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BMI>35或<15 死亡風險高

BMI>35或<15 死亡風險高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台灣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研究計畫主持人陳垣崇院士與沈志陽研究員參與的「亞洲生物資料庫聯盟」研究團隊日前發現,東亞種族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與死亡風險之間呈現U型趨勢,BMI值高於三十五‧○或低於十五‧○者,其死亡風險皆較高。

該研究發現在東亞地區,包含華人、日本人及韓國人,BMI與死亡風險之間呈現U型趨勢,BMI為體重/身高(公尺)平方,最低死亡風險是BMI介於二十二‧六~二十七‧五;若以BMI介於二十二‧六~二十五當成比較基準,當BMI大於三十五,死亡風險會增加一‧五倍;當BMI小於十五,死亡風險則會增加二‧八倍。若針對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其它病因的死亡風險做個別分析,則U型趨勢一樣如此呈現。

當前許多研究都在探討體位指數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然而這類研究幾乎都以歐美人口為基礎。該篇研究乃利用亞洲地區十九個世代來進行研究,合計超過一百萬人進行長期的追蹤分析,屬當前世界少有之大規模研究。因此所發現的結果對東亞地區的國民健康與公共衛生工作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中研院院過去五年持續推動台灣生物資料庫計畫的目的,即在於協助台灣生醫研究之進步,並透過國際合作站上世界舞台,更期待能為台灣民眾之健康福址提供重要的貢獻。

「台周灣生物資料庫」係由行政院衛生署委託中央研究院生醫,所執行之長期追蹤台灣民眾常見慢性疾病的大型研究計畫。此次與ACC國際研究團隊所發現的結果,能夠於世界專業影響力最高期刊發表,顯示在當前學術領域中,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這篇由七國四十四位學者長期追蹤BMI與死亡風險的研究成果,已於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台灣由本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陳建仁院士、游山林博士以及生醫所潘文涵研究員提供協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