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太平洋戰爭‎ [打印本頁]

作者: 997bd    時間: 2010-4-4 15:47     標題: 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戰爭(1941年12月8日—1945年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圍國家為戰場。由大日本帝國和美國等同盟國家交戰,戰爭爆發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日本空襲美國太平洋基地,美國對日宣戰後,與日本交戰多年的中華民國也跟著宣戰,納粹德國和義大利王國也對美宣戰,歐亞兩大戰場合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這場戰爭除了日美兩國大型海上戰鬥外,同時也導致位於歐洲軸心國集團的滅亡、日後的冷戰局勢、原子彈的使用、反殖民浪潮和日本與中國政治發展,對亞洲與太平洋週邊國家未來發展影響甚劇。

參戰國
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同盟國包括美國、中國、英國、英屬印度、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荷蘭流亡政府、自由法國和蘇聯。
至於軸心國則主要是大日本帝國和其建立的親日政權,包括滿洲國、汪兆銘政權,以及泰國。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朝鮮、台灣)徵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國也有很多親日派參與戰爭。

背景
太平洋戰爭起因
日本在東亞崛起
主條目:大日本帝國
在遠東地區,日本自舊時封建社會轉型為現代化國家,並仿效歐洲國家殖民主義開始擴張,相繼在甲午戰爭、八國聯軍、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取領土。一次大戰後,各國開始進行裁軍,日本與美國除了爭奪太平洋勢力外,勞工和貿易問題摩擦日漸增多。在大蕭條時期,日本國內軍部勢力抬頭,打擊民主議會,將國內經濟壓力轉為對外擴張和軍國主義。對於國內資源不足與人口爆炸性成長的日本,開始將其目光轉至鄰近的中國,開始在朝鮮半島駐兵。

中日戰爭的爆發
滿州國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後扶持了的滿州國,除了作為資源開採和降低人口壓力外,也作為將來對中國施行大陸政策的前哨站。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滿洲國政權的行動遭到國際聯盟譴責,導致日本最終退出了國際聯盟。另外,隨著民族主義與反西方情緒的上升,日本與歐美列強在中國的利益衝突更加白熱化。接著,日本與中國不斷發生軍事衝突,以及多次簽下停戰協定。二二六事件之後,軍方成為日本政治的核心團體,將擴張矛頭轉向中國,在1937年七七事變時,兩國軍隊發生衝突並急速擴大,日本雖有開出和平協議,但其條件令中華民國政府難以接受,於是日本與中國展開了全面性戰爭。自1937年至1945年,中方則稱為抗日戰爭或八年抗戰,日方稱其為日中戦爭與支那事變。

中國戰場的泥沼化
抗日戰爭
1940年,抗日戰爭中日本佔領了中國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的大片領土,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漢、廣州等重要的大城市相繼陷落,中國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繼續抵抗。戰爭初期,由於日軍訓練完整、裝備精良與擁有海空優勢等,中國軍隊節節敗退。日軍在短時間裡佔領中國大片領土,而中國政府隨著日軍的進逼,撤離南京後,先遷到武漢,然後又退守重慶,稱作大後方。在這一過程中,國民政府繼續組織戰鬥,在徐州、河南、江西、湖北、安徽、廣州組織過大規模戰役。日軍於中國境內有採取戰略轟炸和諸多戰爭罪行,令中國平民難以打從心底屈服,雖然日本扶持多個親日政權,但是面對國民政府的抵抗、大量的中國游擊隊、內陸地形難以作戰、後勤補給線到達了極限,日本已經感覺無力發動進一步的進攻,於是戰爭進入膠著狀態,僅保留大量軍隊駐於中國佔領區,不再發起大規模進攻。日軍在中國頭2年的戰鬥傷亡50萬人,卻未見勝利在望,且日益消耗國家經濟。1939年,日本西部旱災、台灣水患、朝鮮欠收、滿州國五年計劃由於中國戰事使得原料和工人欠缺,日軍對中國平民的戰爭罪行也使得美國人民普遍不支持日本。

美英的綏靖政策
綏靖
1931年日本引起九一八事變之初,美英對日本出兵中國不加反對,一般認為,美英是在指望日本北上進攻蘇聯。1932年美國雖然宣布「不承認主義」,反對日本破壞「門戶開放」政策和《九國公約》,但同時,美國又把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銷日本。美國這種既指責又縱容的兩面政策一直延續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英國則一再偏向日本,如,英法操縱國際聯盟,拒絕對日經濟制裁。1939年7月,英日更是直接簽訂了有田-克萊琪協定。

