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徑: 800mm(31.4in)
戰鬥重量: 1350000kg
砲管長度: 32.480m
砲彈重: HE:4800kg, CP:7100kg
最大射程: HE: 47km, CP: 38km
朵拉砲一共造了兩門, 分別名為 Dora 與 Gustav
1934年位於德國埃森的克魯伯公司接到來自德國陸軍司令部(Oberkommando des Heeres )的一紙要求,信中表達希望克魯伯能夠設計出一款能夠擊毀馬奇諾防線上要塞的重砲,尤其是最好一炮就能狠狠的打穿7公尺厚的混凝土掩體,或者1公尺厚的鋼板,然後還要從敵人砲兵無法還擊的距離外進行發射。
克魯伯的工程師艾利希·穆勒博士(Dr. Erich Müller)在計算後,發現如果要達到這個說起來很簡單的目標,光是砲彈就要重達七噸,口徑大約是800mm,砲管長度至少要30公尺,整個玩意兒就要1000噸重;如果還要它具備機動性,它就需要將整體重量分攤在兩組鐵軌上。一般來說鐵道砲只有調整射擊仰角的動作,至於左右迴旋角度則依賴鐵軌的弧度,只要讓砲車前後移動即可完成迴旋角的修正;克魯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還設計了不同口徑的鐵道重砲版本,有70cm、80cm、85cm,以及100cm共四種口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