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拜太歲習俗

拜太歲習俗

  拜太歲“是中國道教文化的一個內容,也是我國民間一種消災解難,祈福納吉的傳統習俗。早在元,明時代,拜太歲活動便被列入國家祀典。其所尊奉的對象為主管歲星的神靈,稱太歲神。
“太歲”一詞在“辭海”中的解釋是:“星名。即木星。舊曆紀年所用值歲干支的別名。”道教文化叢書中稱太歲為歲星,也指木星。因為干支紀法是根據木星的公轉時間而制定,因而木星被稱為歲星,太歲,而其屬下的六十個記錄符號都分別被冠以太歲之名,如甲子太歲,乙丑太歲,丙寅太歲,丁卯太歲等等。
一般來說,太歲神都供奉在道教宮觀中的元辰殿,一些未配建元辰殿的宮觀則將太歲神與其他神尊放在一起供奉,如玉皇殿,三清殿等。此外,六十太歲神的中央是一位長著四臉,三目及八臂的神尊,相傳她是六十太歲神的母親,被稱為“斗姆元君”,也稱鬥姥元君。除了斗姆元君長得非同凡人之外,其他六十位太歲神都是凡間的人物形象。相傳這是因為六十位太歲神都曾經在我國的不同歷史朝代托世人間,他們有的是守護疆土,有功於國的將軍,有的是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地方官員,每個人都是我國倫理道德的楷模和備受世人推崇的學習典範。

  現實生活中,道教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其目的和主旨應該不在於利用玄奇神秘的傳說和神話故事來哄騙人,欺瞞人,或者像世人所說的“裝神弄鬼”,故弄玄虛,而應該是通過宗教活動的形式,寓傳統文化教育,傳統道德教育等內容於其中,以此達到啟發人,教化人的目的。
“拜太歲”是中國道教文化的一個內容,也是我國民間一種化煞消災,祈福納吉的傳統習俗。早在元,明時代,拜太歲活動便被列入國家祀典。相對於中國內地居民來說,潮汕人算是最擅長“拜老爺”的族群,自古以來便流傳著“拜太歲”以及類似於“拜太歲”的活動形式,然而由於受史料記載,道教活動場所的開放程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這一民俗文化的傳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從史料記載方面,筆者從清“揭陽縣志”,“揭陽縣正續志”,民國時期的“潮安時節風俗談”,當代部分與潮俗文化有關的書籍,如“潮汕民俗大觀” “潮汕文化大觀”,“潮汕節俗文化”等著作中,尚未見有關“拜太歲”習俗的記述。其次從道教活動場所的開放程度而言,以揭陽為例,我市目前登記開放的道教活動場所僅有 17處,道教徒約 2000人。這些開放的宮觀部分專門建有供奉太歲神的宮殿,有些目前只供奉有太歲神。一般來說,這些宮觀都能為信眾們提供“拜太歲“的方便。儘管如此,17所開放的宮觀相對於揭陽的600多萬人口來說,其所能提供的方便是何等的薄弱。另外,相對於中國佛教而言,潮汕道教的重新興起也較為遲緩,社會以及道教徒自身對於道教文化的研習和宣傳也較為乏力。據筆者所知,目前潮汕四市僅汕尾市和揭陽市分別成立了道教協會。

  監於以上這些現實情況的存在,拜太歲習俗作為道教文化的一部分但鮮為地方民俗學者所關注並為普通信眾所熟悉也就不難理解了。

  事實上,潮汕地區民間不乏存在與“拜太歲”相關的習俗。如在粵東地區頗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陸豐碣石玄武山玄天上帝信仰,不少潮汕人直接或間接前往參拜過,其最基本的參拜方式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之前,具備一個寫著家宅分金坐向,一家人生辰八字,求問事項等內容的紅帖前往,參拜的結果是通過求得的簽文內容判斷一年中各人,各事的運氣,宜忌,以便引起注意並根據簽文的提示實施化解方法,如個人有需敬奉天公,伯公,太陰娘等等者;家宅有需請符,令旗,八卦等器物鎮宅保平安者。這些化煞解厄,消災祈福的活動形式其實與“拜太歲”同樣都屬於道教文化的內容。另外,潮汕地區還有“使芒神”習俗,雖然這一習俗不具全面性,但需要履行這一活動儀式的人都在19歲舉行,究其原因是這些人的生辰八字與當年的年庚犯了“六衝”需要進行化解,實際上這就是傳統“拜太歲”的一個內容。其他諸如此類的民俗活動還有很多,潮汕各地的風俗習慣也不盡相同。

  儘管以上這些與“拜太歲”習俗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但彼此之間還存在不少差異。那麼什麼是太歲,民間又為什麼有“拜太歲”的習俗呢?

