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波蘭騎兵對德國坦克或是謬誤
[打印本頁]
作者:
Jeremy
時間:
2014-1-16 01:02
標題:
波蘭騎兵對德國坦克或是謬誤
位於歐洲東部的波蘭,東接蘇聯,西鄰德國,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瀕波羅的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波蘭也因此成為了希特勒眼中覬覦的「肥肉」,必欲佔領之而後快。1939年9月1日拂曉,德軍集中優勢兵力從西、南、北三個方向對波蘭進行合圍,並首次使用了威力巨大的「閃電戰」作戰思想,在戰爭一開始就以絕對優勢兵力將波軍打的暈頭轉向。
當時,落後保守的波蘭軍隊幾乎不知道外界軍事的巨大變遷,更不知道德軍所用坦克的強大威力,而是依然故我的停留在騎兵無所不能的時代。在戰場上,波蘭以為德軍坦克的裝甲不過是些用錫板做成的偽裝物。於是波蘭騎兵蜂擁而上,用他們手中的馬刀和長矛向德軍坦克發起猛攻。
波蘭的騎兵部隊十分勇敢,他們狂風般席捲而來,馬蹄聲、喊殺聲響成一片。但是,德軍坦克部隊的槍炮威力遠遠超過騎兵。騎兵們一排一排地倒下去,幾乎沒有能接近坦克的。波蘭人的確是英勇的,前面的倒下去,後面的又補上來,坦克裡的德國人覺得這已不是戰場,而是靶場甚至屠場。看到波蘭人沒有打算投降的,甚至沒有後退的,德國人很開心地一個接一個、一排接一排地去殺。
在德軍的強大攻擊下,波蘭軍隊迅速潰敗。9月28日,波蘭首都華沙守軍12萬人投降。10月6日,波軍全軍覆沒,德波戰爭結束。一個擁有3400萬人口、100多萬軍隊的國家,就這樣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裡破滅了。隨後,英法等國對德宣戰,正式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
謬誤原因:
一:坦克著玩意一戰就有了,波蘭陸軍再怎麼孤陋寡聞也不可能不認識... ...
二:決定性的,波蘭陸軍在原為歐洲第四位,僅次於英、法、蘇,開戰時雖稍遜擴軍後的德國,但也不是麵團,說騎兵只有大刀長矛... ...當時中國也沒這麼落後吧... ...波蘭騎兵的長矛等是儀仗與指揮工具,馬刀也有,不過槍與手榴彈則更多... ...他們不找更多的德軍步兵而找德軍坦克十分令人費解... ...而且波蘭自己也有1000輛坦克,說他們不清楚坦克的實力,也說不過去... ...
波蘭的工業實力薄弱,但是對於坦克的設計、製造還是較有前瞻性。波蘭自製的第一輛坦克是1929年生產的TK-1,TK-1是以英國維克斯MK VI為原型設計製造的,全車重1.75噸,成員2人,武器7.7mm機槍一挺;TK-1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坦克,只能算為步兵戰車。繼TK-1之後是TK-2、TK-3;1931年生產的TK-3是波蘭正式批量生產的坦克,TK-3採用了與TK-1、TK-2所不同的封閉炮塔,產量300輛,同年TK-3有了專用的4輪拖車,用來在遠距離公路行軍時運載TK-3;拖車設計的很巧妙,在TK-3駛上拖車後,將其履帶拆下,用鏈條傳動裝置將TK-3的驅動輪與拖車的後輪軸連接就可以在公路自行運輸了。1937年波蘭的坦克設計人員對TK-3的火力進行了升級,在巨大的球形炮座上安裝了一門20mm加農炮,這是TK-3型坦克最強大的火力配備。1933年6月為了給老式的TK坦克升級,改造和生產出了TKS坦克,相較TK坦克TKS加厚了裝甲,將裝甲增加到10mm;1934年在TKS的基礎上又改進出TKW、TK-D、TKF三種改進車型,其中TKW裝備了克360度的炮塔;TK-D在車前裝甲加厚的同時,底盤上裝備了『博福斯』37mm反坦克炮;TKF在炮座裝上了輕、重兩挺機槍(7.7mm-12.7mm),並且使用了『菲亞特』46馬力引擎使得行程大幅增加。但是這幾款坦克都沒有得到陸軍的好評,以至於沒有投入批量生產,只是由於前期訂單生產了一部分。
