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2005年中國反日示威活動 [打印本頁]

作者: hipage    時間: 2010-4-17 00:16     標題: 2005年中國反日示威活動

2005年中國反日示威活動是2005年3月至4月其間在中國各地舉行的一系列大型遊行和抗議活動,主要是反對日本扶桑社的歷史教科書和日本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努力。遊行發生後,中國政府和日本方面實際對此密切關注。町村信孝對中國出現的示威遊行人士衝擊日本大使館表示遺憾,要求中方按照國際法嚴肅處理有關人員並作出賠償。4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印尼雅加達亞非首腦會議期間會見了時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純一郎。

事件背景
歷史問題
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省對扶桑出版社編纂的《新歷史教科書》進行審定,雖然文部省要求扶桑出版社對120餘處進行修改,但最終給予該書「審定合格」的決定。成促使這次遊行的導火線。

這本教科書早在2001年就進行發售,但採用率不足日本學校的0.1%,僅有東京的部分院校採用,導致出版社出現積壓現象。經過多年的宣傳動員及日本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惡化,該書要求成合法出版物的呼聲越來越高。

由於該書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前後的一系列問題責任進行淡化處理,改變了日本其他主流歷史教科書說法,因此遭到了其周邊國家包括大韓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強烈反對。其中韓國政府在4月5日之前即已宣佈若日本決定該書的合法地位,韓日關係將進一步惡化。在中國,許多中國民眾認為是日本政府故意篡改教科書,並認定是日本政府企圖否定侵略罪行,從而激起了中國民眾的普遍憤怒。

常任理事國爭議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在聯合國成立之初便遭到了《聯合國憲章》中有關「敵國條款」的排斥。而如今,日本作為已開發國家正通過不斷參與國際事務日益強化了其國際影響力,在聯合國繳納的會費也是排名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出錢、出兵、貢獻大」成為日本申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所使用的理由。中國外交部多次聲明,「安理會不是董事會」,出資多並不代表有資格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各地情況(部分)
中國大陸
上海的遊行
2005年4月16日,上午9:00部分上海高校學生及市民彙集於外灘、人民廣場、徐家匯前往日本駐上海總領館遊行。一路上學生及市民高呼反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口號。途經延安路高架等市中心主要區域。據悉本次活動未獲市府審批,事前政府曾通過簡訊、電視、通知等形式禁止市民上街遊行。美國CNN網站報導了上海反日遊行的情況,並開展了一個調查,調查「您認為反日遊行是否正確」。

打砸搶事件發生後,上海檢察機關就部分尋釁滋事的人員進行調查。4月25日公布了第一批16人涉嫌尋釁滋事罪由檢察機關批准逮捕,另有26人拘留。4月25日起,上海各大媒體通過評論和採訪,希望市民理智愛國,堅決制止非法遊行。在五一長假即將來臨之時,有許多精彩的旅遊節目,桌球世錦賽和世界摩托車錦標賽等重要賽事在滬舉行,市公安部門在4月25日強調,在5月黃金周期間禁止一切遊行活動。

教育系統里,馬上由學校的黨委書記和校長向全校老師和教職員工開會。威脅如果有人參加反日活動,或者通過通信器材傳播反日消息,都將會被開除。高中學生如果參加遊行,取消高考資格。

上海居民湯曄因組織反日遊行,被檢察機關以「因涉嫌擾亂社會秩序罪」逮捕,幾個月之後釋放。

各方反應
中國

中國民間對此次遊行也展開了各種爭論。例如過激民族主義以及抵制日貨的限度等等。

台灣
當時台灣政府(民進黨執政)對於此事件沒有發表評論,或特別聲援中日任何一方,但針對本事件對經濟的影響發表(親日)意見:各大媒體也對此事件多日大篇幅報導。民間大多數人則並不理會,但也有依其政治立場聲援或譴責。如參與保釣運動的台北縣議員,對政府的沉默表示失望、無奈。也有學者則指出,政府不支持反日運動,是為了避免鼓吹中國的民族主義、「把自己推上火線」。

日本

日本媒體的報導
多數日本媒體對本次遊行予以報導,但是日本媒體並不同於其他國家媒體報導時注重於遊行的原因,而是過分渲染遊行中出現的暴力行為。甚至有部分參與遊行的網友懷疑某些鏡頭是刻意拍攝的,認為日本媒體企圖製造一種此次遊行完全是針對日本的暴力活動的假象宣傳。所以傳統的愛國網站(愛盟)早在2005年4月16日前就開始呼籲網民不要繼續參與遊行,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日本的主流輿論把這次遊行視為是中國政府掌控的,遊行中的失控行為得到了中國政府的默許,批評中國政府無視國際法,默許民眾暴力,而且也不對日本政府道歉。

在北京的日本留學生表示:中國人對日本政府的抗議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理解的是遊行中出現的暴力行為。

日本朝日電視台2005年4月一個關於香港反日遊行的報導中錯誤加插深圳反日遊行人士跳上路邊多輛日本汽車踩踏及腳踢的片段,引起香港各方不滿;日本朝日電視台聲稱是「技術錯誤」而導致本次事件。

德國
同為二戰軸心國的德國,對中國的反日遊行比較關注。

4月28日,德國聯邦議會議長沃爾夫岡·蒂爾澤不公開訪問西藏之後,返回北京。應邀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講演時,被中國官員詢問對如何看待戰後德國深刻反省自己罪行,而日本方面卻不肯這樣做的評論時,蒂爾澤對此明確指出,一個國家如果想要要求他國反省其罪惡過去,最好的方法就是這個國家自己以身作則,深刻反省本身的痛苦過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站在道德的高度上,令對方感到羞愧,而後懺悔。蒂爾澤還表示,任何過去,都不僅僅是其他國家的過去,而首先是自己國家的過去。

其他國家和地區及媒體

影響
日本人凡川哲史認為,這次遊行可以理解為「全球化浪潮中搖擺的中國社會矛盾對國際社會發出的自我主張。」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