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羅馬陣戰 [打印本頁]

作者: ekul    時間: 2013-9-18 01:24     標題: 羅馬陣戰

  早期的羅馬軍隊在作戰時採用希臘式的方陣,一個軍團有3至4千人不等,分為8列,由於當時羅馬軍隊還是處於初級階段,士兵的武器、鎧甲甚至糧食都要自帶,因此羅馬的軍團整體上參差不齊,一般來說,能裝備的起鎧甲的重步兵派在前6列,而家裡較窮裝備不起鎧甲的輕步兵派在後兩列,後排士兵把長矛擱在前排士兵肩上,形成一種長矛陣形。在當時這種陣形可以說毫無機動性可言,更不要說是使用戰術了,他們只依靠自己的勇猛去壓倒別人,又無後備隊,一旦陣形被擊破,那他就無法繼續作戰,加之有無騎兵即使打敗敵人也無法追擊。在公元前396年,羅馬打敗了比他們更無軍事組織的埃特魯斯人控制了意大利中部地區。不過羅馬人很快就吃到了苦頭,來自法蘭西地區的高盧人7萬大軍向羅馬進攻。很快就打到羅馬城下的阿里河,在這裡兩軍展開激戰,羅馬軍團的弱點暴露無遺,機動靈活的高盧軍隊很快繞到羅馬人的側翼及後方,羅馬軍團被團團包圍,在高盧人如潮水般來自四面八方的進攻下完全潰敗,逃進城裡的羅馬士兵甚至連城門都忘記關,公元前390年7月18日這一天後來被羅馬人定為國恥日。面對高盧人的失敗使驕傲的羅馬人清醒過來,他們深刻的體會到落後就要挨打,於是他們痛下決心一定要建立一隻強大的軍隊。
  在與高盧人作戰失利後,羅馬人逐漸認識到自己軍事體系的落後,由於一場改革也就隨之而來。這場改革起於卡米魯斯,一名優秀的羅馬統帥。又經過多年的實戰考驗後,羅馬人終於建立了一套在當時行之有效的軍事體系。他們改變了一直以來的裝備和給養自備制,轉而由國家統一配給制,定期在發放軍餉,並提供武器和給養,實現了軍隊的職業化和裝備的標準化。
  高盧戰士自由鬆散的隊形、迅速敏捷的動作和大刀闊斧的砍殺都給羅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山地部族薩姆尼姆人的游擊戰中,羅馬人意識到了投槍的有效性和山地作戰時密集隊形的不利。歷經改良總結出的軍團戰術與希臘方陣相比,雖然同為古典重裝步兵戰術,但採用的卻是相當鬆散的戰鬥隊形。重裝步兵分為3個橫隊,每個橫隊由前後左右交叉布列的10個連隊(瑪尼布爾斯)構成,而每個連又細分為2個排(肯托利亞)。由這些單位構成小方陣,排成一列,中間留有略大於小方陣的空隙,而第二線的方陣則正對第一列方陣的空隙。這樣,三列隊形就組成了類似於棋格形式的大方陣。這種陣型排列法,在l中國叫做夾門魚鱗陣。所謂「夾門」,就是後一列正對前一列留下的空隙。所謂魚鱗就是整個陣勢來看,個個小方陣彷彿魚鱗一樣交錯排列。並有人根據此,說明安息戰爭中一隻突圍的古羅馬軍團曾在漢朝定居。不過,這倒是東方自古以來用於車戰的就有的陣法。這種隊形長於機動,在實戰中能夠隨機應變地改變隊形,並且即使某一隊士兵戰敗,也不會導致整個戰線的崩潰,後方的援兵可以迅速填補缺口。
  前、後排羅馬士兵的武裝有所不同。第一、第二排的士兵主要裝備有2枝投槍射程30米的輕投槍「皮拉」和射程10幾米的重投槍「皮魯姆」,另外還有近戰格鬥用的短劍和著名的方盾。第三排的士兵全部由經驗豐富的老兵構成,他們裝備有長槍,用於支撐整個戰線。為了便於投擲投槍和揮劍格鬥,士兵們在佈陣時預留了足夠的空間,隊列的縱深和相鄰士兵的間距可由指揮官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調節。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羅馬軍團的龜甲陣,就是利用正前方兩側戰士用大方盾牌互相靠近,嚴密的遮擋,而在中央的士兵則把盾牌舉到頭頂遮擋,從遠處看就彷彿一隻腦袋縮進殼裡的烏龜,所以叫龜甲陣。這種陣型可有效的防禦當時的西方弓箭、投石、標槍。
