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腦波翻譯機 幫癱瘓患者 把想的說出來

腦波翻譯機 幫癱瘓患者 把想的說出來

美國研究人員已成功利用連接在腦部表面的感應器,首度成功把腦部訊號翻譯成語言,正確率高達9成。這項研究不但將使無法說話的癱瘓患者可以與外界溝通,更有可能讓科幻小說裡的讀心器朝現實邁進一大步。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引述美國猶他大學生物工程學教授葛瑞格的話說,研究人員在實驗中,把16條細小的電極連接到一位癲癇患者腦部語言中心,並把感應器連接到腦部表面。這位患者先前為治療癲癇病症,曾開刀移除了部份頭骨。

準確掌握訊號 翻成語言
科學家利用這些電極在電腦中記錄患者重複閱讀10個字詞時的大腦訊號,這10個字詞包括是、不是、熱、冷、餓、渴、嗨、再見、多多少少等,在癱瘓患者與外界溝通時,很可能派上用場。
科學家再要求患者向電腦重複讀出這些字,結果發現,電腦能準確掌握與每個字相關的大腦訊號,正確率約在76%至90%之間。電腦是透過接收患者說話時的腦波來解讀內容,並未使用任何聲音辨識軟體。
葛瑞格教授及研究團隊認為,思考一個字,而非把字說出來,應會產生與說出這個字相同的腦部訊號,因此科學家很快就能研發出一種腦波翻譯裝置及語音處理器,把你腦中所想的字唸出來。更重要的是,癱瘓患者的腦部通常並未受損,可以產生與一般人一樣的腦部訊號,不過他們因受傷而無法把這些訊號傳達至肌肉。
研究人員表示,實驗使用的方法,仍有待改進,研究所使用的字彙,也必須再增加,不過,幾年後就有可能對受困於「閉鎖症候群」(lock-in syndrome)而無法說話的癱瘓者進行臨床實驗。
葛瑞格教授還說,因中風、疾病或受傷而癱瘓者,都可受惠於這種能把思想用電腦語音處理器翻譯成語言的無線裝置,讓癱瘓患者可以自由說話,不必再透過眨眼或輕微移動手掌、再由旁人從字卡上選字這種困難費時的方式表達意見,即使患者只能使用30、40個字彙,也能大幅改善其生活品質。
這項研究已出版於「神經工程學」期刊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