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NASA太空梭

NASA太空梭

從32年前第一次升空到2011年7月8日最後一次發射,NASA的太空梭項目經歷了歡欣鼓舞和讓人心碎的悲傷時刻。該項目共經歷了135次發射,把超過350名宇航員和上千噸物資與裝備送到低地軌道。

在整個項目中有14名太空人獻身。發射任務總是伴隨著風險,工程是複雜的,危險是極端的。

每架航天飛機都以探索新世界的海軍名艦來命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根據NASA軌道載具編​​號系統制定的載具編號。1969~1972年的“阿波羅”登月任務中也曾用過三艘海軍名艦的名字:“阿波羅”11指令艙“哥倫比亞”號,“阿波羅”15指令艙“奮進”號,“阿波羅”17登月艙“挑戰者”號。

在我們期待下一階段人類太空飛行時也要回顧一下過去幾十年來航天飛機的發展和任務吧。  


1981年4月12日“哥倫比亞”號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這是太空梭的首次軌道飛行,任務編號STS-1,機長是約翰·楊,飛行員是羅伯特·克里平


太空梭照片合集,從左到右:“哥倫比亞”、“挑戰者”、“發現”、“亞特蘭蒂斯”、“奮進”號


1972年4月15日,蘇聯詩人葉夫根尼·葉甫圖申科(左)在參觀“阿波羅”16號發射期間在聽肯尼迪航天中心主任庫爾特·德布斯博士講解太空梭項目。前景是太空梭和火箭助推器方案之一


太空梭機翼結構模型之一,攝於1975年3月28日


1975年11月6日,太空梭和波音747的組合體模型在NASA的7 X 10(英尺,下同)風洞中進行測試


1976年9月17日,美國第一架太空梭企業號在加州帕姆代爾的首秀儀式上,電視連續劇《星際爭霸戰》的明星們也受邀出席,從左到右是:倫納德·尼莫伊,喬治·竹井,德福雷斯特·凱利和詹姆斯·杜漢


1977年2月1日拍攝的太空梭液氫燃料箱內部,長度47米,直徑超過8.23米。這個外部燃料箱是太空梭最大的部件,是整個太空梭系統的支柱,也是唯一不能重複使用的部件


1977年2月15日,一名技師正在NASA 10 X 10風洞中為航天飛機模型的尾部安裝傳感器


1978年10月19日,被稱為“開路者號”的太空梭全尺寸模型正在佛羅里達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被固定在吊裝設備上進行匹配測試。這個模型是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製造的,尺寸、重量和重心與真太空梭一樣


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NASA德萊頓飛行研究中心負責實施太空梭的滑翔試飛。1977年1月1日在5次滑翔試飛中的第二次,“企業號”號原型機在羅傑斯干湖上空與波音747分離後開始滑翔。“企業號”號的主發動機區域被巨大的尾椎蓋住以理順尾部湍流,在最後兩次試飛中尾椎被拆除以精確表現進場和著陸特性


1980年11月29日“哥倫比亞”號抵達39A發射複合體準備執行STS-1任務


1980年10月10日甘迺迪航天中心,在NASA軌道載具102號——即“哥倫比亞”號中向貨艙方向看去, 太空人約翰·楊和羅伯特·克里平正在溫習一些試飛中要用到的操作程序


1981年4月,在約翰遜太空中心任務控制中心的任務操作控制室(MOCR)中,飛行主任查爾斯·劉易斯(左)正在研究控制台的顯示器上的圖表


1981年4月12日,自1975年以來NASA的首次載人太空梭飛行任務中,“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完成了成功的發射階段後繼續爬升並拋掉了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搭載的 太空人是約翰·楊和羅伯特·克里平


1981年4月14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完成首次軌道飛行任務後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羅傑斯干湖著陸。技術人員把太空梭拖回NASA德萊頓飛行研究中心進行飛行後處理,然後駝在波音747的機背上運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


1981年11月25日,NASA的波音747駝載“哥倫比亞”號從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起飛


1986年1月12日第24次NASA太空梭發射任務中,“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進行夜間發射


