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康熙之排序兒子略談

康熙之排序兒子略談

1) 顯祖宣皇帝本支為宗室,系金黃帶。
    旁支的為覺羅,系紅帶。
    沒封位者,系紫帶。

2) 宗室封爵分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

    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
    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3) 嫡子受封者二等:世子,長子。福晉、夫人之號,各視夫爵以為差。


4) 和碩、固山和多羅為滿語,漢語分別譯為(和碩)一方、(固山)旗或美、(多羅)一角。

5) 清代還有「鐵帽子王」的說法,即清初開國的睿親王、禮親王、鄭親王、豫親王、
     肅親王、庄親王、順承親王、克勤郡王,諸王爵號世襲罔替。
     雍正年間增加了怡親王,同治年間增加了恭親王,光緒年間也增加了醇親王和慶親王,總共十二人。
     除了「鐵帽子王」外,一般的王爵都是「世降一等」,即父親如是親王,繼承的兒子便是郡王,
     孫子就是貝勒,直至到奉恩將軍。到子孫二十歲時,由有關方面請封。


==============================================

【聖祖第一子 -- 固山貝子品級允禔】
康熙二十九年,合同裕親王福全御噶爾丹。
康熙三十五年,合同康熙征噶爾丹。
康熙三十七年,冊封直郡王。
康熙三十九年,上巡視永定河堤,鳩工疏濬,命允禔總之。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被廢,允禔奏曰:「允礽所行卑鄙,失人心。術士張明德嘗相允異必大貴。
                        如誅允礽,不必出皇父手。」康熙大怒,詔斥允禔兇頑愚昧,並戒諸皇子勿縱屬下人生事。
                        同年,允禔被揭發用魘鎮危害廢太子,事發,康熙奪其爵,幽於第府。
雍正 十二 年,病逝,雍正命以固山貝子禮殯葬。

【聖祖第二子 -- 理密親王允礽】
康熙 十四 年,康熙以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命立為皇太子。太子幼年,康熙親教讀書。
康熙 十九 年,傅令大學士張英、李光地為之師,又命大學士熊賜履授以性理諸書。
康熙二十五年,上召江寧巡撫湯斌,以禮部尚書領詹事。太子通滿漢文字,精騎射,從上行幸,賡詠斐然。
康熙三十四年,冊石氏為太子妃。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集諸王大臣諭曰,即日廢允礽,命直郡王允禔監之。皇三子允祉發允礽所居室,得厭勝物十餘事。
                        康熙剛幸南苑行圍,為皇長子允禔魘鎮允礽。即召允礽入見,使居咸安宮。
                        同年,復立允礽為皇太子,妃復為皇太子妃。
康熙五十一年,復廢太子,禁錮咸安宮。康熙不再立太子,雖有太子儀仗,但終清世也沒用上,因從不立太子。
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允礽長子為理郡王。
雍正  元     年,將移允礽祁縣鄭家莊往居之。
雍正  二     年,病逝,追謚「密」。

【聖祖第三子 -- 誠隱郡王允祉】
康熙二十九年,偕皇太子訪古魯富爾堅嘉渾噶山行宮,上命先還。
康熙三十二年,闕裡孔廟成,命偕胤禛往祭。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親征,允祉領鑲紅旗大營。
康熙三十七年,冊封誠郡王。
康熙三十八年,敏妃之喪未百日,允祉即除喪服,坐降貝勒,王府長史以下譴黜有差。
康熙四十六年,迎康熙幸其邸園,侍宴。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既廢,康熙以允祉與太子素來親睦,召問太子情狀。同年,進封誠親王。
康熙五十九年,封其子弘晟為世子。
康熙 六十 年,上命弘晟偕胤禛、允祹祭盛京三陵。
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命允祉守護景陵。
雍正  二  年,弘晟犯事,削世子,為閒散宗室。
雍正  八  年,復進封親王。同年,怡親王之喪,允祉抵達拜祭,可並沒悲容。莊親王允祿等彈劾。
                     雍正命奪爵,軟禁於景山永安亭,家屬與偕,弘晟仍禁宗人府。
雍正  十  年,病逝。源用郡王例殯葬。
乾隆  二  年,追謚「隱」。

【聖祖第四子 -- 世宗胤禛】
康熙三十七年,冊封貝勒。
康熙四十八年,進封雍親王。
康熙六十一年,承繼皇位,國號「雍正」。

【聖祖第五子 -- 恆溫親王允祺】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出征討伐噶爾丹,命允祺領正黃旗大營。
康熙四十八年,冊封為恆親王。
康熙五十八年,封其子弘升為世子。
雍正  五  年,弘升犯事,被削去世子。
雍正  十  年,允祺病逝,追謚「溫」。

【聖祖第七子 -- 淳度親王允祐】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出征討伐噶爾丹,命允祐領鑲黃旗大營。
康熙三十七年,冊封為貝勒。
康熙四十八年,冊封淳郡王。
康熙五十七年,正藍旗滿洲都統延信征西陲,命允祐管正藍三旗事務。
雍正  元  年,再進封為淳親王,
雍正  八  年,允祐病逝,追謚「度」。詔褒其安分守己,敬順小心。覆命與誠親王允祉並書景陵碑額,兩王皆精於書法。