波蘭坦克設計師依照維克斯MK-E型坦克仿製設計了7-TP型坦克,分為單、雙炮塔兩種;7-TP的早期型為雙炮塔,裝甲比MK-E的略厚,最厚可達17mm;7-TP戰鬥全重9.5噸,成員3人,使用Saurer的110馬力柴油引擎,因為7-TP使用柴油引擎也讓這款仿製坦克成為了第一輛使用柴油引擎的坦克;7-TP的最大速度32.2千米/時;7-TP的武器最初是兩挺機槍,1937年7-TP改進製造出單炮塔的改進版,並且安裝了一門『博福斯』37mm反坦克炮,在炮塔上還裝有一挺同軸機槍,改進版的裝甲也有了提升,15mm的裝甲較之其它可謂相當。7-TP系列的最後一款7-TP改進型,這款11.33噸的坦克,加大單炮塔空間,在炮塔尾部安裝吊艙;增加要害部位裝甲厚度,最厚處為40mm;更新懸掛系統;加寬履帶;7-TP系列一共3種型號,每一型號都是在原車的基礎上作了相應的改進,但是車體形態還是延續MK-E的設計理念。
波蘭的坦克設計、製造可以說是完全的複製英式坦克,一些自行設計的坦克也是借鑒英國成熟的技術來完成,二戰爆發時荷蘭有5種坦克在研製之中;20-TP、25-TP重型坦克,一種多炮塔重型坦克,1936年開始設計但未付諸實施。10-TP快速坦克,波蘭淪陷時處於測試階段,首次用Christie式懸掛系統,採用210馬力V-12汽油引擎,戰鬥全重13噸,裝備一門博福斯37mm炮,20mm裝甲。
14-TP中型坦克,未完成原型車就被損毀,14-TP的設計與10-TP坦克相似,設計使用Maybach 300馬力引擎,設計重量14噸,裝甲40mm,預裝備博福斯37mm反坦克炮。 4-TP小型坦克,同樣在1936年設計定型,未投產僅生產一輛原型車,坦克為左側炮塔設計,搭載成員2人,全重4.3噸。
在坦克的設計與製造中,波蘭是以仿製為主,在某些方面還是走在了其他國家的前面,但由於工業基礎的薄弱與戰爭的爆發導致一些坦克無法裝備形成戰鬥力。
三:德軍的坦克全部為輕型,裝甲、火力等薄弱,且僅有3000輛,不太可能會單獨面對波軍
附:德軍1939年最先進的LT—38資料:
LT-38坦克的戰鬥全重為9.4t,乘員4人,主要武器為斯可達公司製造的37mm反坦克炮,可發射穿甲彈和榴彈。發射穿甲彈時,可擊穿1000m處的32mm厚的優質鋼裝甲。輔助武器為2挺7.92mm機槍, 其中1挺為並列機槍,1挺為前機槍。彈藥基數和LT-35的一樣。 lT-38坦克和 LT-35坦克的 主要不同點在推進系統上。 LT-38 坦克上採用的是6缸水冷汽油機,其氣缸容積7.15L(LT-35坦克上汽 油機的為8.5L),最大功率為125hp (91.9kW)。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行動部分採用平衡懸掛裝置,彈性元件是半橢圓形片狀彈簧, 每側有4個大直徑負重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另有兩個托帶輪。由於發動機功率的提高,再加上對行動部分作了重大改進,使得L了-38坦克的機動性比LT-35的有較大的提高,最大速度達到42km/h,最大行程為250km。 LT-38坦克的裝甲厚度和結構等,與LT-35坦克的大部分相同, 只是車體和炮塔的項部、車體底部的裝甲厚度略有增加。
四:德軍參謀本部並沒有這場戰役的記載,反倒有步兵被波蘭騎兵打殘而後被坦克解救地記載,而騎兵對坦克的記載是美國人先報道出來的,時間差了一個月... ...值得玩味的是兩方記載的時間與地點完全一致... ...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