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戲先生
金光戲成為布袋戲表演主流之後,早先所謂的先輩戲、古冊戲、小說戲,不能滿足戲迷的要求,戲團必須自行創作劇本,但演師未必有精力時間與能力,也無法參考老戲齣的劇情大綱或小說文本,於是「排戲先生」的角色應運而生。
排戲先生首要任務是想出人名,設計人物角色的背景性格。除了人名,還要提供地名、詩號、武功名稱、人物之間恩怨情仇等點子。以能吸引人,能讓演師有創意發揮空間者為佳。
排戲先生不同於編劇,也不是導演,主要原因是,排戲先生「述而不作」,僅口述構想,講解劇情走向,並未如影視編劇般以文字寫出劇本,臨場演出靠主演發揮,排戲先生未導演。
排戲先生並非事先構思或彩排,而是臨場觀察觀眾反應,再調整人物和劇情,然後交代給主演聽,主演據以演出,因此兩人必須默契良好,反應即時。布袋戲表演由此編導分工,不再集中在演師一人身上。
排戲先生以吳天來、陳明華最著名。有「戲狀元」之譽的許王尚且曾前後聘請五位排戲先生(沙聲仔、連堂仙、片仙、吳天來、陳明華),遑論一般演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