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1316-1378) [打印本頁]

作者: Jeffrey    時間: 2014-4-21 00:25     標題: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1316-1378)

  查理四世(1316~1378),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355年加冕)。他統治時期是中世紀捷克最強盛的時期。查理四世,來自盧森堡家族。自從他的父親約翰通過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捷克)王位之後,這個家族便以德意志最強大的諸侯的身份,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有力競爭者。查理四世中等身材,有點駝背,留著濃密的黑鬍子,衣著樸素,性格謙和,是波希米亞國王盧森堡的約翰的長子,他的母親是約翰的前任、波希米亞國王瓦茨拉夫三世的妹妹埃利什卡。1323年,年僅七歲的查理與法國國王腓力六世的妹妹布朗歇結婚。18歲時開始同居。查理四世他也許是繼羅馬帝國的馬克·奧勒留·安東尼、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七世之後,歐洲最負盛名的學者型皇帝了,這使他在中世紀眾多窮兵竇武的德意志君王中,顯得格外突出。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保持寫日記的習慣一直到30歲,嗜好讀西塞羅、但丁的著作,翻譯過奧古斯丁的作品,喜歡與大學者交往。他與意大利著名詩人、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之一彼得拉克保持了長期的密切的聯繫,庇護並資助過意大利法學家巴爾托魯、《論國王與皇帝的權力》的作者盧波爾德等人。
  查理四世17歲就被父親從巴黎召回,任命為波希米亞軍隊總司令,隨父四出征戰,巡遊列國。後來其父雙目失明,他成為其父的共治者,他的騎士生涯歷時不長,對他個性的影響也不大,但也讓他見慣了權力江湖的險惡。就在他初出茅廬之時,他就曾差點被政敵毒死。
  1344年,還是王儲的查理策動他在巴黎的老師,後來的當選教皇克雷芒六世建立布拉格大主教區,顯著提高了捷克教會的地位。
  1345年,黑死病在地中海沿岸國家蔓延開來,人們把瘟疫歸罪於謀殺耶穌的猶太人,於是一場迫害猶太人的浪潮席捲了歐洲,大約十多萬猶太人死於非命,查理四世對這種暴行置若罔聞,反而從沒收猶太人的財產中取得許多好處。
  1346年6月其父在克雷西會戰中陣亡,他正式繼承了波希米亞王位。他下一步就是要奪取皇冠,在買通了德意志五大選侯後,在他的老師教皇克雷芒六世鼓動下,在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易四世還在世時就選舉他為敵對國王。路易四世準備討伐查理和反叛的諸侯,但在1347年突然去世。其結果,查理四世成為無爭議的德意志國王。在查理四世統治時期,波希米亞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由於查理四世決定把自己家族的世襲領地作為盧森堡王朝強盛的支柱,波希米亞的利益在帝國的各項政策中均佔領導地位(黃金詔書規定,波希米亞國王居七大選帝侯之首)。查理四世的政策旨在加強王權,而削弱捷克貴族的勢力。 
  而更令他流芳後世的是他對布拉格的營建。從小他就決心把布拉格建成能與帝國首都的地位匹配的國際都會,後來周遊列國的經歷更豐富了他的藍圖。他親自參與布拉格的城市規劃,修建塔樓、城牆等,還在布拉格附近興建了卡爾斯騰堡。修建伏爾塔瓦河上的著名橋樑「查理橋」。他採取鼓勵生產和貿易的方針。布拉格在查理四世的努力下成為最美麗富庶的城市之一:他建立了布拉格大學,這是中歐第一所大學,並以重金聘請著名學者到布拉格大學任教,到查理四世去世時,這座新興的大學已有11萬學生。
  這個學者型皇帝對歷史的影響並不只限於這些令人愉快的事物,他在複雜而殘酷的德意志諸侯角逐中,以及敏感的皇權和教權之爭中所做的努力,也深刻地影響了歐洲的歷史,其中的代表作就是1356年《黃金詔書》。查理四世的政治鬥爭手段同多數德意志君王不同,主要不是靠征戰,而是憑借金錢收買、聯姻、許諾和締結盟約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這方面,他可謂得到了外祖父魯道夫一世的真傳。他在位期間也發動過若干次戰爭,但規模都很小,更像是清除山賊。在當時的德意志,存在著十幾個大諸侯,二百多個小諸侯,上千個獨立的帝國騎士領地,還有眾多的自治城市。由此形成了鬆散的邦聯,皇帝是這個邦聯的名義上的領袖,但實際掌握的權力不過相當於一個大諸侯。經過長期的合縱聯衡、戰爭和吞併,大諸侯中形成了七個最為顯赫者,他們分別是特裡爾、科隆、美因茨三個大主教和萊因宮廷伯爵、薩克森公爵、勃蘭登堡邊區伯爵、波希米亞國王四個世俗諸侯。要想建立對帝國牢固的統治,有兩種可行的辦法:或者同小諸侯、自治城市、教會聯合起來打擊大諸侯,建立自己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或者同大諸侯聯合起來共同宰割整個帝國。顯然後一種方法的風險較小,也成為作風謹慎的查理四世的必然選擇。
