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秦軍戰匈奴的利器 秦弩
[打印本頁]
作者:
bulegod
時間:
2010-4-6 09:54
標題:
秦軍戰匈奴的利器 秦弩
兩千多年前 在消滅中原六國之後 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軍主要的對手
在秦軍進行統一戰爭的時候 匈奴騎兵乘機南下 侵佔了黃河以南大面積的土地
在帝國地都城咸陽 如何對付剽悍的匈奴騎兵就擺到了秦王面前
當匈奴騎手高速衝鋒的時候 傳統的步兵很難抵擋
從歷史記錄來看 一種叫弩的遠射兵器很可能在秦軍擊潰匈奴的戰鬥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與弓不同 秦弩必須用腳蹬 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
據估計 秦弩的射程應該能夠達到300米 有效殺傷距離在150米之內 秦弩的殺傷力遠遠高於當時任何一種弓
秦軍的弩機通過一套靈巧的機械傳遞 讓鉤牙在放箭瞬間突然下沈 扣動扳機變得異常輕巧
這恰恰是弩對弓的優勢之一 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氣 時間越長 越難控制瞄準的穩定
弩機上的望山 在上弦時可以自動地把扳機重新調整到擊發的位置 但它還有另一個不可思議的功能
可以推想 在與匈奴騎兵廝殺的戰場上 秦軍弩兵射擊的情形
當瞄準遠處的目標時 射手參照望山估算弩抬高的角度 弩箭沿抛物線軌跡就可以準確命中敵人
望山 很可能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準系統
戰國時代 箭頭的種類繁多 這些箭頭上的倒刺和血槽讓人感到陣陣殺氣
而在兵馬俑坑中發現的箭頭 幾乎都是三棱形的 秦軍為什麼單單選擇了這種三棱箭頭呢﹖
三棱箭頭擁有三個鋒利的棱角 在擊中目標的瞬間 棱的鋒刃處就會形成切割力 箭頭就能夠穿透鎧甲 直達人體
帶翼箭頭有兇狠的倒刺 但翼面容易受風的影響 使箭頭偏離目標 秦軍的三棱箭頭取消翼面 應該使射擊更精準
專家對這些箭頭進行了仔細的分析 檢測結果發現 箭頭的三個弧面幾乎完全相同 是一種接近完美的流線型箭頭
這種箭頭的輪廓線跟子彈外形幾乎一樣 子彈外形是為了減低飛行過程中的空氣阻力
我們有理由推測 秦人設計這種三棱形箭頭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
秦人憑經驗接近了現代空氣動力學的規律 這種古老的箭頭是早期飛行器當中的範本 它和今天的子彈一脈相承
秦弩 連同它配備的弩箭 在那個時代很可能是技術含量最高的武器 它使秦軍的攻擊力大為加強
西元前214年 秦軍發動了針對匈奴騎兵的全面戰爭
僅僅一年 30萬匈奴騎兵就被徹底擊潰 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歸秦國
秦軍之所以能夠取勝 弩的作用至關重要
可以設想 在匈奴騎兵還沒衝到眼前時 強勁的秦弩就密集準確地擊中戰馬和騎手
持弩的秦騎兵射擊的準確程度是匈奴人的弓無法相比的 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擋不住弩箭強大的穿透力
對馬背上的匈奴騎手而言 弩是最致命的武器
中國兵書經典《武經講義》中說 弩是對付古代遊牧部落襲擊最為有效的武器
青銅弩機的設計是一個驚人的成就 對於匈奴人而言 這種機械裝置太複雜了 他們很難裝配或仿製
------------------------------------------------------------------------------
擷字網路資料 經綜整後分享於此
此仍重申 回文討論切莫加入所謂民族主義 國別 政治 與他國武力比較等易起爭論之言 在此感謝之
------------------------------------------------------------------------------
補充秦弩箭頭相關資料
秦皇陵一號俑坑出土銅箭鏃約四萬餘件 除二件鐵鏃 四件鐵鋌銅鏃外 其餘均為銅鋌銅鏃
銅鏃是配合遠射程兵器弓弩使用的 銅鏃可分為大小兩種類型
首呈三棱形 刃首的斷面呈三角形 底有九邊關 鋌為圓形或三棱形
鏃通長9.1~19.1厘米 其中首長2.6~2.8厘米 關長0.4~0.6厘米 挺長15~16厘米
鏃首與鋌接鑄一起 鋌上纏有麻絲插入苛內
左為有脊雙翼 右為三棱式
自秦皇陵出土之秦弩箭頭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