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原39個注音符號 吳稚暉擬定 [打印本頁]

作者: ciaul    時間: 2014-2-2 14:46     標題: 原39個注音符號 吳稚暉擬定

一般人對國民黨元老吳稚暉的印象都是擔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把「中華民國憲法」交給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的歷史畫面,但您或許不知道,吳稚暉更是擬定注音符號的重要人物。

注音符號出於晚清大師章太炎以篆體為本設計的音符,目的是為了改善中文字「無音可讀」的缺點,一開始稱為注音字母,民國元年,為了統一全國國音,推行國語運動,由教育總長蔡元培號召成立讀音統一會,委請吳稚暉籌備此事。

民國二年,吳稚暉受讀音統一會成員推舉擔任議長,展開注音符號設計的工作,當時參考日本的拼音辦法,希望將讀音統一,以利推動國語運動。

吳稚暉花費不少心力,從聲母、韻母、介母三個部分,挑選出簡單易懂的符號,做為拼音的基礎,從此設計至今仍為大眾所慣用的注音符號,民國七年頒布的「注音字母表」,共有注音符號三十九個,現行注音符號則為三十六個,消失的三個注音符號是「万」(v)、「兀」(ng)、「广」(gn),都是比較少用的符號,通常只在方言拼音中用到,因此被省略。

吳稚暉不僅在注音符號的編製上著力甚深,後來在推廣工作上更是不遺餘力,從民國八年起參與國語統一籌備會(後改為國語推行委員會),提出推行注音符號的任務、方案、辦法,修訂標準音,審定「國音常用字沁」等多種國語書籍,頒為國家本,並編製「漢語拼音表」、「注音符號」一類的通俗教材,力推國語通俗化、簡易化、普及化。

國民黨黨史館 保存設計底本

國民黨黨史館的「吳稚暉檔案」中,至今保存許多當初設計注音符號的底本、樣張與試寫等珍貴資料手稿,可供有興趣的民眾來館參閱。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