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地下湖泊 可能蘊藏生物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生命韌性令人訝異!美國一所大學從南極一座長年不見陽光的地底湖泊採集樣本,分析後發現了細菌的存在,其中部分細菌是存在於魚類消化系統內,因此,科學家推測,當地過去可能曾有魚類或是更複雜的有機體大量活動過。
南極洲的沃斯托克湖底,由於當地氣候條件惡劣及冰冷,而且幾乎沒有陽光照射,水中也可能含有高濃度的氧,相當不利於生命存在;不過,美國鮑林格林州立大學科學家運用從當地採集的樣本,進行核糖核酸(RNA )化驗後發現,其中絕大部分高達94%的RNA 都屬於細菌,6%則屬於多細胞有機體( multi-cellular organism),其中還包括嗜冷菌(psychrophiles )以及生存在熱水中的細菌。
研究者羅傑斯表示,從這些發現可以得知,當地湖底下曾經有熱泉(hydrothermal ),甚至從被發現的細菌中,有部分是存在於魚類消化系統中,如果加以推論,當地也可能曾有魚類或更複雜的有機體存在過。
羅傑斯補充說,「這項發現指出,那裡可能有生物或是曾有過生命體存在,也可以讓人類了解生命的韌性,更知道有機體竟然能生存在這種惡劣條件下。」
不過,俄羅斯彼得堡核子物理研究院科學家布拉特則持懷疑看法,他認為,樣本中被判定為有機體的DNA或細胞,可能是來自於外部組織或是微生物造成的「汙染」(contamination )。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微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納則表示,「南極洲地下湖長年被冰層覆蓋,光線很難進入,因此要證明如此環境下仍有生命存在,就得提出更多的證據。」
沃斯托克湖是全球最大的冰下湖(subglacial lake),上層被厚達3.7公里的層層冰塊覆蓋,造成當地長年黑暗,因此早已被科學家認定是地球上生命不太可能存在的地方之一。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Plos ONE》期刊。
圖說:美國科學家利用從南極地下湖泊採集的樣本分析發現,除了有細菌存在,更加以推論,當地雖然被厚冰覆蓋,但可能曾有魚或其他生物存在。(photo by NASA)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