小鐘等節拍伴奏器與唱曲;歌謠皆是由忠孝節義故事,或是深情款款的情歌編成「七字調」,每句各有不同音調與節奏,優雅動聽,有「陳三押五娘」、「十五步送哥」、「上大人歌」、「手巾歌」、「賞花歌」……等等,其中的手巾歌是把古代能人的故事唱出來,共有十條分別為「梁山泊與祝英台」、「董永賣身葬父」、「孟姜女哭倒長城」、「薛丁山與樊梨花」、「文廣被困柳州」、「蔡端造洛陽橋」、「文廣征南蠻」、「福州造西洋樓」、「雪梅害商林」、「蒙正與千金女」。而以賞花歌做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