1983年6月25日,STS-7任務專家太空人薩利·萊德正坐在“挑戰者”號太空梭飛行甲板的飛行員座椅上監控控制面板,浮在她面前的是一個飛行程序筆記本


1985年2月1日“企業號”太空梭正穿過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的一個山坡,兩側的山體已根據翼展進行了清除。太空梭正被一輛特別設計的76輪拖車運往6號發射複合體


1985年2月1日,鳥瞰6號發射複合體上的“企業號”號太空梭,該機正在準備啟動檢查以驗證范登堡空軍基地的發射程序


完成第26次太空運輸系統任務後的“發現”號太空梭降落在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


1985年9月13日德州休斯敦約翰遜太空中心,克里斯塔·麥考利夫正坐在太空梭模擬器飛行甲板的機長座椅上進行體驗。麥考利夫已入選1986年1月的“挑戰者”號太空任務


1986年1月27日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命運多舛的“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發射前,39-B發射台上的設備已經結冰


1986年1月28日,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貴賓區的觀眾在觀看“挑戰者”號太空梭從39-B發射台上升空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從甘迺迪太空中心升空73秒後爆炸。搭載包括第一位太空教師在內的七名機組的太空梭被摧毀,所有乘員遇難


1986年1月28日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太空中心,觀眾親眼目睹“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後的反應


準備實施STS-35飛行任務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左)正從“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旁經過前往39A發射台。“亞特蘭提斯”正在準備STS-38任務,從39A發射台撤回後正停在裝配大樓3號隔間前修理液氫管道


2001年12月5日“奮進”號太空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時,佛羅里達州空軍國民警衛隊第125戰鬥機聯隊的F-15C“鷹”正在進行執行巡邏任務


1995年6月29日“亞特蘭提斯”號航天飛機執行STS-71任務期間,從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上用廣角鏡頭拍攝的照片


1994年1月8日登上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的太空人瓦列裡·V·波利亞科夫,在“發現”號太空梭對接操作時從舷窗向外觀察


1984年2月12日任務專家布魯斯·麥坎德利斯II世離開“挑戰者”號太空梭進行太空漫步,距離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太空飛行


1993年12月22日修改後的太空梭主發動機在亞拉巴馬州亨茨維爾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技術試驗台架上靜態點火測試


1997年2月16日STS-82任務專家太空人約瑟夫·坦納進行艙外作業,他的艙外活動(EVA)夥伴太空人格雷戈里·哈伯用35mm相機拍下了約瑟夫·坦納和背後的地球曲線,以及太陽的輻射效果。這是為維修“哈伯”太空望遠鏡兩人進行的第二次太空行走,也是STS-82任務5次太空行走中的第4次


1998年12月6日國際空間站頭兩個艙室對接。靠近“奮進”號太空梭的是俄羅斯製造的“曙光”號功能貨艙,前景中是美國製造的節點1,也被稱為“統一”號


1991年4月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科威特沙漠中燃燒的油井中冒出黑煙,STS-37任務中“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的太空人在地球軌道上觀察到這一幕。伊拉克軍隊從被佔領國撤出時放火焚燒了該地區的油井


2011年6月1日“奮進”號太空梭(STS-134)最終降落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太空中心的太空梭著陸場(SLF)上


2009年7月執行STS-127任務的“奮進”號太空梭在NASA甘迺迪太空中心39A發射台上從煙霧與火光中冉冉升起


2006年9月的STS-115任務中,太空梭的太空人在升空約21分鐘後用手持相機拍到的ET-118外部燃料箱脫落。當時太空梭在地球上空約120公里,速度略微超過27000公里/時


太空梭 的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在約38公里的高空與太空梭和外部燃料箱分離,打開降落傘後落入在佛羅里達州沿岸的大西洋上,然後被船隻回收,運回陸地翻新後重新使用


雖然太空人經常會看到壯觀的地球景象,但這幅照片還是非常獨特,展示了浮現在地球彩色地平線上的“奮進”號太空梭輪廓。2010年2月9日STS-130任務中航天飛機和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操作時第22遠征機組的一位成員拍攝了這張照片。橙色的是對流層,這裡產生我們看到的雲層和所有氣象變化,發白的是平流層,然後是中間層


2001年3月1日NASA“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搭乘一架經過特別改裝的波音747載機從加州帕姆代爾飛到佛羅里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


