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道間質腫瘤 新標靶藥能救命
(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各種抗癌新藥的問世,過去多種面臨治療瓶頸的癌症,也一一遭到擊破。「腸胃道間質腫瘤」,就屬於腫瘤經切除後,再搭配一線與二線標靶藥物的治療,倘若癌細胞出現抗藥性,突破第一與第二防線,就只能「等死」的典型癌症之一,不過,就在兩個月之前,我國衛生福利部,已通過「多激酶抑制劑」標靶藥物,可望延長罹患該腫瘤患者的存活期。
腸胃道間質腫瘤 每年約發生300例
根據統計,腸胃道間質腫瘤每年在台灣新增約每百萬人有13.7例,也就是每年約300例或更多。腸胃道間質腫瘤是一種發生在胃腸道的罕見腫瘤,可能發生在胃腸道的任何一處。
成大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沈延盛表示,腸胃道間質腫瘤大部分發生於中老年人(60~70歲),因為腸胃道間質腫瘤常隱藏在腹部,腫瘤較小時鮮少會出現早期症狀,因此不易診斷,同時因容易被歸類為其他軟組織肉瘤,所以發生率恐被低估。
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顏厥全說明, 針對中、高復發危險性的患者,以及轉移性病灶、無法手術患者會以標靶藥物治療,包含「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多靶標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平均能夠延長患者存活期5年至6年,但若此兩種藥物都出現抗藥性,則會直接面臨生死關頭。
新標靶藥問世 出現治療新機
顏厥全解釋,過去六年來,腸胃道間質腫瘤治療在所有標靶藥物用盡後,患者都在等待一個「希望」,今年總算出現「多激酶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問市。
根據國際大型臨床試驗GRID結果顯示,患者使用「多激酶抑制劑」新型口服標靶藥物,比起對照組可以降低73%的疾病惡化風險,並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中位數4.8個月。
顏厥全說,隨著癌症人數居高不下,每種新型癌症治療藥物出現,對患者來說都是莫大福音,而國內正式通過「多激酶抑制劑」口服標靶用藥,同時適用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及轉移性腸胃道間質腫瘤,對於癌症的治療確實有很大幫助,隨著聖誕佳節即將來臨,相信這會是對癌症患者及家庭來說,最具意義的聖誕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