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科學家在西澳的鯊魚灣(Shark Bay)發現海豚一個罕見的行為。
當牠們餓的時候,會撕下一角海綿,套在喙緣上,就像人類戴手套一樣。
科學家認為,海豚是為了避免在海床搜索小魚時,被石頭或者珊瑚等硬物傷害。
但為什麼海豚要在這麼廣闊的海洋中,為了吃條魚而如此大費周章呢?
根據一篇發表在PLoS ONE的研究指出,底棲的魚類,比較營養。
當海豚放出迴聲定位,控制魚沉浮的魚鰾會反射出強烈的聲音訊號。而一些魚種,像是鱸魚,卻沒有魚鰾。因此,對海豚而言,這美味的食物無法透過迴聲定位找到。如果海豚想要吃到這類魚種,在海床搜索的過程,就可能讓他們受傷。
為了知道戴著「海綿鼻套」能找到什麼魚種,喬治敦大學的行為生態學研究生,Eric Patterson,找了他的同事,試著在木竿前端,套上海綿,模仿海豚搜索海床,並用攝影記錄。「大概搜索五到六次,我們就必須更換海綿,因為它被沈積物撕裂。」Patterson說到。雖然不像海豚那樣精明熟練,但大概每九分鐘,就能找到躲藏在海床中的獵物。Patterson說:「這些獵物很多,而 且保證能找到,也因為如此,對海豚而言,應該是非常值得花時間搜索的獵物。」
在實驗的過程中,Patterson也拍攝到戴著海綿,正在搜索獵物的海豚。當獵物從藏匿區域現身時,並不會馬上又躲回原本的地方,而會游離距原本地點幾公尺遠的地方。這使得海豚有足夠的時間,能甩去海綿,抓住獵物,之後再繼續搜索。
這些獵物大概都是12公分長的小魚,雖然體型不大,但卻非常營養,因為這些魚種缺乏魚鰾,而缺乏魚鰾的魚,往往帶有豐富的脂肪。
並非在鯊魚灣的所有海豚,都有使用海綿的技巧。Patterson的指導教授,Janet Mann說:「主要是雌海豚會有這行為。」。她相信,雌海豚之所以發明這技巧,是為了要照顧幼豚長達4到5年之久。此外,聰明的海豚發現,這個技巧能捕到其他海豚還有當地漁民無法抓到的小魚。Mann過去的研究發現,海豚媽媽會將這技巧傳授給女兒,或者偶而教給兒子,就像人類及少數動物的「文化傳承」一 樣。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記錄這些海豚三個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