日本在中國的行動有其必要的理由,可惜日本不知如何宣傳。
美國駐日大使約瑟芬·格魯(Joseph Grew)
北進與南進政策
對中國戰爭持續所消耗國力的日本,為了打破僵局與獲得資源,軍部內分做兩種派系:一種是往滿州國北部的蘇聯擴張,另一種則是南下奪取英荷國家資源豐富的殖民地。起初北進派勢力較大,但在1939年日本與蘇聯在諾門罕一帶發生軍事衝突,日軍被蘇聯軍隊所擊潰。這顯示蘇聯紅軍對於日本陸軍來說仍是難以應付的敵人,使得北進派政策就此打住。1941年4月13日,日本與蘇聯簽訂蘇日中立條約,日本簽此條約是為了拉攏蘇聯,防止其南下進攻滿州,蘇聯則是為了能專心應付德國可能的入侵,因此日本從此以後較為堅定的走上了進軍東南亞歐美殖民地的道路。

南方目標指向印度支那半島、泰國、馬來亞和印尼,這些地方有石油、橡膠、錫、鎳、鋁礦砂和米,開採設備也極為完整。同時軍方也認為可藉由反殖民宣傳,令東南亞人民與日本合作。日本軍方認為在沒有獲得穩定的自然資源供應之前無法與歐洲強權對抗,但為了取得所需要的自然資源他們又必需面對一場他自知無法獲勝的戰爭。國內與軍中對英美的反戰派認為其工業能力日本無法相比且已無力再另闢戰場,這些看法使他們受到國內政治壓力與極端份子的殺害。

為了取得對華戰爭的勝利,日本認為勢必要切斷重慶政府的外國資源,日本聲稱中國軍隊藉由中南半島取得外國軍需物資,以武力令法國當地政府低頭後於1940年佔領,在日本1941年大量士兵進駐中南半島後,美國、英國以及流亡的荷蘭政府(此時依然控制著東南亞的大片石油資源),為制住日本的擴張,於7月停止對日本供應原油與鋼鐵並凍結一切在地資產。除非日本將軍隊撤出中南半島與中國,否則日本國內儲存的石油資源將會耗盡。日本對此條件難以接受,並稱這三國和中國(America Britain China Dutch)為ABCD包圍網。日本決定與英美荷等歐美國家開戰,進攻東南亞爭奪該地資源以維持國家自給自足的經濟,持續對中國的戰爭。

珍珠港事件
描寫報復珍珠港事件的海報。
珍珠港被日軍空襲的場景在日本大本營確定了與盟國開戰的決定後,海軍部擬定開戰的計畫:相繼攻下英美殖民地後,建立起「絕對國防圈」,將美國前來救援的艦隊以戰艦一舉消滅。但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非常不贊同此計畫,認為戰艦的實用性已成過去,戰場決勝武力應是航空母艦,且美國工業能力遠勝日本,若持續消耗戰日本必敗;同時,為了保證取得南進資源的順利,日本必須要在開戰之初即主動消滅盟國在遠東的主力海軍艦隊,分別是:美國駐於菲律賓的艦隊、太平洋艦隊和英國遠東艦隊。山本在對海軍航空兵徹底充分準備與訓練後,以南雲忠一中將所率領的6艘航空母艦機動部隊、400多架飛機等大型兵力,對美國太平洋基地—歐胡島上的珍珠港發動空襲。

珍珠港日本的主要目標是美國航空母艦,但空襲時沒有一艘停在港內。日軍對其他艦隻攻擊,徹底癱瘓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以極小代價獲得極大成功,短期內美國海軍無法干涉日本在太平洋的行動;然而,日本犯下了幾個重大錯誤:未徹底摧毀島上的維修設備、油庫和其基地功能,導致美國部份受創艦隻得以恢復其作戰能力,以及珍珠港仍能作為美國的太平洋前線基地。

日本原計畫外交部在談判破裂後交出宣戰書之際立刻發動攻擊,但因為種種處理手續的問題,使得美國在珍珠港已遭日軍攻擊後才收到宣戰書。此舉「偷襲」的作戰行動使美國舉國團結對日本宣戰,而德義兩國亦對美國宣戰,中華民國也在此時對日本正式宣戰,使得歐亞兩大戰場合流,美國也為牽制日本兵力,開始在軍事方面大量援助中國。

