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減副作用 新配方糖尿藥

減副作用 新配方糖尿藥

據國際糖尿聯盟資料顯示,每一百名港人有十三人患有糖尿病    ,全球每年更有接近四百萬人死於此症。都市人高脂、高鈉及高糖飲食習慣,加上缺乏運動,直接提升糖尿病發病年齡,控制病情不善更可引發致命併發症。最近有新藥上市,可減傳統藥物引致低血糖副作用的風險。

  日趨年輕化

  糖尿病分為一型及二型,當中以二型糖尿病最為常見,佔全港糖尿病個案九成以上。威爾斯親王醫院    糖尿及內分泌科主管周振中(右圖)醫生指,二型糖尿本質為慢性衰退疾病,六十五歲以上約有四分一人為患者,但隨青少年肥胖問題日益嚴重,港人生活習慣愈來愈不健康,發病年齡亦相應提早。有別以往,二型較一型糖尿病更常見於年輕人身上。

  改變生活習慣

  一型糖尿病成因大概與遺傳及過濾性病毒感染有關,且發病較急,病者隨時因缺乏胰島素    以致有生命危險,故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較常於二十歲前病發。至於二型糖尿發病較慢,發病率隨年齡上升而增加,而肥胖、基因、生活習慣及壓力等,皆可影響發病機會及病情,有家族病史者患病機率較普通人高幾倍。不過,周醫生亦指, 遺傳基因強弱可影響發病率,但後天環境影響亦甚大,「歐洲、美國    及內地有大型臨床研究發現,二型糖尿病前期人士透過改變生活習慣,有效減低五至六成發病率。」

  致命併發症

  周醫生說︰「糖尿病的特徵是長期血糖(葡萄糖)水平升高,引致血糖上升的原因可包括胰島素抵抗性、胰島細胞功能出現紊亂,以及肝臟輸出葡萄糖水平升高。而一型糖尿病者通常不能產生胰島素,二型患者則產生胰島素不足或不能適當應用。」兩類型患者都會因血糖水平長期升高而致組織損傷,特別是血管和神經損傷,容易引起併發症,例如視力受損、神經受損、腎衰竭    、心臟病    及中風    等。隨年齡增長,胰臟B細胞功能衰退,出現併發症機會亦會增加。

  終身慢性病

  二型糖尿屬於終身慢性病,患者除須長期服用藥物控制病情,同時要控制飲食及多做運動,防止病情惡化。運用藥物治療主要目的是控制血糖水平,大部分二型糖尿病者需要藉多種藥物聯合治療來控制病情。周醫生指,因應不同情況,有機會要服食藥物或接受胰島素注射,又或合併使用。「現時約有五至六種口服降糖藥,針對患者不同病情來處方,例如胰島素抵抗性、胰島素分泌,以及控制造糖機能出毛病等不同的致病原因。」

  舊藥可致低血糖

  周醫生續指,治療二型糖尿藥物如二甲雙胍、磺胺尿類等均屬於一線藥物,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但磺胺尿類藥物,則可引致低血糖反應及體重上升等副作用。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劑是一種用來治療二型糖尿的新口服藥物,透過增強人體腸促胰島素系統來降低血糖,「進食後身體會自動產生腸促胰島素,調節葡萄糖水平,但體內的DPP-4同時會迅速分解進食後釋放的腸促胰島素。新藥通過抑制DPP-4,將腸促胰島素維持於較高水平,有助促進胰臟B細胞在有需要時釋放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水平。」

  相較磺胺尿類藥物,新藥產生低血糖反應的機會較低,亦不易引致體重上升。不過,他亦表示,大部分治療二型糖尿藥物如二甲雙胍已經過數十年研究發展,但新藥臨床研究時間則較短,其長遠安全性仍為未知之數。

  ■一型糖尿病者多要終身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

  ■DPP-4抑制劑價格較傳統二型糖尿病藥物昂貴。

  ■二型糖尿病者應多做運動及控制飲食,防止病情惡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