  1354年,查理四世利用北意大利王公之間互相傾軋,許多人盼望有一個強大的統治者來穩定局面的絕好良機,帶大軍進入北意大利,第二年在米蘭接受了倫巴第鐵王冠,在羅馬正式加冕為皇帝。就在這一年11月,他在紐倫堡召開了盛大的帝國議會,除了各諸侯之外,還有眾多法學專家參加,中心議題是制訂帝國憲法的問題。有兩個問題引起了爭議,一是皇帝的選舉問題,包括如何選舉、是否允許教皇介入,二是各諸侯對自己領地內的城市和民眾的權限問題。
  1356年查理四世在梅斯召開了又一次帝國議會,這次大會上查理四世頒布了《黃金詔書》,詔書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兩點:1、明確皇帝由七大選侯選舉產生,皇位虛懸時由薩克森公爵和萊茵宮廷伯爵攝政;2、各選侯擁有自己領地內的關稅和鑄幣權、礦山開採和販賣食鹽權等(在此之前,這些權限在皇帝和選侯間不明確),禁止封建主結盟反對自己的封君,禁止城市結盟反對諸侯,冒犯選侯被視為叛逆罪。選侯實際上在鬆散的邦聯框架之內擁有了自己領地內的專制君主權力。此外,詔書迴避了教皇和教廷在皇帝選舉時的作用問題,實際上剝奪了教皇的權力。
  1378年,查理四世因中風在布拉格去世。
  查理四世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最著名的決定是黃金詔書(或譯為金璽詔書)的頒布。這部詔書實際上使德意志的分裂化和皇帝的無權化在法律上成為必然。按照黃金詔書,由諸侯選舉皇帝的做法得到承認;這些諸侯稱為選侯。在帝國境內有七個大選帝侯:波希米亞國王;普法爾茨伯爵;薩克森公爵;勃蘭登堡藩侯;美因茨大主教;特裡爾大主教;科隆大主教以及上百個小選侯。諸侯在自己領地內的行為,皇帝無權干涉。其主要的內容是確定皇帝選舉法和規定諸侯權限等。1356年1月和12月分別在紐倫堡和梅斯的帝國議會上公佈。金璽詔書除序言外,共31章。
  皇帝由當時權勢最大的7個選帝侯(聖職選帝侯:美因茨、科隆、特裡爾三大主教;世俗選帝侯:波希米亞王、萊茵的巴拉丁伯爵、薩克森公爵和勃蘭登堡的邊地伯爵)在法蘭克福城選舉產生。選舉會議由美因茨大主教召集並主持;帝位加冕禮在亞琛舉行;德意志國王即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不再需要羅馬教皇的承認。還規定世俗選帝侯由長子繼承、男性相續,領地不可分割。選帝侯在其領地內政治獨立,擁有徵稅、鑄幣、鹽、鐵礦開採等國家主權,以及獨立的、不准臣民上訴的最高司法裁判權;未經特別許可,不准城市結盟;不准封臣反抗領主。選帝侯擁有監督帝國的新的職權。金璽詔書從法律上確定了德意志侯國的分立體制,是侯國實行君主體制的法律根據。它進一步削弱了皇權,加劇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此詔書失去意義。金璽詔書的原件今保存在維也納國立圖書館。
  而令他流芳後世的是他對布拉格的營建。從小他就決心把布拉格建成能與帝國首都的地位匹配的國際都會,後來周遊列國的經歷更豐富了他的藍圖。他親自參與布拉格的城市規劃,修建塔樓、城牆等,還在布拉格附近興建了卡爾斯騰堡。他建立了布拉格大學,這是中歐第一所大學,並以重金聘請著名學者到布拉格大學任教,到查理四世去世時,這座新興的大學已有11萬學生。他還通過他的老師~~羅馬教皇克萊芒六世,使布拉格被提升為大主教區,使他的波希米亞王國取得了教會自治權。
  但這個學者型皇帝對歷史的影響並不只限於這些令人愉快的事物,他在複雜而殘酷的德意志諸侯角逐中,以及敏感的皇權和教權之爭中所做的努力,也深刻地影響了歐洲的歷史,其中的代表作就是1356年《黃金詔書》。查理四世的《黃金詔書》確立了德意志以大諸侯為政治實體的格局,這個格局一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壽終正寢之前都沒有質的變化。這是他對歷史最大的影響。此外,他對文藝的贊助使文藝復興運動的激情開始在德意志大地上燃燒,後來,胡斯運動和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都發生在德意志,與此當有一定關係。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