1942年之前的東亞和太平洋戰場,日軍佔領了整個朝鮮半島、中國的東北、華北大部、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南沿海等地、東南亞大部和太平洋西部大部分島嶼。中國、美國和英國等國對日宣戰,蘇聯對日則保持中立。圖中並未將當時成實際獨立狀態的外蒙古和西藏列為中國的領土。
水牛式戰鬥機最初很成功的擊落日軍的九七式戰鬥機,但卻遠遠落後於日軍的零式艦上戰鬥機珍珠港事件後日本迅速進攻太平洋區內美國、英國、荷蘭的殖民地。當時英國和荷蘭流亡政府已和納粹德國交戰多年,耗損甚大,難以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加上日軍在遠東地區擁有軍事優勢,日本在短時間內成功攻取馬來亞、荷屬東印度、菲律賓、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等地,而泰國也加入軸心國陣營(但由於其向美國宣戰的報告被當地的外交使節私自截下,因此有書本將泰國列為中立國)。這段時間裡,日本勢力範圍急速擴張,西至英屬印度邊境、東至新幾內亞,完成「絕對國防圈」,能掩護從佔領區運輸的資源。盟軍被日軍俘虜大批兵力,佔領區扶持數個傀儡政權,且持續往海上擴張。

日軍與盟軍於當地的軍事實力比較:
日本 盟軍
軍機數量比例 可以隨時調遣:
700架陸軍飛機
480架海軍飛機 菲律賓:307架飛機
緬甸:37架飛機
馬來亞:158架飛機
荷蘭:144架飛機
主力艦比例 10(10艘航空母艦) 11(3艘航空母艦)
士兵人數 南方作戰中,動用約11個師 英國殖民地:共134,000人
菲律賓:140,000人
荷蘭:65,000人
訓練程度 接受完整軍事訓練,對夜戰、叢林戰均有應變措施。陸軍士兵與軍機駕駛員均累積大量對華作戰經驗。 荷蘭與菲律賓兵力中,分別有4萬和11萬士兵由當地民兵所組成;英國則很多都是印度新兵組成,且缺乏印度指揮官。
裝備比較 日軍裝備性能優異的零式戰鬥機、坦克以及適合作戰地形的裝備,海軍軍艦性能也優於當地盟軍。 馬來半島士兵缺乏坦克且作戰服裝不適合叢林戰。盟軍飛機多屬舊式飛機,作戰航程、速度和武裝均遜於日軍。

戰略性島嶼的進攻
主條目:威克島戰役、關島戰役 (1941年)、阿留申群島戰役和索羅門群島戰區
除了對東南亞英美荷殖民地的攻佔外,日本接連佔領太平洋的各個島嶼,由於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中被摧毀,無法援助其戰區,且日軍大規模進攻,島嶼紛紛被日軍所佔領。日軍在各島上修築各個不同的防禦工事和機場,使得日本的「絕對國防圈」範圍不斷擴增,但兵力大量分散。此外,日軍還有試過進攻澳洲北部,但空襲後未即時登陸,且在不久後盟軍開始反攻,失去進攻澳洲的機會。

海上的擴張
1942年太平洋戰爭的形勢(紅線圈內是日軍所到達最大的勢力範圍)主條目:印度洋空襲和軸心國在澳洲水域的軍事活動
在海上,日本海軍進行了局部的巡弋,陸續消滅盟國海軍;其中最大的戰果是在印度洋空襲中將英國皇家海軍的影響力徹底逐出太平洋,並使日本海軍在印度洋全無敵手。

大東亞共榮圈
參加大東亞會議的各國領導人合影。從右至左依序:巴莫、張景惠、汪精衛、東條英機、蒙嘉歐親王、勞威爾、錢德拉·鮑斯。主條目:東亞新秩序、大東亞共榮圈和大東亞會議
1938年,當時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近衛文麿提出「日滿華合作」互助關係,提倡中國、滿州國和日本相互合作,促成亞洲自治發展,幫助中國統一與排除西方勢力,然而由於蔣介石和多數中國民眾的抵抗,此政治主張並未實行。1940年8月,近衛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概念,號招東南亞各殖民地獨立,與日本形成聯邦制政治聯盟,在相繼佔領英美殖民地後更加提倡,在大東亞會議最後通過《大東亞共同宣言》,表示要將大東亞各國自帝國主義中解放、建設共存共榮秩序、相互尊重自主獨立、反對種族歧視。直到現在,關於這個政治主張至今正反討論仍未停止。出席大東亞會議與大東亞共榮圈政治的日本以外人物有:

