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罵人豬腦袋 是因為自己才是豬腦袋 [打印本頁]

作者: special2    時間: 2013-6-14 00:59     標題: 罵人豬腦袋 是因為自己才是豬腦袋

罵人豬腦袋 是因為自己才是豬腦袋

文/ 侯建良

在上位者的角色往往越來越有權利與權力,
應該意識到的是如何善用自己權責,
從各種角度客觀的思考多個面向的立場,
而非濫用權力以一己之喜好便妄下決策。
從一己觀點看待事情,
很容易認為環境缺了什麼、別人少做了什麼,
更大的可能,其實是「自己知道的太少」…

七年前,我有機會在學校行政單位服務,
擔任一個小單位的二級主管;
去年,再轉任一個處的副主管。
隨著角色不斷轉變,
我也多了些機會參與更高層級的校務決策與運作。
每當外賓來訪、評鑑時,
學校總得安排對應的校園訪視,
而我也因此有機會陪同主管們、外賓們
實地造訪校園裡的不同角落,
包括各類教學、研究與生活環境。

在每次的拜訪中,心裡多少會有些讚嘆與感慨;
讚嘆的是,在自己周遭的不同角落裡,
其實有不少細節是由一群人以不同的觀點、
默默而用心地規劃、經營;
感慨的是,自己在這個自以為熟悉的環境這麼久,
卻從未真正用心看到這些面向,
即使它們沒有被好好地宣揚。
捫心自問,
我真的沒有機會、能力先去了解這些細節嗎?
我試著瀏覽過這些單位的網頁、
簡介或相關報告嗎?

當我開始有機會從更高、更全面的觀點
來看到一個決策的形成、不同角色的人
如何在他們的工作崗位上完成任務,
就越發現自己一廂情願想法的淺薄而狹隘。
而當一個決策涉及到的成員越多,
所增加的限制與顧慮就越多,
若不是有機會靜下心聽到不同角色的立場與聲音,
的確會狹隘地以自己觀點
認為事情的決策結果理應如此。

在職場生態中,當一個人知道的越少,
就越容易以自己狹隘的邏輯
去解釋一件事的因果、利弊得失,
甚至惱怒地大放厥詞罵人「豬腦袋」、
「怎會做出這種不合理的決策?」。
我們固然可以選擇
放大絕地批評別人什麼都沒有做,
感覺不到別人在作什麼,
但更可能的事實是自己的無知與無感。
一個人的無知,在於對事實的不了解、
許多需兼顧事情的不知悉;
一個人的無感,
在於自己不夠投入自己所處的環境、
不夠關懷身邊曾發生過的事,
而是被動地等著環境來滿足、吸引自己。

在有限的時間與經歷下,人也許可以無知,
但不可沒意識到自己的無知、
而以自以為是的姿態去批判週遭的人事物。
在苛責、要求別人作的更多的同時,
自己卻可能做得少,
很可能在選擇謾罵之前
並未花心力去深入地「知」;
也許那任務並非自己的責任,沒有立場使力,
但「知」卻是自己的責任。

真正「有知」的人往往意識到
自己所知有限而更慎於言、
而非信誓旦旦地妄下斷論。
在職場環境裡,
不同單位間的互動可能在彼此不夠了解、
不願了解的狀態下而劍拔弩張,
各自捍衛自己的立場。
但若試著多以詢問的立場去了解別人所作的努力、
探詢別人做決策的因果,
有時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質疑,
並盡可能地在彼此了解更多的前提下
把任務作得更完滿、將問題更合理地解決。

在上位者的角色往往越來越有權利與權力,
應該意識到的是如何善用自己權責
從各種角度客觀的思考多個面向的立場,
而非濫用權力以一己之喜好便妄下決策。
從一己觀點看待事情,
很容易認為環境缺了什麼、別人少做了什麼,
更大的可能,其實是「自己知道的太少」...

通常愛說人是非的人,
其實自己才是真正的是非之人...
通常愛罵人豬腦袋的人,
其實自己才是真正的豬腦袋...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