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年俗
中 國 人 喜 歡 熱 鬧 , 逢 年 過 節 更 是 喜 氣 洋 洋 。 許 多 民 俗 遊 藝 , 便 依 附 在 節 日 的 喜 慶 和 迎 神 賽 會 中 , 其 中 最 常 見 的 算 是 舞 龍 與 舞 獅 。 另 外 還 有 踩 高 蹺 、 噴 春 及 跳 財 神 , 皆 是 具 有 傳 統 特 色 的 賀 喜 活 動 。但 除 了 這 些 ,過 年 還 有 其 他 重 要 的 年 俗 ,跟 著 照 做,也 許 可 以 一 整 年 都 為 您 帶 來 好 運 喲 !
1.送神:民間過年從農香12月24日展開,眾神將在此日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奏報人間一年來的善惡功過,天帝即據此定次年每戶的吉凶禍福其中以「灶君和人們關係最密切,因傳說「灶君」是所有神祇中,官職最小的神,但卻是玉皇上帝手下最心腹的一位神宮,故被派下凡駐守在每戶人家的廚房、監督一家全年中之大小事情,因此人們為了巴結“灶君”能多說幾句好話,以便玉帝賜福添祿在祂上天的這日,來個隆重餞行,一舨供品中一定要有甜湯使灶神嘴甜話也甜,能在天上盡說人間好話。習俗上神要在清晨愈早愈好,以便天堂能佔到一席好位,並且要放鞭炮、燒壽舍及馬、驄馬送神上。
臘月二十四日「送神」之後至過年前,家家戶戶紛紛舉行「大掃除」(俗稱「清炱」),因為平時家裡的器物都有神靈司掌,但二十四日諸神送上天後,這些地方便可開始清掃。台灣有句俚諺:「清厝會富」(清掃房屋會發展)。
2.「炊粿」:大掃除完後,就要準備『年粿』,俗稱「炊粿」,它是用石磨研碎的糯米,再添加各種調味品,久蒸而成的。年粿有「甜粿」、「發粿」、「菜包」、「鹹粿(蘿蔔粿)」等。本省有一首年粿歌:「甜粿過年,發粿發錢;菜包包金,蘿蔔粿(菜頭粿)吃點心。」甜粿是最主要的年粿。發粿則要發得好才會發財。菜包因內有包餡,所以能包金。蘿蔔粿(菜頭粿),是取其「好彩頭-好兆頭」之意,可當做點心之用吃年糕,有「年年高陞」的寓意,有心人更在糕上放幾粘紅棗,表示「吃紅棗,年年好」的好運道。
3.貼"春聯":12月29日或30日是除夕,俗稱「二九暝」家家戶戶都貼好了春聯,門檻則貼門簽或在門檻中央貼五彩福符謂之「五福臨門」或飯桶貼上倒「春」字表示「春到」米甕貼「五谷豐登」;牛稠,、豬圈貼「六畜興旺」;又有將「日日進財」、「招財進寶」、「黃金萬兩」等吉句、併寫成一字以示迎春納祥。至於春聯來源,傳說係由「桃符」演變而成。據「山海經」記載,神茶、鬱壘是負責審視眾鬼惡行的神,若發現有害人之惡鬼,先用葦草編織的繩索鞭之,然後再捉去餵虎。故古人乃以兩塊桃木畫上神茶、鬱壘二神掛在大門上以驅鬼除怪避邪消災,謂之「桃符」。到了五代,後蜀主孟昶認為光在桃符上畫像未免過於單調乏味,因此便別出心裁的在談皮上題了一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從此便開始我國於新年貼春聯的習俗。
根據陳雲瞻簪樓雜話:「春聯之說,自明太祖定都於金陵,除夕傳旨,分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幅。」「傳說明太祖定都金陵後,便通令新年時家家戶戶要貼春聯,並且士、農、工商各行的性質與特點一定要用吉祥的字句在春聯中表現出來。傳說他於新年當年親率大臣喬裝平民,瀏覽大街小巷,看到的盡是些「國恩家慶,人壽年豐。」或「聖恩天廣,大文治日光華。」等拍皇帝馬屁的聯語,樂得心花怒放,龍顏大悅!但當皇帝看到一家大門上貼春聯,便向主人詢問原由,主人答稱因閹豬為業,目不識丁,書春先生又拒絕代寫,只好等官家來究辦了。皇帝聽罷,即叫主人取來紙筆,隨即揮毫一聯:「兩手分開生死,刀割斷是非根。」此聯一出,迅速轟動全城;民眾驚奇老粗皇帝也會語,於是前來爭睹圍觀,傳為佳話,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至於民間最常見的春聯則是以大紅色的紙用墨筆或泥金筆書寫的今日則以印刷為多),內容因各人喜好及行業的不同,而呈五花八門,常見者「爆竹聲除舊歲,桃符萬戶更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堂」等。
4.辭年:除夕日下午,在家廟或住宅正廳前,供拜生牲祀神祭祖、謂之「辭年」。即在供桌上盛設五牲及各種年粿供奉諸神;然後拜祖先以表示感謝這一年來諸神明及祖先的保佑,並祈求新年更多的賜福。另外還要焚香、燒金、並以「春飯」,(「春」字閩南語與「剩餘」諧音,意即任食不完,還有剩餘。)祀神祭祖以辭別舊年。
辭年時最討債主上門催債。過去台灣有項專為負債者設計且別開生面的節目-「避債戲」。凡負債過年無法償還的人,便偷偷跑到廟前,躲在「避債戲」台後「看戲」。若討債或收賬者硬闖至「避債戲」台下找人要錢,就會引起公憤,遭受群眾圍毆,自討趣。這台戲是從除夕一直演至翌晨──大年初一。當戲演完,這些「看戲」者,便可安然無恙歸家,「歡渡」新年了。
