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郾城、穎昌大捷
[打印本頁]
作者:
welong
時間:
2010-5-16 10:12
標題:
郾城、穎昌大捷
時間:
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
地點:
郾城、穎昌。
緣由及過程:
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春,高宗聽信宰相秦檜讒言,力主與金議和,接受金國苛刻不平等的議和條約,金才把河南之地還給南宋。但南宋派往河南的官員尚未到任,金人就反悔撕約,再度進逼南宋。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七月,金軍以兀朮為統帥,分四路並進。宋高宗派遣岳飛奉命坐鎮郾城,指揮抗金。兀朮得到密報,獲知郾城兵員極少,認為是進擊的好機會,便親自率領一萬五千名精兵突襲郾城,想要一舉殲滅岳飛總部。
當時岳飛的確兵員很少,因為事出突然,兵力來不及集結,手下只有親衛軍和一部份游奕軍,而金軍卻是浩浩蕩蕩大軍前來。在如此險惡環境下,岳飛臨危不懼不亂,他指揮將士迎敵於郾城北十多公里處,並與兒子岳雲出城迎戰。是年,岳雲雖然才二十二歲,但智勇雙全,有乃父之風。岳飛臨出征前嚴厲告訴他:「必勝而後返,如不用命,吾先斬汝矣!」(意即:你要戰勝而回,如不能完成任務,我就要將你斬首!)。
金軍以最精銳的「鐵浮圖」騎兵投入奮戰,馬皆賦以重鎧,並用韋索相連貫號為「拐子馬」。岳飛以智取勝,他令士兵手持大斧、提刀等武器,步兵上場之後,不要仰頭觀望,只要專砍馬腿,近身肉搏即可,曰:「手拽廝劈」。因為「拐子馬」相連貫,一隻馬不能行走,其它馬也就被牽連,這時再予對方重擊,就容易獲勝。果然,金軍一時驚慌大亂,措手不及,潰敗而逃。 此戰金軍兀朮的精銳親兵和拐子馬遭到沉重打擊,兀朮悲痛不已,大嘆:「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
這次戰役金軍雖敗走,但兀朮仍不死心,想要再決勝負。十日,兀朮增兵郾城北五里店,岳飛獲悉消息馬上率軍出城,並派王剛帶領五十名輕騎,前往偵察敵情。王剛遇敵,兩軍開打。岳飛諸將之中,有些信心不足者,主張稍退以暫時躲避大軍壓境。但岳飛卻認為此時正是進攻金軍的大好機會,遂親率四十名騎兵出擊,臨行前,都訓練霍堅怕岳飛出征有危險,急忙上前拉住馬繩勸阻說:「相公為國重臣,安危所繫,奈何輕敵?」岳飛用馬鞭抽在霍堅的手上說:「非爾所知!」便躍馬急馳,來到敵陣前,左右開弓,箭無虛發。岳飛來到最前線並親身作戰,此舉令岳軍士氣大振,連一向只在幕後做參謀的文官們都棄筆參戰,投入戰場。經過三天激戰,岳家軍終於贏得了郾城之役的勝利。
郾城之役後沒多久,兀朮再次召集十二萬大軍反攻,想要一雪前恥。這次他們來到郾城和穎昌之間的臨穎(今河南臨穎),想要把岳飛和王貴兩軍聯繫的通道斷絕。岳飛派張憲首先奉命帶軍到臨穎,和兀朮的大軍決戰。同時,派楊再興等率領數百騎兵為前哨,但楊再興不巧與兀朮大軍狹路相遇。面對大軍包圍,楊再興毫無懼色,率騎兵與敵軍英勇作戰,戰至最後,殺死金軍兩千多人,但楊再興與所有騎兵也不幸全部陣亡。後來,張憲援軍及時趕到,才將金軍趕走。兀朮不敢再戰,只留下部份兵力,自己則率主力軍轉攻穎昌。
岳飛預估兀朮將回攻潁昌,便急令岳雲趕往救援守穎昌的王貴。兀朮果然率領三萬騎兵、十萬步兵進攻穎昌,岳雲等率兵迎戰,雙方交戰幾十回合,依然無法分出勝負。此時,岳軍老將王貴面對如此敵眾我寡的懸殊,顯得有些沉不住氣,心灰意冷,幸好岳雲及時制止了他的動搖。岳雲多次隻身衝入敵陣,受到多處創傷仍奮不顧身,岳家軍將對方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衝鋒陷陣,激烈苦戰。是日正午過後,戰局開始轉變過來,原本守城的董先和胡清也率軍出城援助,終於將金軍打敗。
穎昌大捷,金軍傷亡五千多人,岳軍再次大獲全勝。此時,在臨潁東北的張憲也打敗金軍,岳飛便乘勝追擊金軍,於距開封僅二十多公里的朱仙鎮一舉擊潰金軍。
結局:
郾城、穎昌之戰後,岳飛父子智勇雙全,以寡擊眾,使金軍元氣大傷。金軍統帥兀朮終於真正領教了岳家軍的威力,誠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可惜,岳飛原本可藉此役成功之機,進取中原抗金,達成收復河山的願望,但宋高宗和秦檜等人卻急催岳飛班師。岳家軍前進的受阻,使整個抗金局勢又被破壞,很多收復的許多失地又再度被金軍佔領,「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更令人惋惜的是,隔年岳飛竟被奸人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可以說,岳飛死前的最後一戰就是郾城、穎昌一戰, 岳飛直至最後一戰,都是身先士卒,為國家勇往直前。像他這樣的人格操守、英勇善戰以及忠愛國家的精神,真是令後人千秋萬世傳頌與感佩!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