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全長4880公里,橫跨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六大國,是世界上第六大河流;因流域廣闊,當中穿越許多人煙稀少的地區,許多從不為世人所見的物種也出沒於此,是重要的生物學重點地區。
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日前特別挑選了六大新物種以揭露神秘的湄公河流域,其中包括無牙蛇、蟋蟀蛙、鼻孔分離的蝙蝠以及禿頭鳥。
禿頭鳥
禿頭鳥的學名為Pycnonotus hualon,腦袋上幾乎沒有一根羽毛,叫聲與眾不同,由一系列短促的嘯叫聲構成;目前是亞洲唯一一種已知的禿頭鳴鳥,它是在寮國崎嶇的石灰岩山峰森林中發現的,而牠們的棲息地已受到寮國的法律保護。
吸石魚
吸石魚為鯰魚的一種,學名為genus Oreoglanis,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報告中提到的26種湄公河新魚類種群中的一員。吸石魚是在泰國湍急的多岩溪流中發現的,主要特徵為大而尖的牙齒以及下唇的V形凹口。吸石魚的魚鰭比一般魚類大,形成一個類似吸盤的結構,能夠在暴雨來襲時黏在石頭上,相當有趣。
野香蕉
在湄公河流域發現的新物種並非都是動物,植物也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德宏的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發現學名為Musa chunii的野香蕉,色彩相當特別,葉子為鮮豔的紫紅色
目前,湄公河地區因氣候變遷導致當地洪水、乾旱相當頻繁。在當前這個時代,還能夠以如此速度發現新物種令專家感到相當訝異,保育人員表示,這些新物種提醒大眾湄公河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各國政府需要投入更多資金以保護珍貴的生態系統。
無牙蛇
無牙蛇的學名為Coluberoelaps nguyenvansangi,屬於全新的物種。這種小型掘地蛇身體瘦長,兩側呈深藍色,脊骨有一條不同顏色的窄帶,最大特徵就是沒有毒牙和毒液;無牙蛇是在越南南部林同省發現的,據稱以蚯蚓、小蜥蜴和魚類為食,有時甚至會互相殘殺。
鼻孔分離蝙蝠
學名為Murina eleryi的鼻孔分離蝙蝠,是在越南北部的森林發現的。2009年,東南亞大湄公河流域共發現145種新物種,鼻孔分離的蝙蝠便是其中一種,看起來頗有喜感。
蟋蟀蛙
學名為Leptolalax applebyi的蟋蟀蛙在越南廣南省發現,目前正遭遇「身份危機」,因為牠雖然是蛙類,但叫聲卻如同蟋蟀。小小且全身佈滿白斑點的蟋蟀蛙相當罕見,都是在高海拔森林地區多岩溪流的上游發現的。
蟋蟀蛙
學名為Leptolalax applebyi的蟋蟀蛙在越南廣南省發現,目前正遭遇「身份危機」,因為牠雖然是蛙類,但叫聲卻如同蟋蟀。小小且全身佈滿白斑點的蟋蟀蛙相當罕見,都是在高海拔森林地區多岩溪流的上游發現的。
迷濛的Dawna,丹那沙林山在泰緬邊境的部分地區和大湄公河家一些新的植物和動物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中強調。
在最近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在Nahoya,日本,世界自然基金會呼籲各國政府集中財力,幫助保護該地區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對未來的氣候變化。
該區域已經經歷更多的極端氣候變暖和洪水,乾旱和暴風雨,結果是否轉移模式。
“生物多樣性的分佈並不均勻遍布全球。 這些新物種是非常及時地提醒了大湄公河次區域生物多樣性,“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查普曼說。
需要一個更大的分配資金來確保這些寶貴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