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數的歷史淵源
翻開今日坊間關於「紫微斗數」的書籍,有些作者為了求一門學術傳承的完整性,或多或少都會來專論斗數的起源及演變,可是綜觀各家的說法,我們會發現,其由來及歷史沿革卻如多頭馬車般地雜亂分歧沒有一定的說法。
甚至上溯考古到「紫微斗數星術學」是發祥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巴比倫和亞述文明之所在;也有一說「紫微斗數是源於西域傳來的印度星相法」;或者說是「源自戰國時代的鬼谷子」;再則斗數根本是直接傳自於道教、、。
面對眾說紛歧,各位不免要懷疑,到底何者才是真的呢?其實對於中國的所有命理學,其根本都是早在黃帝之時就已立下了基礎。古籍記載:「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令倫造律呂,六撓作甲子,隸首作算術」。甚至將天文曆算的職位正式立一官職來掌管,而後再經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創作時期,演傳到了漢朝,易經、命理、星占等學說才有了更加長足的進步。
所以這一些學問都是歷經許多先賢聖哲的編纂、註解,絕對不可能單由一個人來完成的,像「易經」歷經遠古和上古三代,才在周朝由「周文王」重新集結編定成目前的基礎架構,又再歷經近孔子和三千年無數人的註解,才有了今天的面貌。「四柱八字命理學」和「紫微斗數命理學」幾乎也都是歷經了同樣的演變傳承,因此所蘊含的都是中華數千年來無數的智慧結晶而成的!
到了西漢未期,因為道家符命之說大行其道,也給命理占星學說一股強大的刺激力量,乃至先哲立論輩出,更經唐代的發揚延續,而至宋代更行完備,而將上古經歷代以來的命理學說完成定論,因此有了「徐子平」所著「淵海子平」、「子平真詮」,為目前我們所熟知學習的「子平四柱八字命理學」。
和由華山道士「陳希夷」 (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人稱「陳摶老祖」)既職掌了皇家天文曆法,更將實星和虛星加以擬人化的安排,用數和理的方式整理出「紫微斗數」,將諸星宿來定出吉凶,幾經修訂「紫微斗數」,其後又經一位道長白玉蟾增補後,傳至陳希夷的第十八代孫「陳道」,又於明朝嘉靖年間由進士「羅洪先」寫序文收撰,共計四卷,是繼承了宋、陳摶的體系,就是今日所流傳的「紫微斗數全書」,而後 清朝青城道士繼續研究發揚光大,到今天才有我們所看到的「紫微斗數」 。
另外 目前廣被眾多研究者所接受的另一說法,是紫微斗數的演變過程中,也曾經於道家中的一位始祖「呂純陽」所運用出來,所以部分斗數星宿曾記載於呂祖所著的「道藏經」中,如:「術天機、太乙金井紫微斗數」。
只是當時的內容上不完備詳盡,如四化星宿還未演化出,後來因學問傳承時空的變遷,陳祖「陳希夷」繼續加以註解,也加上了四化星宿,來補斗數之前論述的缺失,才正式成為如今我們所學習的「飛星紫微斗數」。
雖然以上對於「紫微斗數」的沿革傳承有了一個初步的說明,但是由於命理學說的正史記載開始於漢朝,今日才可在史書中找到關於命理占星術的記載。不過「紫微斗數」因年代過於久遠,傳承演變的過程也很複雜, 由於斗數在歷史上從宋末到清初,出現了斷層時期,「四庫全書」也找不到它可考的記載,使得紫微斗數的沿革出身發生一個不明的懷疑。現今除了兩本古籍,「紫微斗數全書」和「紫微斗數全集」外,可說沒有其它的參考古籍,如此的情況再再加深了紫微斗數的神秘性。而我們目前 也無法從史籍中得到更多足夠的實證資料文件,來佐證其最初的起源,因為這已是個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唯有期待在往後的研究者,能藉由發現更多的史料來加以證明。
我們也可以把「紫微斗數」這幾個字拆開,用原始的文字意思來分析,應該也能更清楚深刻地解釋這門學問的由來。
1、 紫微
宋史天文志曰:「紫微垣在北斗北,左右環列, 衛之象也。」
晉書天文志:「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宮中。紫宮坦十五星,其西蕃七,東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
以現代的說法,紫微星就是地軸中心向北延伸線位極點的那一顆星,也叫「北極星」。由於天體運行與地球自轉的原理,地球由西向東自轉,我們所看到的星體諸如月球、太陽、星星等皆由東方昇起,西方落下,只有北極星看起來是靜止不動的,眾星皆圍繞著它旋轉,使紫微星地位看來尊崇,有如帝王一般。
2、 斗數
《紫微鏡銓》一書中,對斗數有這樣的釋義:「斗,量也,斗宿也,乃宿也,乃用斗宿數尊卑量計計吉凶也。數,算術也,定命之如氣數、劫數,認定命可以用算術推算也。」
紫微斗數口訣第一句說:「希夷仰觀天上星,作為斗數推人命」,不就開宗明義地道出其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