不過避債戲只是顯現人情味的溫馨則可,所謂救急不救窮債務人若常藉此逃債實不足取偶為之,尚可獲得同情,長此以往對社會將有負面的影響。
5.圍爐:「除夕」,也稱「大年夜」,台灣話叫「過年暗」,出外謀生的家人,都要趕回老家來團聚。全家一起圍著桌子吃一年之中最豐盛的菜餚,桌下置一火光熊熊的烘爐,並放些錢在四周,此謂之「圍爐」,係取全家興旺,錢財源源而來的意思。「圍爐」時要吃得愈慢愈好,是希望能持久這種氣氛。
而且「圍爐」時一定要吃「長年菜」(芥菜做的,表示長壽。)、「韭菜」( 與久諧音),吃時要一根一根,從頭吃到尾,不橫食,不咬斷,年壽才能「久久長長」。此外吃菜頭(蘿蔔)表示「好彩頭」;吃「全鶪」以示「全家福」,因為「鶪」與「家」諧音;吃「蚶」,取繁殖力強,並且將蚶瞉放在床下,則會生蚶子蚶孫;吃魚丸、蝦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諧音元)(按「三元」,係狀元、會元、解元,是科舉時代最高學位)。如果有出外的家人無法趕回,就要空出一個位子那人的依物,也表示團聚。
有一首兒歌,最能道出 年和團爐的景象:二九暝,年要到,囝仔嬰,莫亂跑。先幫阿爹挽(拔)雞鴨,又阿母滾豬頭。拉蚶又炒豆,放炮燒燈猴。祭祖宗,人盡孝,出子孫,代代賢(能幹)。阿公阿媽傳家教,出門再遠“著記兜”(家)。二九暝,要過年,囡仔嬰,著墊治(文靜)。不可說坏話,不可弄破咪(物)。火炭緊來起,圍爐團團圓。祝公媽,吃百二(長壽),祝父母,有財利。紅包紅柑紅記記,明年平安“無代誌”(事)。
6.壓歲錢: 圍爐之後,長輩依例要分送壓錢賞婦幼等輩。以前是用紅線穿利古錢百枚,取「長命百歲」,現在改用紙幣裝進紅色紙袋(紅包)裡,錢數大多是偶數,取其吉利之意。壓歲錢不但大人要給小孩,下一輩也要送給長輩互祝健康長壽、好運連。
7.守歲:「壓歲錢」分後,全家人圍坐爐邊,談笑風生,通宵不眠,這叫「守歲」。守歲有兩種含義:在年長的人是「舊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對年輕人而言,則可為父母增壽,所以凡有父母健在者,都必須守歲。而「不睡」,台灣活是「不睏」,而「睏」字諧音「困」,所以守歲也是靜待「不困窮」的新春來臨。
8.送做堆:除夕另有一種風俗叫做「送做堆」,古時有收養他姓女子為「童養媳」的風俗,女孩子從小就認養在家、可多一人當幫手,長大後、選擇除夕闔家團日、讓童養媳與兒子圓房、俗稱「送做堆」。選擇除夕的原因,一說送神後、諸神上天不在凡間,趁此容檔完婚,可免除盲日等繁文褥節,除夕日就是良辰吉日;一說除夕日家家戶戶忙著過年,不必為請容傷腦筋,也沒有人會去喝喜酒,是窮人家完婚的好日子。故有「無時無老二九老」之諺語。
9.開正:「開正」是為新的一年揭開序幕,古俗“開正“時刻係依據干支定出,一刻”開正“時就嗚放爆竹,在神前及祖先靈位前供奉「甜料」一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並燒金紙一同祭拜、此即「開正」、亦稱「開春」。拜後,由小輩向長輩行拜年禮,互祝「新年恭喜」,再回房就寢。
10.行春:早上起床梳洗後、吃除夕飯剩之「過年飯」,飯後、穿新衣戴新帽、著新鞋,擇定吉時及吉利方向起步出門、謂之「出行」或「行春」。出行方向、時間因年而異、皆依干支和自己生辰而定。
11.拜年:初一是一年的開始、故全家男女老幼均著新衣,到親友家互道恭禧,稱為“拜正”(拜年)。拜正時,主人要敬以甜點、稱為「食甜」、客人要邊拿邊說吉話,比如:對已婚者說:「食甜乎你生後生(兒子)」。如客人帶小孩來拜年、也要賞紅包給小孩、也就是給壓歲錢,一來討小孩子的觀心,二來藉此分些福祉予人、表達祝福之意。
12.行香:“新正”這一天、許許多多的善男信女穿著新衣,攜帶牲醴、金紙、香燭、到各寺廟拜神、祈求降福添祿、保佑一家平安、全年好運、稱為「行香」。
13.插頭香:大年初一「插頭香」是各廟宇最重要的習俗之一,象徵「拔得頭籌」與「好彩頭」,但也有信眾認為,並非只有第一炷插進香爐的香才算「頭香」,只要是新年開廟門後第一批插上的香,都算是搶得頭香。
多數廟宇每天晚間都會關廟門,隔日清晨再開啟廟門,因此每天清晨的第一炷香也算是「頭香」,而大年初一的第一炷香算是全年「頭香」,信眾們認為藉由奉獻第一炷香獲得神明更多的眷顧,庇佑來年平安順利,成為春節期間的重頭戲之一。
而隨著鞭炮聲響起,新的一年也跟著到來,許多民眾都會在大年初一到廟裡燒香拜拜,祈求新年好運到,而為了「搶頭香」,在除夕夜就趕到廟裡守候者大有人在,民間信仰相信,只要在新春開正第一時間到廟裡禮神拜佛,搶先插上第一炷香,新的一年必定諸事亨通、平安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