緬甸國:昂山、巴莫
菲律賓第二共和國:勞威爾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蘇巴斯·錢德拉·鮑斯
越南帝國:保大帝
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汪精衛
泰國:蒙嘉歐親王、鑾披汶·頌堪
戰爭轉捩點
空襲東京、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海戰
1942年中途島海戰後,盟軍扭轉了戰局,開始發動反攻。
珊瑚海海戰(Battle of Coral Sea)是一場於1942年5月4日至5月8日,發生於珊瑚海的海上戰鬥,是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這是第一次有航空母艦參與的海戰,是第一次雙方艦隊在視線距離外進行的海戰,也是第一次雙方戰艦沒向敵軍戰艦開火的海戰。這次的交鋒並沒有對雙方的戰力造成太大的損傷,不僅如此,雙方還從這戰役中得到了寶貴的經驗,並為一個月後的中途島海戰拉開了序幕。

日本在杜立特空襲後,為了防範美軍持續由側翼直接對日本本土進行攻擊,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便積極策劃對中途島的攻佔作戰計畫,原本預計所有參與偷襲珍珠港的南雲艦隊的六艘航空母艦要全部參戰,為日軍攻擊中途島時提供空中支援以及隨時殲滅出現的美軍機動部隊,但由於日軍在新幾內亞地區發動FS作戰而引發珊瑚海海戰,讓六艘航空母艦中的二艘「翔鶴」與「瑞鶴」航空母艦無法參戰,使南雲艦隊減損三分之一的空中兵力,但日軍仍按照既定計畫,於1942年5月28日發動中途島作戰計畫。

由於日方的密碼被美軍破譯成功,美軍在日軍進攻中途島前就已作好準備,除了強化中途島本身的防禦力量外,尼米茲也要求剛由珊瑚海海戰回到珍珠港的「企業號」以及「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由斯普魯恩斯少將領軍,駛往中途島東北海域進行埋伏,同時也令在珊瑚海海戰中受重傷,當時在珍珠港大修中的「約克鎮號」航空母艦執行緊急修理,於三日後組成另一支特混編隊,由法蘭克·傑克·弗萊徹少將領軍,駛向中途島東北海域與斯普魯恩斯的艦隊會合。

1942年6月4日晨,南雲部隊開始進行對中途島的空中攻擊,然而因為南雲艦隊發生一連串的戰術判斷失誤(其中包含偵察機未搜尋到美艦隊,中途島攻擊部隊返航以及中途島陸基航空部隊攻擊等),讓埋伏在東北海域的美軍特混編隊有機可趁,首先對日艦隊發動攻擊,讓南雲艦隊中的「赤城」、「加賀」和「蒼龍」號航空母艦被美軍俯衝轟炸機的炸彈擊中起火,並於當晚陸續沉沒。而「飛龍」號的航空機隊隨後對美軍艦隊發動反擊,也讓美軍的「約克鎮號」航空母艦受到重創,後來日軍伊-168號潛艦發現了約克鎮號,隨即發射魚雷擊沉約克鎮號。而發動攻擊的「飛龍」號航空母艦也被美軍攻擊後沉入大海。

在南雲艦隊損失四艘航空母艦後,由於空中攻擊力量完全喪失,山本大將不得不向全軍宣布撤消戰役計畫並開始撤退,此戰役以美軍勝利而告終,也因為日軍損失過於巨大(四艘航空母艦、200架以上的艦載機以及訓練有素的飛行員),讓日軍和美軍的軍力獲得了重大的平衡作用,也讓日軍在短期內無法再發動大型的戰役,美軍得以獲得寶貴的喘息時間,故中途島戰役在太平洋戰爭中具有極重要的地位,也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

