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形、氣與物質、場
[打印本頁]
作者:
neversays
時間:
2013-7-15 00:28
標題:
形、氣與物質、場
堪輿學的研究物件是與人類生存、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其研究的重點是環境的“形”和“氣”的好壞優劣。
形者,人的五官所能感知的山川河流的實際存在狀態;氣者,古人稱之為“炁“,是指看不見、摸不著而又客觀存在的無形物質和物質的功能狀態。堪輿學術語“龍”是指山脈的形態,“生氣”或叫“龍之真氣”用現代語言來描繪,就是指山川河流在宇宙輻射、日月星辰、引力、空氣運動、光照、地球磁場、地電等綜合影響下形成的綜合場能。古代沒有“場”這個名詞,實際上,古人所說的“氣”就是“場”。堪輿學認為有好形必有好氣,有好氣之所其形必佳。形為氣之質,氣乃形之用。堪輿學用“龍”作為地形地貌的代名詞,用“穴”來表達場強適中的某一具體地點。
形和氣是物質存在的兩種基本存在形態。 對於形,所有五官具全的人都容易理解。而對於氣,則似乎比較神秘。氣的最大特點就是人類的五官不能直接感知它,因此在先進的現代科學儀器問世以前,一談到“氣”,許多人如墜五里霧中。現在,現代科學用越來越多的證據證實了“氣”的存在,並越來越深入地揭示出“氣”的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密。按照“氣”的定義,其包含的範疇甚廣,如引力、磁力、熱輻射、不可見光、電磁波、微波、生物場等等,大的範疇主要包含功能、能量場、引力和磁力場以及各種波粒二重性的物質,“氣”無所不在。
人類對於“場”的認識,從未知到已知,從膚淺到深刻,並伴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更新。比如引力,人人都知道在地球上物體都是從高處落往低處,水總是往低處流,但絕大多數人都熟視無睹,不知道是引力場在起作用,自從牛頓發明萬有引力定律後,人們才明白這個道理。又如,在電話和電磁波發現以前,千里眼、順風耳只能是神話傳說。如果你在武則天面前敢說不出門能看到萬里之外的圖像和聽到遠在天邊的聲音,不下旨判你“妖言惑眾,斬立決”那才是怪事。至於宇宙背景輻射、宇宙雙螺旋場、超光速運動和量子理論,則是近幾十年才發現的。我們應該認識到,人的五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質世界充其量不過是整個物質世界的九牛一毛,比如氣味、聲波、光波,人類的五官都只能直接感受其中的極小極小一部分,在辨別氣味上人類遠遠不如犬;人類不能看到的紅外線,是許多夜行動物夜間行動的主要光源;人耳不能聽到的超聲波,蝙蝠卻靠它來感知世界。無邊無際的宏觀世界和永無止境的微觀世界的更多奧秘,有待我們和我們的子子孫孫繼續不斷去探索。
形與氣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古人雲:“聚則成形,散則化氣”,就是說在一定的條件下,物質與能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這與現代物理學和宇宙學的理論不謀而合。物質只要其溫度高於絕對零度,就會不斷地把自己轉化為能量向外輻射,直至化之於無形。反之,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在瞬間轉化為物質。我們面前的可視宇宙就是由高質量的能量通過大爆炸瞬間形成的。
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情況下,就用易學哲學的方法論發現了現代科學最近幾十年才證實的物質與能量的關係和規律,這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我們還曾經把它當成封建迷信來批判,這個教訓應該認真吸取。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