【聖祖第八子 -- 廉親王允(示異)】
康熙三十七年,冊封貝勒。
康熙四十七年,署內務府總管事。同年,太子允礽被廢,允異謀代立。
                        翌日,康熙召諸皇子入,諭曰:「當廢允礽時,朕即諭諸皇子有鑽營為皇太子者,
                        即國之賊,法所不容。允異柔奸性成,妄蓄大志,黨羽相結,謀害允礽。今其事
                        皆敗露,即鎖系,交議政處審理。」允題出言為允異營救,康熙大怒,出佩刀將
                        誅允題。允祺跪抱勸止,諸皇子同勸,康熙怒氣稍減,仍諭諸皇子、議政大臣等
                        毋寬允異罪。允異被奪貝勒,為閒散宗室。
                        同年,召允異入見,並召太子居咸安宮。
                        翌日,康熙命諸大臣於諸皇子中舉可為太子者,阿靈阿等私示意諸大臣舉允異。康熙即曰:「允異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賤,宜別舉。」
                        康熙釋放允礽,亦復封允異為貝勒。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召諸大臣,問倡舉允異為太子者,諸臣不敢質言。上以大學士馬齊先言眾欲舉允異,因譴馬齊,不復深詰。尋復立允礽為太子。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情漸重,召允異及諸皇子允祉、允祐、允唐、允示我、允祹、允祥同受末命。
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命允異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籓院尚書。
雍正  元  年,命辦理工部事務。
雍正  三  年,服喪期滿。以允異任總理事務,挾私懷詐,有罪無功,不予議敘。
雍正  四  年,雍正於西暖閣,召諸王大臣說允異罪狀,革去允異黃帶子,以儆兇邪,並命逐其福晉還外家。諸王大臣請誅允異,雍正不許。
                     雍正削其王爵、撤出玉碟,交宗人府圈禁高牆。並改名為「阿其那」,漢語曰「狗」,其子弘旺改名為「菩薩保」。
                     同年,暴斃於幽所。諸王大臣請戮屍,雍正不許。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在諭旨中曰:「聖祖第八子允異,第九子允唐結黨妄行,罪皆自取。
                        皇考僅令削籍更名,以示愧辱。就兩人心術而論,覬覦窺竊,誠所不免,危及皇考紹登大寶。
                        皇考晚年屢向朕諭及,愀然不樂,怨尤誹謗,亦情事所有,特未有顯然悖逆之之,若將有待。
                        朕今臨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後世子孫無敢言者。允異、允唐仍復原名,收
                       入玉牒,子孫一並收入。此實仰體皇考仁心,申未竟之緒,想在天之靈亦當愉慰也。」

【聖祖第九子 -- 貝子允(示唐)】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重責允異出言攻勢允題,允唐上摺保奏,惹怒康熙。
康熙四十八年,冊封貝子。同年,前往翁牛特送和碩慍恪公主之喪。
雍正  三  年,雍正以允唐傲慢、無人臣禮,手詔深責之。並牽連允異、允我、允題私結黨援等事。同時被削籍,雍正賜名為「塞思黑」,漢語譯為「豬」。
雍正  四  年,允唐因腹疾逝於西寧幽所。
乾隆四十三年,回復其名,重新繫止黃帶,收入玉碟﹗

【聖祖第十子 -- 輔國公允(示我)】
康熙四十八年,冊封敦郡王。
康熙五十七年,命辦理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允我與允唐、允題皆黨附允異,為雍正所嚴惡。
雍正  元  年,雍正命允我將靈龕還送喀爾喀。
                     可是允我稱抱病不能前行,並在疏文內連書「雍正新君」。雍正知後,斥為不敬。同年,削除其爵號,從張家口中逮番京城拘禁。
乾隆  二  年,乾隆將其釋放,並從新封為輔國公。
乾隆  六  年,病逝後,用上貝子祭禮。

【聖祖第十二子 -- 履懿親王允祹】
康熙四十八年,冊封貝子。
康熙五十六年,孝惠章皇后病逝,康熙命其負責內務府總管事務。
康熙六十  年,康熙登極六十年,突派允祹祭告盛京三陵。
康熙六十一年,授鑲黃旗滿洲都統。
雍正  元  年,冊封履郡王。
雍正  二  年,宗人府彈劾允祹治事不敬謹,雍正將其降為固山貝子。同年,因聖祖配享儀注及封妃金冊遺漏舛錯,再為降鎮國公。
雍正  八  年,復封履郡王。
乾隆  元  年,復封履親王。
乾隆二十八年,病逝,追謚「懿」。

