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在二千五百年以前(西元前五五一年~四七九年),生於魯國(今山東曲阜),他的祖先是宋國的貴族,可是他三歲喪父,由母親撫養,在一個貧苦而平凡的家庭中長大,成年時曾經做過管理倉穀、牛羊的記帳員。

  學不厭、教不倦,使孔子成為中國的「大成至聖先師」。他主張「有教無類」,學生多至三千人,從「論語」書上看來,他教導學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經問題的解答,以及人與人相處所必備條件的闡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於身則身修,用之於家則家齊,用之於國則國治,用之於天下則天下平。

  孔子生在春秋時代的大變局中,王室既衰,禮崩樂壞,諸侯力征,百姓困苦。他要復興周代文化,志切行道,雖曾一度為魯國司寇,三月而教化行,惜未能卒用。於是周遊列國,凡十四年終不得行其志。晚年乃歸魯國,將古代文獻做一番整理工夫,於是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這些就是流傳後世的六經。孔子學說的重點,大都在於六經,有「論語」、「孝經」、「大學」、「中庸」。

  孔子致力教育,學不厭,教不倦,主張有教無類。四方來魯受教者日眾,史稱有弟子三千人,身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者七十二人。孔子一生學說主張孝悌忠信,仁民愛物,崇尚禮樂,以世界大同為其政治理想。

  孔子五十一歲始為官,後攝行魯相,三月魯國大治。齊懼魯富強,選美色歌舞女子贈魯君,遂使沈迷酒色,政事荒廢。孔子見國事不可為,罷官離魯,周遊列國凡十有四年,未能一展抱負,深感君臣遇合之難,大道之不可行,決然返魯,潛心於春秋、詩、書、禮、樂之修正,仍教育弟子,至七十三歲逝世。

  孔子歿,弟子心喪三年,廬於墓旁者百餘室,因名其地為「孔里」,並各植樹一棵,又名「孔林」。孔子後裔承繼其儒學,為名相、博士、大儒,孔德成先生為其七十七世孫,孔子人格偉大,至公無我,是教育家、哲學家、亦是政治家。

  他的學生分散各國遊說諸候,宣揚孔子學說,到了戰國時代,孟子更發揚而光大之,遂奠定儒家學說的理論基礎,亦奠定了中華文化的雄厚根基。自西漢以迄今日,二千餘年間,每次大亂之後,撥亂反正,重建新秩序,多為信奉孔子儒道之人。中華民國政府規定以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的孔子誕辰為全國教師節,以表示尊崇孔子之意。

  孔子學說博大精深,不僅在中國成為二千五百年中華文化的礎石,即在國外,亦發生宏遠的影響。鄰近中國的日本、韓國、越南等無論矣,其在西方,對於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及近代民主政治的影響,都很顯著。而在值此人慾橫流之際,孔子的王道文化,實為救世的良方。在中國為「萬世師表」的孔子,終將成為世界人類的師表。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