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桃花過渡陣

桃花過渡陣

桃花過渡陣

傳統的「桃花過渡陣」成員很簡單,一旦一丑加上一兩個樂工,演的劇碼是描述渡船的老鰥夫調戲搭船的桃花娘子,兩人以歌相褒(對答),誰接不上腔,誰就算輸。

渡伯是「丑扮」,頭上一頂經笠仔(斗笠),身著灰暗色或者黑色大陶衫,黑色褲子,一腳自然下垂,另一腳則往上捲上一大半,脖子繫一條毛巾,手裡拿著船的木漿。

桃花是旦扮,頭上繫著紅紗巾珠串,一身桃紅色的衫褲,手中拿的是紅絲巾,唱腔是南管俗唱,稱為車鼓調,也有用民歌腔調,然後加了「耶啊囉的耶,耶啊囉的耶阿依都,嗨啊囉地嗨!」的「嗹尾」。

這種扮相與唱腔「嗹尾」是桃花過渡陣典型的標誌。

目前的桃花過渡陣頭發展成兩種:      
      
型態,其一是傳統的落地掃式的邊走邊演唱或定點唱;另一種可能是為了適應長途跋涉進香團的需要變成「坐車式」的陣頭。

落地掃式就與前述傳統式一樣,祗因兩人表演太單調了,就多加了幾個桃花姐仔,這種陣頭裡的渡伯仔就顯得特別忙碌,與眾桃花姐仔們打情罵俏,東撞西闖,看來不亦樂乎!。

「坐車式」的桃花過渡陣比較單調,桃花姐與渡伯仔一對一,坐在小船裡,船再以小貨車承載,外面再加布景的「流水」,船體以馬達控制可以左右擺盪,男女主角則坐在船上配合音樂歌聲「相褒」。

這樣的變化已經背離了桃花過渡原來「即興式自由在表演、唱曲」的特色,倒點兒像藝閣。

另外,客家庄也有客家獨特的桃花過渡(三腳採茶),內容包括三段小戲:「撐船頭」、「尋夫」、「撐船歌」。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