  在重步兵方陣前,用輕步兵散開,用遠程武器盡可能的殺傷敵人。兩翼和後方是騎兵,用以對付敵人的迂迴包抄,並在敵人潰敗時進行追擊。此時羅馬軍隊的裝備已有了較大的改進。他們的頭盔已經是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頭部護具了,盔頂成圓形,能在受到攻擊時,較好的分散受力;護面完全遮住了面頰兩側,只露出眼、耳、鼻;而後面的護頸,能有效的保護脖子和肩部。而且羅馬人的護甲也很特別:在最早時期,羅馬人的鎧甲是一種用許多的小金屬片連成的鎖子甲,它能有效防禦辟砍的攻擊,而對於以刺殺為主的武器防禦效果相當的差。到公元元世紀時,羅馬人又開始使用一種類似圓筒狀的鎧甲,《角鬥士》和《埃及艷後》裡的羅馬士兵就是使用這種鎧甲,顯而易見的是這種鎧甲只能保護士兵的上半身,他們的腿部是暴露的。不過,限於當時的作戰方式,這種鎧甲是十分實用的,而且這使士兵的機動性大大增加。至於羅馬軍隊的著名盾牌是一種向外凸出的大盾,長1.2米,寬75厘米,能有效的防禦前方的箭石和標槍,巨大的盾牌在衝鋒時,可以把敵人撞倒,然後在殺死敵人。而羅馬的騎兵卻不是很出色,由於羅馬人對騎兵的不重視,常常從「蠻族」僱傭,形成輔助軍團。此外,在防禦時,羅馬人已經改進了他們的方陣,用10隊人組成一個方陣軍團,3隊向前,3隊向後,兩翼個兩隊,使敵人無法下手,同時這種方陣還可以在必要的時候首尾相繞變為圓陣,使敵人騎兵無法突破。
  軍團戰術在與宿敵埃皮爾斯王比洛斯和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的歷次作戰中不斷完善,終於超越了希臘方陣戰術。新舊兩種戰鬥隊形一決勝負的機會終於在公元前197年來臨了。是年,馬其頓響應漢尼拔對羅馬的攻勢,引發了第二次馬其頓戰爭。馬其頓國王菲力五世率領的馬其頓軍和弗拉繆斯指揮下的羅馬軍團對峙於特薩利亞的久斯開法萊山脈。羅馬人投入了全部兵力,菲力五世亦不得不在不利於密集隊形作戰的地形上展開了步兵方陣,雙方的兵力均為約27000人。 儘管在戰鬥之初,經過加強的馬其頓軍右翼壓倒了羅馬軍左翼,但馬其頓軍的左翼卻因受地形限制未能及時展開,在尚未結成方陣時即受到了羅馬軍隊右翼集團的突擊而被擊退。羅馬右翼軍團的指揮官為了拯救苦戰中的左翼部隊,迅速抽調了20個連隊(估計均為決戰用的第三排的老兵)從側後猛攻馬其頓軍右翼。馬其頓軍由於裝備沉重、隊形密集,無法迅速轉向反擊而被徹底擊潰。是役,馬其頓軍共計戰死、被俘13000人,羅馬軍戰死僅1000人,羅馬軍團充分發揮其機動力而贏得了勝利。
  到了公元前168年,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爆發,方陣與軍團一決雌雄的機會再次來到。戰場被設定在希臘東北部的皮多那。馬其頓王佩爾塞斯麾下的44000人與羅馬執政官阿米留斯‧鮑爾斯指揮下的30000名羅馬軍正面相對。由於馬其頓軍的側面得到了充分掩護,羅馬軍不得不採取正面強攻戰術,希臘方陣取勝的天賜良機終於到來了!羅馬軍團刻意挑選的決戰地點是一片凹凸不平的丘陵地帶。馬其頓軍尚在前進過程中隊形就已開始紊亂,出現了不少縫隙,令羅馬軍有機可乘。 鮑爾斯毫不猶豫地命令羅馬軍以連隊為單位衝擊並擴大馬其頓軍隊列中的缺口。面對手持短劍瘋狂砍殺的羅馬戰士,馬其頓軍因為不適應持劍的近戰而一敗塗地。戰線被徹底切斷的馬其頓軍付出了戰死、被俘共計31000人的慘重代價,而羅馬軍的戰死者不足百人。馬其頓從此淪為羅馬的一個屬州,著名的希臘步兵方陣也從此銷聲匿跡。
  羅馬軍團獲勝的原動力——軍團戰術在公元前1世紀的凱撒時代達到了技術上的巔峰,並在此後400年間支撐了羅馬帝國的穩定與繁榮。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