盟軍反攻
瓜島爭奪戰
主條目: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日軍在中途島戰役大敗後,不但沒有省思其整體戰力並做有效的重新部署,反而仍繼續進攻計畫,並重新開始類似FS作戰計畫(新喀里多尼亞、斐濟、薩摩亞群島的作戰計畫)的南線作戰,而日軍在1942年6月開始在瓜達康納爾島開始修建新機場,然而在即將完成之際被美軍發現,美軍在8月7日以海軍陸戰隊一萬餘人的兵力發動攻擊,並成功佔領機場,從此時開始,美日雙方屯兵瓜島,雙方在瓜島上以及週邊海域發起大小不一的海戰與陸戰,其中兩場大型的海上戰爭為「東所羅門海戰」與「聖克魯斯群島戰役」,美日雙方互有勝負。

陸戰方面,日本在丟失機場後,日軍大本營由百武晴吉中將領軍,並且由海軍的快速驅逐艦隊由拉包爾增援瓜島,此運兵模式被稱為「東京快車」(在隨後的撤退以及新幾內亞增援也廣為運用),然而由於百武中將錯估美軍實力(他認為美軍只有2000人,但僅8月7日一天,美軍即已有16,000人在瓜島),因而每次增兵都是數千人,在兵力不足之下始終無法奪回瓜島機場,瓜島機場反而成為美軍在瓜島爭奪戰中的勝利保障。

海戰方面,在瓜島爭奪戰初期,日軍的三川軍一中將曾率領驅逐艦戰隊負責砲擊瓜島機場,但巧遇盟軍巡洋艦部隊,而三川指揮其戰隊順利對其部隊發動攻擊,至少擊沉盟軍四艘巡洋艦以及數艘驅逐艦,史稱薩沃島海戰,使瓜島爭奪戰初期的制海權落入日軍手中,然而制空權的喪失卻始終造成日軍沉重的壓力,在一次又一次東京快車與美軍艦隊的夜戰中,日軍逐漸的喪失了制海權,而制海權的完全喪失是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夜戰(史稱第三次所羅門海戰或是瓜島海戰),美軍以損失二艘巡洋艦與七艘驅逐艦的代價,讓日軍損失「比叡」和「霧島」二艘戰艦、一艘巡洋艦與兩艘驅逐艦。

在瓜島海戰結束後,日軍開始策劃要由瓜島撤退,至1943年1月撤退實際完成止,日軍共撤出陸軍9,800人,海軍830人,隨後美軍於1943年2月9日完全佔領瓜島,獲得瓜島爭奪戰的最後勝利。

塔拉瓦戰役
塔拉瓦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一場戰役,時間是由1943年11月20日至11月23日。這是美國第二次的進攻(第一次是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在重要的中太平洋地區之第一次進攻。

這也是在戰爭中,美國第一次面臨日本猛烈的反兩棲登陸作戰。之前的登陸行動很少或根本沒有遇到阻力。4,500名日本守軍得到充足的補給和有充分準備,他們戰鬥至幾乎到最後一人,對美國海軍陸戰隊帶來沉重打擊。榮譽勳章被授予第一中校亞歷山大·邦尼曼、參謀軍士威廉·J·博德倫、第一中校威廉·D·霍金斯和上校大衛·舒普。

跳島戰術
美軍的跳島戰術,其實是不採行逐一收復各島的戰法,而是收復一個島嶼後,跳過下一個島嶼,而攻佔下下一個島嶼,特別是跳略過防守比較堅強頑抗的日軍島嶼,透過跳島佔領,以海空封鎖的方式來孤立日軍佔領的島嶼,迫使其最後不得不屈服,如此大幅提升收復的進度與成效;尤以美軍登陸硫磺島、琉球與日軍戰況最為慘烈。

中緬印戰區
中緬印戰區 (CBI)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對其在中國、緬甸、印度的軍隊的稱謂。名義上的最高統帥為蔣介石,參謀總長為史迪威。但是實質上由於中國部隊戰力不足,加上中國的對外援助上完全倚靠英國在印度的土地與部隊支援,因此此戰區中日軍實質對象為東南亞戰區(SEAC)的蒙巴頓上將,在這一戰區知名的部隊包括飛虎隊、駝峰航線上的運輸和轟炸部隊,建造中印公路的工程兵部隊,以及麥瑞爾突擊隊。但是位於印度與緬甸仍是以英軍為主。

