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近視雷射 白內障術前應先向醫師說明
文章來源 中廣新聞網
白內障透過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方式,不過醫師提醒曾經接受近視雷射手術的民眾,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前應該要主動告訴醫師,好讓醫師在計算人工水晶體時進行度數調整,避免術後出現極大誤差。(李明朝報導)
白內障好發在中老人身上,幾乎中老年人都會遇到,根據署立桃園醫院眼科王主任表示,白內障是一種老化現象,每一個人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尤其高度近視的民眾,白內障會來得比較早,手術是目前唯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式。
高度近視民眾,可能罹患白內障時間早一些,如果早年曾經動過近視雷射手術的民眾,面對接受白內障手術,一定要事先跟醫師說明,以免術後產生極大差異,王主任指出,主要是曾經接受近視雷射手術民眾,在計算人工水晶體會有所不同,可以避免術後出現太大誤差。
以下文章再和大家分享
白內障手術的成功與否端視醫師操刀的技術/摘自 哈佛眼科
白內障的手術可分為:傳統的囊內摘除(ICCE)、囊外摘除(ECCE)與超音波乳化術三種,其中又以超音波乳化術最被廣泛運用在白內障手術上。
不管是傳統的囊內扣除手術或囊外扣除手術,過程都是將渾濁的水晶體摘除,再植入人工水晶體。不同的是,傳統手術的傷口較大,而最新的超音波乳化術,則是將超音波乳化器伸入水晶體,一邊把晶體物質乳化,一邊吸出,最後再置入摺疊式人工水晶體,傷口較傳統手術小而且可不必縫合,復原速度也因而較快。
不過,若是動手術的是高度近視的族群,在做水晶體度數測量時可能比較容易發生誤差,開刀前,醫師必須與患者做一些必要的溝通,以免開刀結果與患者的期望不一樣。若是真的手術後有所誤差,有些人仍會重新再動一次手術,或疊放不同度數的水晶體上去。因此若是醫師的專業手術技巧不夠成熟的話,建議直接置換掉會比較好。
除了手術方式不一樣外,人工水晶體的材質也有所不同。傳統的人工水晶體PMMA,材質較硬,因此會造成手術傷口較大,而新的壓克力或矽膠材質的人工水晶體,質地柔軟,可折疊後再用水晶體注入器植入,傷口遠比傳統硬式人工水晶體小。
失敗的白內障手術
按現代醫療技術發展,白內障已經是十分安全與成熟的手術,成功率更達95%。只是在白內障的手術,仍須端視操刀醫師的技術。以我的經驗,在我診間,三不五時仍會接到白內障手術失敗,必須重開手術;或是手術後產生併發症而需要醫治的個案。
像我就曾經在飛碟電臺《名醫On Call》的節目裡,接到一位44歲的趙先生來電詢問在動白內障手術三週後,眼睛腫脹,而且一睜開眼睛就會流淚,總感覺眼前佈滿水氣,看東西總是花花霧霧的情況。
接到趙先生的電話,我十分地擔心,並且請他儘快再前往大醫院或專業的眼科中心進行眼壓、角膜與透明度等詳細的檢查。我很擔心,是否在白內障手術的過程裡,已經嚴重地傷害到他的角膜的內皮細胞。
以趙先生來說,剛開完白內障手術的前幾天,因為眼壓不正常,造成眼睛產生水腫的情況,是正常的。但是,趙先生眼睛水腫的情況,持續了三週,就要擔心醫師是否在動刀的過程裡,傷到了角膜的內皮細胞,當角膜的內皮細胞受傷、或脫落,就會造成眼睛排水的功能喪失,而使得眼睛(角膜內)持續發生水腫的情況。
白內障手術過程中,如果傷到的是角膜的表皮細胞,表皮細胞一到兩週就會自動復原,很快會長好;但如果傷到的是內皮細胞,就要趕快處理,因為內皮細胞是不會再生長的細胞,因此如果內皮細胞只是脫落的話,還可以將其復位,使其再發揮排水的功能,但如果嚴重損傷內皮細胞,角膜持續水腫,角膜的功能就會喪失掉,而且不可能恢復。
因此,白內障手術後,除要配合醫師進行複診外,大家還要注意的是術後復原的情況,一發現有任何的異常,要儘快地再請專業醫師找出問題,對症下藥,並趕快進行正確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