1975年蘭利風洞模擬太空梭 可能遇到的高溫,以對太空梭 使用的隔熱材料進行測試


2005年4月16日加州帕姆代爾的救援訓練中,兩個“太空人”在消防救援人員準備好撤離滑梯後準備從太空梭模型中滑下


1982年11月30日“挑戰者”號太空梭 穿過濃霧的封鎖前往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台


10月29日,佛羅里達州梅里特島的唐尼·麥克伯尼(左)和克里斯·韋爾奇正趴在滑水板上觀看“發現"號太空梭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執行STS-95任務。這次任務中約翰·格倫重返太空,這是36年來的第一次


1997年2月19日在第二次維修任務後,“哈伯”太空望遠鏡和“發現”號太空梭開始分離


NASA提供的一張照片, 2009年5月12日(星期二)在地面用帶遮陽鏡片的望遠鏡拍攝到“亞特蘭提斯”號在太陽背景中的側影


從NANA視頻中截取的圖像,1996年12月7日機長肯尼斯·柯克洛爾駕駛執行STS-80任務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過程中舷窗上的橙色光芒是因空氣摩擦而在航天飛機表面產生的大氣電離原子


2009年9月11日“發現”號太空梭降落在加州莫哈韋沙漠附近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NASA德萊頓飛行研究中心


加州愛德華茲的埃姆斯-德萊頓飛行研究中心,“奮進”號太空梭被吊裝設備安裝在波音747的背部,馬上就要飛回佛羅里達州肯甘迺迪太空中心


“發現”號太空梭閃著耀眼的光芒衝破黎明前的黑暗,從39A發射台升空開始預期10天的飛行,計劃維修哈伯太空望遠鏡


任務快結束時,“發現”號太空梭的機組人員記錄了新不列顛島東側拉包爾火山爆發第二天的活動。1994年9月19日早晨,直徑6公里的海火山口相對兩側上的兩個火山錐在微弱預警情況下爆發。24小時後“發現”號飛到火山東側時,火山活動已接近高峰


2007年從國際空間站拍攝的“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兩個航天器在地球軌道正在對接


2003年2月1日週六早上,“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任務過程中遭遇災難性事故,碎片從德州的天空劃過,太空梭和七名機組人員全部損失


2003年3月13日“哥倫比亞”重建項目團隊在畫好網格的地板上拼裝越來越多的“哥倫比亞”碎片,試圖重建太空梭來調查STS-107任務中“哥倫比亞”在返回地球時機毀人亡的罪魁禍首


2009年8月4日由於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39A發射台附近的閃電,“發現”號太空梭也減緩了前往發射台的速度。這次執行的是STS-128國際空間站任務


2006年12月12日,STS-116任務專家,太空人小羅布特·L·科爾賓和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太空人克里斯特·富格萊桑在進行計劃中三次艙外活動(EVA)中的第一次,繼續建設國際空間站。背景是紐西蘭


氙氣燈幫助“奮進”號太空梭降落在佛羅里達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這是“奮進”號最後一次降落在太空梭著陸場的第15號跑道上,也是NASA航天飛機項目的第24次夜間著陸


2011年5月28日國際空間站第28遠征機組拍攝的照片,在地球和星空夜景背景下停靠在空間站的“奮進”號太空梭


佛羅里達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STS-133機組人員在模擬發射倒計時後在39A發射台60米高的平台上輕鬆片刻。左起:飛行員埃里克·博埃,任務專家邁克爾·巴勒特,指揮官史蒂夫·林賽,任務專家蒂姆·科波拉,尼科爾·斯托特和阿爾文·德魯


2001年9月8日“亞特蘭提斯”在STS-106任務發射過程中在逆光照射下形成的激波波冷凝錐。這張照片是一個工程用35mm攝影機膠片上被數字化的一幀。雖然激波錐主要是航天飛機前機身產生的,但也可以從固體火箭推進器頭錐、垂尾和機翼後緣看到次要效應


2011年5月23日,第27遠征機組成員保羅·內斯波利在聯盟TMA-20脫離國際空間站後,拍攝的停靠在空間站上的“奮進”號太空梭,此時距地面高度約350公里。這是第一張從俄羅斯“聯盟”號飛船拍攝的太空梭停靠照片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