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爆竹

爆竹

每逢年節,或喜慶時,必然有人大放鞭炮。鞭炮,在古代稱為「爆竹」。古時用火燒竹,嗶嗶有聲,稱為爆竹,民間俗稱「炮仔」。在焚化金銀紙之後,放炮表示歡迎神靈鑒納。

據唐高承之事物紀原所載云:「元旦爆竹於庭,以辟山矂」,足見當時所放的爆竹,是為嚇走山矂惡鬼而放的。山矂為惡鬼,每到除夕,便四處噬食人畜,然聞爆竹聲即驚遁,人們遂以驅走嚇退,以保護人畜安全。

關於爆竹的由來,據「荊楚歲時記」記載:「西方山中棲身長丈餘之山魈,人見則病,名曰「山矂」。昔人若遇之,可投竹於火中,竹節轟然水炉,山矂驚逃,後人以爆竹代之,以為攘邪。」由此觀之,爆竹具有驅邪的功效,所以後人於祭儀中用來驅邪或表示慶賀。

當時的爆竹,完全利用一根竹竿,而放在大火裡燃後,俟到火燒熱竹竿時,自然會產生爆炸之聲,所以名為「爆竹」,又稱為「爆竿」。

夢餘錄所記曰:「古人爆竹,必於元旦雞鳴之時,今人易以除夜,似失古意」。現代的居民也於元旦日清晨,拜祭神明時,始放爆竹,並以火藥製成的鞭炮為主。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