  “太歲”一詞在“辭海”中的解釋是:“星名。即木星。舊曆紀年所用值歲干支的別名。”道教文化叢書中稱太歲為歲星,也指木星。這一命名的得來,主要是因為我國農曆紀年的方式是根據木星的公轉時間而制定。從相關天文知識可知,木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它沿黃道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為十二年。為方便記錄,古代先民將木星公轉的黃道等分為十二份,並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應進行命名,定為十二地支。十二地支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依次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個單位,用以作為年,月,日,時的記錄單位,這一記錄方式稱“干支紀法”。干支紀年法每個單位代指一年,每十二年為一個小循環,六十年為一個大循環,俗稱“六十甲子年”,如此循環反复。因為干支紀年法是根據木星的公轉時間而制定,因而木星被稱為歲星,太歲,而其屬下的六十個記錄符號都分別被冠以太歲之名,如甲子太歲,乙丑太歲,丙寅太歲,丁卯太歲等等。

  中國道教以多神崇拜為主要特徵,“拜太歲”活動就是一種被神化的宗教活動,其所尊奉的對象為主管歲星的神靈,稱太歲神。一般來說,太歲神都供奉在道教宮觀中的元辰殿,一些未配建元辰殿的宮觀則將太歲神與其他神尊放在一起供奉,如玉皇殿,三清殿等。此外,六十太歲神的中央是一位長著四臉,三目及八臂的神尊,相傳她是六十太歲神的母親,被稱為“斗姆元君”,也稱鬥姥元君。除了斗姆元君長得非同凡人之外,其他六十位太歲神都是凡間的人物形象。相傳這是因為六十位太歲神都曾經在我國的不同歷史朝代托世人間,他們有的是守護疆土,有功於國的將軍,有的是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地方官員,每個人都是我國倫理道德的楷模和備受世人推崇的學習典範。如今年的值年太歲稱“庚寅太歲鄔桓大將軍”,他在元代降生於浙江省新昌縣。鄔桓自幼聰明智慧,志向高,品德好,經常將自己省吃儉用的錢物施捨幫助他人,後來到江蘇溧陽任縣丞,官職雖小,但鄔桓扶弱壓強,革腐除弊,使溧陽的老百姓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鄔桓也因此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以至於任期屆滿時,仍為百姓們所強烈挽留並被當朝升任為知縣。鄔桓仙逝於任所,後被尊奉為庚寅年的太歲神。這與關帝,媽祖等人物形象的神化過程基本相同。這種將神人化,將人神化的宗教特色較易為普通百姓所認可和接受,也是中華民族尊賢崇聖的一種寫照,更是中國道教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一個關鍵因素。

  由於六十甲子年由六十位太歲神輪流值年(相當於值班人員),因而人的一生隨時隨地都存在著兩位太歲神,一位是本命太歲,也就是人的出生之年的太歲;另一位是值年太歲,也稱流年太歲。因為干支紀年法有犯,刑,衝,破,害等說法,故此太歲神之間也相應存在這種情況。因而每個人的本命太歲每隔一定時間便會出現與值年太歲互犯,相刑,相衝,相破,相害的情況。如某個人的本命太歲與值年太歲的干支相同,即傳統所稱的“本命年”這種情況便被視為犯太歲,也稱“年衝”;與值年太歲相差三年,即為“三刑”,與值年太歲為“偏衝”;與值年太歲相差六位數則為“衝”,也稱“對沖”或“六衝”,屬“衝太歲”,也就是說,2010年屬虎,蛇,猴之人均為此列。其他諸如此類的說法需專業的術士根據各年的干支結合各人的生辰八字方能詳細推算。由於民間有“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的說法,因而“拜太歲”習俗的出現,實際上是人們為了化合對自己不利的客觀因素這一心理需求而舉行的一種活動形式。

  作為一種傳統習俗,目前“拜太歲”這一活動在我國的北京,廣州,台灣,香港等地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已十分盛行,但對於潮汕地區來說仍屬初始階段。一些人雖參加過“拜太歲”活動,但對“拜太歲”文化卻不甚了解,有些人認為“拜太歲”僅僅局限於某些人群,有些人則認為“拜太歲”只拜值年太歲即可。實際上道教界所倡導的“拜太歲”活動是“老少咸宜,人人可為”,其中以屬犯,刑,衝等情況的人群為首要,並且所有參與“拜太歲”的人,除拜值年太歲之外,還要拜自己的本命太歲。如1974年和1980年出生的人,他們的本命太歲分別為甲寅太歲張朝大將軍和庚辛太歲毛梓大將軍,這些人除了都要拜今年的值年太歲庚寅太歲鄔桓大將軍之外,前者還要拜張朝大將軍,後者則要拜毛梓大將軍。至於“拜太歲”的時間和地點,一般都在每年的正月到供奉有太歲神的道教宮觀進行。信眾可在由宮觀擇定的吉日參與集中舉辦的“拜太歲”道場,如不參加道場也可提前登記,餘下的事情交由道士們代為辦理,這樣既省事又方便。據說參加道場的方式由於有專業道士指點,“拜太歲”效果更佳。如市區仙橋道教華陽觀,近幾年來都舉行了大型的“拜太歲”活動,並且由唯一一位粵東籍的高功(道教界最高級別的職稱)張信光道長親自主持道場。此外信眾也可選擇自由參拜的形式,這樣不受時間限制,也較為自由,至於效果如何,筆者則無從得知。

  現實生活中,道教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其目的和主旨應該不在於利用玄奇神秘的傳說和神話故事來哄騙人,欺瞞人,或者像世人所說的“裝神弄鬼”,故弄玄虛,而應該是通過宗教活動的形式,寓傳統文化教育,傳統道德教育等內容於其中,以此達到啟發人,教化人的目的。就像“拜太歲”活動一樣,人們通過參與活動,得以有機會去了解,認識太歲神背後的人物形象並從中得到學習和教益,其實這應該才是道教文化宣揚的主旨。俗話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何懼敲門聲?”假如人人都如六十甲子神的人物形象所為,那麼“拜太歲”活動盡可把它當成歡度春節的一種民俗,至於拜與不拜或者拜後的效果如何應該就不那麼重要了。正如揭陽城隍廟正門一副對聯所寫的:“作事奸邪,任你焚香無益,居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