中太平洋進擊
自從1943年初美軍在瓜島得到最後勝利後,除了麥克阿瑟所統率的美澳聯軍與威廉·海爾賽的美軍南太平洋艦隊在新幾內亞方面反攻外,美軍作戰聯席會議亦決定,1943年後期開始,美國海軍由中部太平洋(中太平洋)開始反攻的計畫,此計畫由美國海軍第五艦隊負責,並且得到尼米茲在軍備與物資上的強力支援,截至吉爾伯特戰役發動前,第五艦隊已經有至少十艘的航空母艦以及七艘以上的戰艦組成,幾乎囊括了托馬斯·金凱德的第七艦隊以及海爾賽的第三艦隊以外的所有美海軍兵力,艦隊司令為在中途島戰役一戰成名的斯普魯恩斯海軍中將,其空中攻擊戰力-快速航空母艦編隊番號在吉爾伯特戰役時原番號為50特混編隊,於馬紹爾戰役時改編為58特混編隊,並沿用至太平洋戰爭結束。

中太平洋的首戰-吉爾伯特戰役於1943年11月21開始,在戰前美軍即為該群島做過十分詳細的海岸線偵查,並且於登陸前一日即開始進行空中與艦砲的火力準備,但美軍對島上日軍的守備狀況一無所知,而在登陸開始時美軍即受到島上日軍的強力攻擊,損失慘重,直到11月23日美軍佔領塔拉瓦環礁之日止,日軍共死傷4,800餘人,美軍傷亡則約為1,000餘人,是少數太平洋戰役中美國海軍陸戰隊死傷較重的戰役之一。然而此戰卻為前期的登陸戰作了最好的教訓作用,在1944年2月2日起發動的馬紹爾群島戰役,由於較吉爾伯特戰役投入了更多倍的艦砲與空中火力支援,使得島上的日軍無法有效的對美軍進行攻擊,只能依靠島上的據點以及防禦工事抵抗,在羅伊納木爾以及誇賈林島戰鬥中,美軍僅以死亡約二百人的代價擊斃日軍守軍三千餘名,2月22日美軍得到馬紹爾戰役的勝利。

日軍在中太平洋上,有個戰力強化的基地-特魯克島,在美軍進行馬紹爾戰役時,斯普魯恩斯認為特魯克島可能會成為中太平洋反攻上的一個重大威脅,遂於2月17-18日,由58特混編隊中的九艘航空母艦與約六百架艦載機對特魯克進行了狂轟濫炸,使特魯克的軍事能力喪失,並沉傷港內15艘戰鬥用艦船以及270架飛機,港內的重要設施也因空襲而嚴重損壞無法使用。空襲特魯克不但保障了美軍在馬紹爾戰役的順利進行,同時也為未來進攻馬里亞納群島掃除了可能的側翼威脅。

反攻力量的合流
菲律賓海戰和雷伊泰灣海戰
位於澳洲布裡斯本的AMP大樓,是盟軍總指揮官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在二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的指揮總部1944年6月,美軍的中太平洋反攻力量開始向日本的「絕對國防圈」馬里亞納群島發動攻勢,特別是針對塞班島、提尼安島以及關島三個主要島嶼,戰役開始前,美軍第五艦隊的58特混編隊率領15艘航空母艦上共956架艦載機,針對塞班島以及關島等地發動空中攻擊,負責防守馬里亞納群島的角田覺治中將的航空部隊受到相當大的打擊,失去了戰鬥能力。6月15日起,美軍發動塞班島登陸作戰,而為了保護美軍在塞班島以及即將發動的關島登陸作戰不受到日軍艦隊(即小澤治三郎率領的第一機動部隊)的側翼攻擊,斯普魯恩斯中將下令馬克·米切爾所統率的第58特混編隊進入塞班島西部海域,列陣以待。

日軍在得到美軍進攻馬里亞納群島的消息後,即令小澤治三郎與栗田健男的戰艦部隊會合,由小澤治三郎統一指揮,由九艘航空母艦組成自中途島海戰以來最大編組的聯合艦隊,趕往塞班海域迎戰美軍,6月19日日軍抵達塞班西部海域離美軍艦隊約350海浬的距離外率先發現美艦隊行蹤,並派出四個梯次共326架飛機進襲,然而美軍在發現日機進襲群後,米切爾下令240架飛機升空攔截,並且在裝置了短發VT引信砲彈的護衛艦的防空砲火下,日機僅有少數逼近美艦並實施攻擊,被攻擊的美艦受損輕微,反觀日機損失慘重,最終僅有130餘架回到日軍航空母艦上,此場空戰被稱為「馬里亞納獵火雞大賽」。

