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10-6-21 23:10 顯示全部帖子
鐵血君臣
俾斯麥(1815—1898年)出生於勃蘭登堡阿爾特馬克雪恩豪森莊園的容克貴族世家,後來遷往波美拉尼亞的一個莊園。幼時受過良好教育,曾經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歷史和外語。畢業後服兵役。俾斯麥體格強壯、個性粗野,為了追求目標可以不擇手段,持現實主義態度。1839年以後,他回到自己的領地,經營莊園經濟,採用新的耕作方法,改進農具,作物輪種,進行商品生產。他宣稱自己的信條是「人總是追求榮譽和財富的」,於是,他日益變成資產階級化的容克。1847年,俾斯麥成為普魯士議會議員;1859年任普駐俄大使,1861年改任駐法大使。在此期間,他對普魯士的國內政治現狀和國際鬥爭風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自己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得到鍛煉並日益成熟起來。俾斯麥希望德意志能儘快統一起來,但主張統一必須在普魯士的領導下進行;他還瞭解到德意志的強鄰俄國和法國都不希望德國統一,而在德意志內部,奧地利一定會同普魯士拚死爭奪統一的領導權,因此,普魯士要完成德意志的統一大業,非以武力和戰爭為後盾不可。1862年9月,俾斯麥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月底,他在議會即席發表了著名的鐵血演說。在這次演說中,他宣稱:「……雖然我們不去尋求,但很難避免德意志的紛擾,這是真實的。德意志的未來不在於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在於強權。……普魯士必須集聚她的力量並將它掌握在手裡以待有利時機,這種時機曾一再到來而又被放過。自從維也納條約以來,我們的邊界就不是為一個健全的政治集合體而適當設計的。當前的種種重大問題不是演說詞與多數議決所能解決的——這正是1848年及1849年所犯的錯誤——要解決它只有鐵和血。」他不理睬議會的態度,擅自支付經費,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改革。他認為只要實現了統一,資產階級就會拜倒在他的腳下。此後,他相繼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戰爭,逐步實現了德國統一。在這過程中,每一步都是按他精心設計的計畫進行。例如,在聯奧對丹麥戰爭中,故意為以後對奧戰爭留下伏筆;在對奧戰爭取勝之際,他又考慮到日後在對法戰爭中需要有奧地利的友好態度,因此力排高級將領要乘勝進入維也納的意見,與奧簽定了比較寬鬆的和約,表現了精明的外交手段和高超的戰略眼光。後來,他曾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普魯士軍隊以戰勝者的恣態進入敵國首都,這對我們自己的將士當然是非常愉快的回憶,但對我們的政策並沒有必要:因為這樣一來,就會像把任何一塊舊有的領土割給我們一樣,使奧地利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我們完全沒有如此迫切的必要,這只會使我們以後的相互關係中增加多餘的困難。……勝利後的政治指導原則應該不是探究可以從敵人搾取多少東西,而是只考慮什麼是政治上必要的。」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俾斯麥成為帝國宰相,並受封為公爵,此後的20年間,權傾朝野。對內,加強普魯士和帝國政府的權力,促進容克和資產階級的聯盟和經濟收益,鎮壓工人運動;對外,採取現實主義態度,爭霸歐洲,並向海外積極擴張,他本人成為19世紀下半期歐洲政治舞臺上的風雲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辭職,回到莊園。1898年去世。
威廉一世(1797—1888年),普魯士國王(1861—1871年在位),德國皇帝(1871—1888年在位)
霍亨索倫王朝,這個曾經的歐洲歷史上最幸運的世系,帶著普魯士從一塊貧瘠的沙丘平原上悄悄地崛起,沿著腓特烈·威廉大選侯、腓特烈大王等人的辛勤足跡,使普魯士精神成為一個令歐洲人畏懼而欽佩的名詞。19世紀中期,這個幸運世系又誕生了一個無比幸運的帝王,在他的手中,德意志近千年來的統一夢想終於得以實現。儘管人們談起德國統一之路,總是首先想到鐵血宰相俾斯麥或軍事改革家毛奇,但站在統一的最高榮譽的寶座上的,畢竟是他這位德國皇帝——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是普魯士國王威廉·腓特烈三世(1797—1840年在位)的次子。在威廉記事的時候,正好遇上拿破崙的鐵蹄踏破普魯士大地的英雄時代。年輕的威廉就投身到反對拿破崙,尋求普魯士獨立的大潮中,從此奠定了一個軍人的本色。1814年普魯士全境從拿破崙手中解放並反手一擊成為拿破崙的主力之一,威廉以一個王子的身份充分享受到了其中的榮譽。此後,威廉一直致力與普魯士的軍事建設和軍隊工作。
19世紀30年代起歐洲民族主義思潮風起雲湧,以普魯士為主體統一整個德意志的構想也被諸多仁人志士提出來。但這時的人絕不會想到這個殊榮會落到威廉頭上,因為一方面德意志統一阻力重重,由14世紀的《黃金詔書》和17世紀的《威斯敏斯特和約》確立起來的德意志邦國林立的格局根深蒂固,而周邊的大國都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德國出現在它身畔;另一方面,威廉作為國王的次子,也不是王位的自然繼承人。
