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手術後何時輸血?
作者:Ricki Lewis, PhD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根據「Transfusion Trigger Trial for Functional Outcomes in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Hip Fracture Repair」的結果,髖關節手術後更寬鬆的輸血時間點,對於死亡率或在房間內行走的能力並無明顯影響,這些結果線上登載於12月14日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紐澤西醫學牙醫大學Jeffrey L. Carson醫師等人檢視了「未予處置貧血狀況有害髖關節骨折之恢復」的假設,研究者從2004年7月19日到2009年2月28日招募了美加47個臨床單位的病患進行研究。
研究對象年紀在50歲以上、患有心血管疾病(CVD)或有發生之風險,平均年紀81.6歲,62.9%患有CVD,手術後3天內的血紅素值低於10 g/dL。
研究者隨機指派病患為「寬鬆組」(10 g/dL時即給予1單位的紅血球,使其得以維持在該數據;n = 1007人)、以及「嚴格組」(只有出現貧血症狀或血色素低於< 8 g/dL時才輸予紅血球;n = 1009人),分派到嚴格組的病患有半數以上不需要輸血。
病患在住院第1、2、4和7天檢測血色素,然後追蹤到30天或到出院時(以先到的時間點為主);初步結果為死亡或在追蹤60天時,無人攙扶下走不到10英呎(3.05公尺)。
寬鬆組的初步結果率為35.2%,嚴格組為34.7%(寬鬆組:勝算比1.01;95%信心區間[CI]為 0.84 - 1.22),絕對風險差異為0.5個百分點(95% CI,-3.7到4.7)。住院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或死亡率分別是4.3%和5.2%(絕對風險差異為-0.9%;99% CI,-3.3 到1.6),追蹤60天時死亡率分別是7.6%和6.6%(絕對風險差異為1.0%;99% CI,-1.9到4.0)。
這項調查發現,對死亡率或不經輔助行走而言,並無證據支持將血色素維持在10 g/dL以上優於有症狀或血色素值低於8 g/dL時才輸血。
研究者結論表示,病患術後沒有貧血症狀、血色素值也未低於8 g/dL時,暫緩輸血是合理的,即便是有心血管疾病或風險因素的年長者也是如此,他們進一步指出,這類方法可以節約血液供應。
編輯評論中,愛爾蘭Queen's大學的Paul Barr博士和West of Scotland輸血中心的Karen Bailie博士指出, 兩組之間的平均血色素差異僅1 g/dL,這可能是因為兩組之間未被發現的差異因素所致。他們進一步提醒,決定輸血應考量徵兆、症狀與檢驗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