雖然美軍在6月19日白天沒有直接以航空機攻擊日艦隊,但在日艦隊附近的美潛水艦卻予以日艦隊沉重的打擊,並成功擊沉了日本航空母艦「大鳳」與「翔鶴」,隔日6月20日下午三時左右,美艦隊終於捕捉到日艦的蹤影,並於下午四時發動216架飛機發動進攻,並擊沉航空母艦「飛鷹」號與擊傷數艘艦艇後返航,然而美機群到達航空母艦上空時天色已黑,只能進行夜間降落,使得美機損失慘重。日軍也在被攻擊後接到撤退的指令,艦隊撤回日本本土,菲律賓海戰即告終,由美軍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1944年10月,麥克阿瑟開始率軍進攻菲律賓,海軍第五艦隊暫由威廉·海爾賽指揮,並改變番號為第三艦隊,與托馬斯·金凱德的第七艦隊合作,10月20日開始進攻菲律賓中部的萊特島,日軍「捷一號作戰」開始,計畫由三股海上力量對雷伊泰灣中的美軍第七艦隊發動攻擊,並且在菲律賓北部設一誘餌引哈爾西北上,令第七艦隊失去側翼防護力量。

栗田艦隊在10月24日首先進入錫布延海,被美軍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共260架攻擊,栗田艦隊中的武藏號戰艦被擊沉,其他艦隻也受到大小不一的損傷(此海戰被稱為錫布延海戰),雖然栗田艦隊在下午15:30下令折回,但隨即於17:15再次轉向,對美軍造成嚴重威脅(然而海爾賽並不知情)。另一支西村艦隊則由南面進擊,原預計與栗田艦隊形成鉗型攻勢以進攻雷伊泰灣,但在10月25日淩晨進入蘇里高海峽時,遭到已在蘇里高海峽埋伏列陣以待的金凱德旗下,由傑西·奧爾登多夫少將領軍的戰艦編隊攻擊下,西村編隊二艘戰艦與其他艦隻全部被擊沉,只有一艘驅逐艦奪路逃出戰場,隨後而來的志摩艦隊亦被攻擊,但損失較輕(此海戰被稱為蘇里高海峽海戰,是世上最後一次直接的戰艦間近距離海戰)。

10月24日下午,在菲律賓北部恩加尼奧角作為誘餌的小澤艦隊被發現,但當時海爾賽正在集中力量攻擊栗田艦隊,直到夜間,海爾賽認為栗田已撤退,南面海域他認為金凱德足以應付日軍的進襲的情況下,揮軍北上準備攻擊小澤艦隊,然而10月25日凌晨,栗田艦隊在駛出聖貝納迪諾海峽時卻沒有美艦予以攔截,使栗田艦隊得以駛近薩馬島直接威脅金凱德的第七艦隊與運輸船團。海爾賽在10月25日清晨即將接戰小澤艦隊之際,接到來自金凱德對於薩馬島外海艦隊被栗田艦隊攻擊的告急電報,起先原不以為意,但隨著薩馬島海戰以及栗田艦隊逼近萊特島的情況下,尼米茲甚至對海爾賽發出關切電報,使得海爾賽只得在留下米切爾繼續攻擊小澤艦隊的情況下,揮軍南下,但該艦隊卻沒有辦法來的及馳援(距離太遠)。

栗田艦隊在進入薩馬島海域後,便開始進擊金凱德的護航航空母艦群,其中一艘護航航空母艦被擊沉,栗田艦隊則損失了三艘巡洋艦(此海戰稱為薩馬島海戰),並且花了數小時在整備隊形,之後即向南駛向雷伊泰灣,眼看日軍的作戰目的即將達成,但栗田卻下令北轉,隨聖貝納迪諾海峽轉錫布延海撤退,在撤退時被哈爾西的艦載機追炸,數艘戰艦受創。

在海戰結束後,由麥克阿瑟領軍的美菲軍於1944年12月31日佔領雷伊泰島,並隨即展開呂宋島的攻略作戰,於1945年3月3日克復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對日本的戰略封鎖
主條目:硫磺島戰役和沖繩島戰役
此條目或章節需要擴充,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2010年1月5日)
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戰爭後期
日本本土轟炸
東京大轟炸
1945年3月19日,美軍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日本轟炸機在反擊中重創美軍的富蘭克林號航空母艦東京大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這兩次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首都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

