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元節要普渡,中元普渡有什麼由來

中元節要普渡,中元普渡有什麼由來

中元起源
現在民間所稱的中元節,實際上是來自兩個起源不同的節日,其分別屬於不同的宗教;祭祀不同的人;舉行不同的儀式。一是佛教的盂蘭盆會,一是道教的中元節。
在七月十五日當天,佛徒以百味五果等供品,舉行盂蘭盆會,道教則會請道士們誦經做法事,再以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兩者在祭儀上原是有區別的,然而現在,本省民間已將它合而為一。
中元內涵
自魏晉以來,佛道融合,將神佛混為一體乃民間信仰的普遍現象,中元普渡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在清光緒初年,福建巡輔王凱泰的「臺灣雜詠」中,就有首普渡詩說:「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池慶中元」。詩裡說的,就是一百餘年前,臺灣做七月十五時,兩者合在一座道場中舉行的情況。
紅箋,亦稱為中元門籤,這是目前臺灣南部特有的習俗,這種小型的門籤於中元祭典前貼在住家的門楣或門邊上,表示這戶人家參與某一座廟的祭祀活動,屬於道教之祭典器物。

由於佛、道兩教都在這天舉行法會,且就精神層面來說,兩者均是為拯救地獄中受難或無人祭祀的孤魂,所以兩者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而形成今日饒富慎終追遠、博愛精神的中元普渡習俗。
盂蘭盆會
關於盂蘭盆會,有個流傳已久的孝道故事 -【目連救母】。
從前有個孩子叫目連,從小被地藏王菩薩引渡出家後,便在山上閉門修行。而他的母親卻因甌打和尚、浪費食物及其他種種過失,死後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接受審判。目連知道了這個消息,趕去營救時,母親正在第六殿接受餓鬼倒懸的懲罰,目連準備了飯菜要給母親吃,但食物一到嘴邊,便化為火燄,母親根本吃不到任何的食物。目連無計可施,只得請求釋迦牟尼佛祖幫忙。佛祖向他說明母親曾經犯的過失,並且告訴他:「如果要讓她吃到東西,得先準備各種齋食餵飽母親身旁的眾餓鬼」。所以,後來這種形式就逐漸演變成為民間的中元普渡風俗。
盂蘭盆會為佛教的節慶,相傳就是因目連救母而來,旨在報答親恩。名稱「盂蘭盆」為梵語Uiiun pana的音譯,是由印度傳入中國,當時中文譯為「烏蘭婆拏」,意思是為解救亡故祖先在地獄受倒懸刑之苦。盂蘭盆會的儀式是在七月十五這天,請僧尼誦經施齋食。宣稱可使施主今生父母和七世父母都得以渡脫苦厄。和道教在中元普渡時,大魚大肉的祭祀儀式是有些許不同。
中元
中元為道家的說法。源自於道教將天、地、水三界稱為「三官」,台灣俗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指的就是這三官,合稱為「三官大帝」。因三官的誕辰日定在三元日,故也稱為『三元大帝』。另有一說,則指出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
所謂『三元』,指的是正月十五為『上元』,祭祀天官-紫微大帝;七月十五為『中元』,祭祀地官-清虛大帝;十月十五為『下元』,祭祀水官-洞陰大帝。
在中元節時,地官大帝來到人間搜選眾人,分別善惡。因此,民間在這一天會有祭祀地官的儀式,但祭祀時,是三官一起祭拜的,一般民間稱為拜「三界公」。
據說,在這天,「地官大帝」會為鬼魂赦罪祈恩,讓囚徒餓鬼當時解脫,一時飽滿,免於眾苦。故民間也常把拜三界公和普渡亡魂混為一談,以為拜地官的儀式同時也在超渡亡魂,但其實是不同的兩回事。祭祀活動是由道士誦經作法會開始,結束以後,才會以牲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只是時間同為七月十五,故易產生混淆。
公普
公普為地方上規模最大,最為重要的普渡,所謂公普即為各村落都要在同一天以同一個寺廟為中心舉行祭典,著名的「基隆中元祭」,就是屬於這種。
舉行這種公普大祭時,主普者必須是當地的富豪,才有能力捐出大筆費用,招待孤魂野鬼。但是據說,若有餓鬼吃不飽,就會向主普糾纏,因此,大家都不願當主普,所以後來大都由廟來主辦,這也就是後來大家都稱「廟普」為「公普」的原因。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