但形勢的發展出人意料,1840年,威廉·腓特烈三世駕崩,威廉的哥哥即位,是為威廉·腓特烈四世。威廉·腓特烈四世沒有後嗣,只好立威廉為王位繼承人。1858年,威廉·腓特烈四世精神病發作不能視事,就由威廉代為攝政王,1861年威廉正式即位。
多年的軍旅生活使軍隊中服從的原則在威廉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使威廉的思想比他兄長更守舊,面對1847—1848年革命浪潮,威廉一直主張武力鎮壓,反對其兄召開議會的妥協做法。1861年繼位之後,他仍以加強普魯士的軍事力量為己任,主張增加軍事預算,並將兵役制從二年延長到三年,因此與議會發生矛盾,以至一度想退位。關鍵時刻,一個個性和能力都十分出眾的人物出現在他周圍的歷史舞臺上,改變了一切。他就是俾斯麥。
俾斯麥是一個典型的德意志容克貴族的子弟,年輕時曾得到狂暴的名聲,後來擔任過普魯士駐俄羅斯和法國的公使。危機時刻,威廉力排眾議起用俾斯麥為首相。俾斯麥一上任,就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說,這篇演說因後來俾斯麥成功的實踐而更顯得價值非凡,「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與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他鼓勵國王:「既然我們遲早是要死的,能不能死得更體面一些?……陛下已經沒有別的路可走,只有奮鬥!」從此贏得了威廉對他的政策的堅決支持。
俾斯麥上臺後,首先就解決了與議會的問題,他在軍費和軍役問題,在這些提案不可能獲得議會通過的情況下宣佈議會休會,開始在沒有議會的條件下進行統治(後來,俾斯麥實現了德國統一之後重新召開議會,得到議會的歡呼)。接著,德意志統一的三部曲很快就開始了他激揚的旋律。1864年,普魯士與奧地利聯手,很快就打敗丹麥,奪取荷爾斯泰因和石勒蘇益格;1866年,普奧戰爭,一場原本被認為勢均力敵的戰爭卻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只用了七個星期就打敗了奧地利,與奧地利簽訂了「不割地,不賠款」的條約,奧地利退出了德意志邦聯,以普魯士為首,北德意志24個邦國和3個自由市締結同盟協定,組成「北德意志聯邦;1870年,在俾斯麥的挑逗下,拿破崙三世對德宣戰,結果只用了1個多月就在色當戰役中給予法軍以毀滅性打擊,消除了德國統一最後,也是最大的障礙,南德意志四個邦加入德意志聯邦,同時從法國取得阿爾薩斯和洛林。1871年,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宣佈就任德意志帝國皇帝,德國統一完成,以「第二帝國」之名出現在歷史上。
威廉與俾斯麥堪稱古今君臣相得中的典範,但絕對不是什麼琴瑟和鳴。兩個倔老頭經常發生爭吵,結果通常是國王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勉強接受了首相的意見,而最後總是證明了首相的意見是正確的。1866年普奧戰爭取得柯尼希格萊茨大捷之後,國王主張直搗已近在咫尺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但當時普魯士面臨法國干涉的危險處境,弄不好將前功盡棄。俾斯麥極力勸說國王放棄進攻,以有利的形勢與奧地利簽訂體面的和約,當國王一直不肯讓步時,俾斯麥急得流下熱淚,打算從四層樓上跳下去。最後,國王終於十分痛苦地答應放棄進攻,但要把當時的情形記錄下來存放在國家檔案館中,「以證明他當時是多麼無奈和委曲求全」。還有一次,國王和俾斯麥因爭辯一個問題從白天一直吵倒午夜,當國王最終屈從了俾斯麥的意見之後,趴倒在沙發上大哭起來,而滿頭大汗的俾斯麥回到房間之後,馬上摔爛了幾件東西才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
實際上,鐵血宰相俾斯麥最成功之處在於他的外交,不愧是「能一隻腳玩七個皮球」的高手。在德意志統一過程中要面對的潛在敵人有法國、奧地利和俄國。俾斯麥能夠在與奧地利戰爭時使法國保持中立,在與法國戰爭時使奧地利保持中立,而與這兩國戰爭時使俄國都保持中立(他的後輩對此應感到汗顏,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遭遇圍毆的局面)。不過,當矛盾發展到只能用武力來解決時,普魯士總能在兩個月之內就擊潰對手,對此,軍事改革家毛奇居功至偉。毛奇也是威廉一世的驕傲,親自領導了德國統一戰爭的數次關鍵戰役。
德國統一大業完成之後,登上皇帝寶座的威廉一世已到垂暮之年,他更加放手讓俾斯麥去幹。俾斯麥在此後的日子裡為了緩和洶湧的工人運動,進行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質的社會勞工立法和社會保險立法,深刻地影響了歐洲乃至世界各國,其意義不亞於使德國統一。他致力於建立一個各種力量互相牽制的歐洲新秩序,而讓德國在此間扮演重要的制衡角色。
1888年,91歲的威廉一世皇帝平靜地離開了人世(這也許是歐洲帝王在20世紀之前的最高壽命),他的去世也意味著一代名相俾斯麥政治生命的結束。9天之後,俾斯麥懷著熱淚在這為久經考驗的戰友墓前敬獻了鮮花之後,離開了柏林回到自己的家鄉。德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時代結束了。10年後,俾斯麥逝世,他簡樸的墓碑上只寫著「馮·俾斯麥伯爵,……威廉一世皇帝忠實的德國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