轟炸吳市
轟炸吳市 (1945年7月)
輕巡洋艦大淀號在吳市附近的瀨戶內海沈沒轟炸吳市及其附近地區是美國及英國海軍艦載機在1945年7月下旬實施的,該行動擊沉了日本帝國海軍的 (IJN) 大部份剩餘的大型戰艦。美國海軍第3艦隊在7月24、25及28日對吳海軍工廠的攻擊擊沉了1艘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5艘巡洋艦及數艘小型艦隻。在同一期間,英國太平洋艦隊攻擊了在瀨戶內海的其他目標及擊沉兩艘護衛艦和幾個較小的船隻和擊傷了一艘護航航空母艦。

日本本土登陸
沒落行動和本土決戰
日本決號作戰之概略圖在戰爭末期,美國擬定了登陸日本的計畫—沒落行動,防止蘇聯登陸日本。蘇聯預計搶在美軍前進攻日本,並在進攻滿州後逐步佔領日本附近島嶼,以準備登陸北海道。當時原子彈的存在除了高層,沒有人知道,在此計畫裡不考慮。日本方面也因為盟軍的進逼,擬定了防禦本土的本土決戰和決號作戰,大量生產自殺式飛機和輕型武器,組織2800萬人的國民義勇軍以及從各戰場調回士兵,抵抗盟軍登陸。隨著原子彈和蘇聯進攻造成的影響,日本提早投降,使雙方計畫並未實施。

廣島長崎原爆
盟軍經過跳島戰術後,逐步打敗日軍,並攻下日本外圍的小島,8月蘇聯對日宣戰,美國也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日本終於在8月15日宣佈投降。

蘇聯對日本宣戰
八月風暴行動
戰敗的日軍交出步槍早在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中,蘇聯就對同盟國做出參戰的承諾。到了1944年的雅爾達會議中做出「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蘇聯向日本宣戰。其報酬是蘇聯獲得庫頁島、千島群島以及其對大連、旅順及其鐵路連接的控制。」的決議。史達林在美國於1945年8月8日投下原子彈之前2天,發起代號:「八月風暴行動」的作戰(又稱:滿洲進攻性戰略行動),派遣瓦西列夫斯基率領的150萬士兵、5000多輛坦克與裝甲戰鬥車輛等大軍以鉗形攻勢進攻滿州,當時駐於該處的關東軍猝不及防、素質十分低落、不管在質還是量皆遠遜於蘇軍,日軍徹底潰敗,被俘虜64萬士兵,之後蘇聯佔領滿州並劫掠走該地的所謂日軍資產,並執行登陸日本本土的準備。關東軍的潰敗對於日本的主戰派希望幻滅,也是使日本投降、避免更血腥的本土決戰關鍵因素之一。

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發生於1945年8月15日,同年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正式簽定投降,是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大戰發生到1945年8月,日本帝國海軍實際上已不再存在,及盟軍入侵日本迫在眉睫。雖然公開表示他們打算戰鬥到底,日本的領導人在軍事參議官會議(以下簡稱「六大」)私下作出懇求蘇聯進行和平斡旋決定的條件有利於日本。蘇聯,與此同時,正準備攻擊日本,在履行其在雅爾達會議對美國人和英國人所作的承諾。

8月6日、9日,美國人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與此同時,蘇聯在8月9日突然入侵日本的殖民地及滿洲地區(含滿洲國及日本關東州),違反了蘇日中立條約。這兩項衝擊造成天皇裕仁進行干預,命令六大接受盟軍在波茨坦公告中已訂下結束戰爭的條款。經過了幾天的幕後談判及未遂政變,裕仁天皇在8月15日向全國發表了錄音廣播,對日本民眾宣布日本的投降。此段廣播講話被稱為終戰詔書(玉音放送)。

8月28日,駐日盟軍總司令佔領日本。投降儀式於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舉行,日本政府的官員簽署了日本投降書,正式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平民和軍人都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結束戰爭。然而,一些在日本遙遠的亞洲和太平洋島嶼上孤立的指揮官和人員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仍然拒絕投降,直至20世紀70年代。自從日本投降後,歷史學家辯論了使用原子彈的倫理問題。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