【聖祖第十三子 -- 怡賢親王胤祥】
康熙三十七年,跟著康熙謁陵,以後每次出巡,也會隨行。
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
雍正  元  年,命總理戶部。
雍正  三  年,服喪期滿。以王總理事務謹慎忠誠,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胤祥自己賜給家中任何一子。
雍正  四  年,雍正賜御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榜。
雍正   七  年,命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同年,胤祥染病。
雍正   八  年,病入膏肓,雍正親臨看病,可惜抵達時,胤祥已病逝。雍正極悲慟,輟朝三日。
                      同年,復其名上一字為「胤」,配享太廟,追謚「賢」。碑中以「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加於謚上。

【聖祖第十四子 -- 恂勤郡王允(示題)】
康熙四十八年,進封貝子。
康熙 五十 年,康熙出巡,一同隨行。
康熙五十七年,命為撫遠大將軍,討策阿喇布坦。
康熙六十一年,回京還軍。
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允題到京,命留景陵待大祭。
雍正  元  年,雍正所下的諭旨中曰:「允禎無知狂悖,氣傲心高,朕望其改悔,以便加恩。今恐其不能改,不及恩施,特進為郡王,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
雍正  三  年,宗人府彈劾允題前為大將軍,苦累兵丁,侵擾地方,糜費軍帑,請降授鎮國公,雍正只將其降貝子。
雍正  四  年,諸王大臣彈劾,請正國法。 雍正削其封號,軟禁在景陵中。
雍正 十三 年,乾隆即位,將允題釋放。
乾隆  二  年,復封輔國公。
乾隆 十二 年,復進貝勒。
乾隆 十三 年,復進恂郡王。
乾隆 二十 年,病逝,追謚「勤」。

【聖祖第十五子 -- 愉恪郡王允禺】
康熙三十九年,康熙每次出巡,也會隨行。
雍正  四  年,冊封貝勒。同年,雍正命其守景陵。
雍正  八  年,冊封愉郡王。
雍正  九  年,病逝,追謚「恪」。

【聖祖第十七子 -- 果毅親王允禮】
康熙四十四年,康熙每次出巡,也會隨行。
雍正  元  年,冊封果郡王,管理籓院事。
雍正  三  年,雍正所下的諭旨中曰:「果郡王實心為國,操守清廉,宜給親王俸,護之,班在順承郡王上。」
雍正  六  年,進封果親王。
雍正  七  年,管理工部事。
雍正  八  年,命總理戶部三庫。
雍正 十一 年,授宗令,管戶部。
雍正 十二 年,命赴泰陵,送達賴喇嘛還西藏,循途巡閱諸省駐防及綠營兵。
雍正 十三 年,還京師,命辦理苗疆事務。同年,雍正的病越見嚴峻,受遺詔輔政。
雍正 十三 年,乾隆即位,解宗令,管刑部。尋賜親王雙俸,免宴見叩拜。
                       允禮體弱,乾隆特准家中治事,數天才進需進宮一次。
乾隆  元  年,犯事,罷雙俸。
乾隆  三  年,病入膏肓,乾隆命和親王弘晝親視。同年,病逝。乾隆即日親臨喪禮,追謚「毅」。
                     因終年無子,莊親王允祿將其六子弘適過於允禮為子嗣。

【聖祖第二十子 -- 簡靖貝勒允禕】
康熙五十五年,康熙每次出巡,也會隨行。
雍正  四  年,冊封貝子。
雍正  八  年,進封貝勒。
雍正 十二 年,雍正命允褘前往祭陵。可是其稱病不行,即為降輔國公。
雍正 十三 年,乾隆即位,復封貝勒,守護泰陵。
乾隆 二十 年,卒,追謚「靖」。其子弘閏,承繼為貝子。子孫循例遞降,以不入八分鎮國公世襲。

【聖祖第二十一子 -- 慎靖郡王允禧】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每次出巡,也會隨行。
雍正  八  年,冊封貝子。同年,雍正稱其立志向上,再進貝勒。
雍正 十三 年,乾隆即位,再進慎郡王。允禧的詩詞清秀,特別擅長繪畫,畫中自名紫瓊道人。
乾隆二十三年,病逝,追謚「靖」。

【聖祖第二十二子 --恭勤貝勒允祜】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每次出巡,也會隨行。
雍正  八  年,冊封貝子。
雍正 十二 年,再進貝勒。
乾隆  八  年,卒,追謚「勤」。

【聖祖第二十三子 -- 郡王品級誠貝勒允祁】
雍正  八  年,冊封鎮國公。
雍正 十三 年,乾隆即位,再進貝勒。可惜往後常犯事,曾再降為鎮國公。
乾隆四十五年,復封貝子。
乾隆四十七年,復進貝勒。
乾隆四十九年,加上郡王銜。
乾隆 五十 年,卒,追謚「誠」。

【聖祖第二十四子 -- 諴恪親王允祕】
雍正 十一 年,雍正所下的諭旨中道:「朕的幼弟允祕,秉心忠厚,賦性和平,素為皇考所鍾愛。數年以來,在宮中讀書,
                       學識亦漸增長,朕心嘉悅,封為諴親王。
乾隆三十八年,病逝,追謚「恪」。其長子弘暢,承襲為郡王,於乾隆六十年卒,追謚「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