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衣針與無菌理論
接受針灸治療、進針前,施針的醫師多會先用酒精棉球在皮膚上擦拭。也有一種「隔衣針」,病人並未褪去衣衫,醫師手持毫針先滑過衣物、經過皮膚,再進入穴道。也常有施針者的手指碰觸到無菌的針柄針身,下一秒鐘,在醫師運針下,汙染的針柄針身,就進入病人體內。
就西醫的無菌技術理論觀念裡,這是不能接受的「汙染」,學生若犯了這種錯誤,絕對不可原諒,多半會引發老師勃然大怒。進入西醫醫學中心殿堂的針灸老師,也妥協地戴起手套,拼命地擦拭酒精,避免不必要的疑惑與爭議。
每次看到這種「隔衣針」,我都好像跌入時光隧道,在還把身體視為神秘隱私的年代,暴露身體自然是極為禁忌的事,鄉野小說上還常提及,因為男女授受不親,為了「切脈」,只好用綿線或絲線綁住手腕,拉開一段距離來號脈,常可見於妃子與御醫間;我想這應是小說家的想像,雖然皇帝女人的身體是不可以碰觸的,可是經由絲線傳來的脈波來診病,未免太扯了,很難相信。
民法上有關「習慣法」的定義是這樣的,「多年慣行的事實」及「法之確信」。施隔衣針的老中醫師們便有類似的確信,他們堅信,隔衣針是絕對可行而且不會感染發炎的,事實上是,他們「多年慣行」,也真的從未看過發炎。例如在處理坐骨神經痛時,常取「環跳穴」,手指握過的長長針柄,再進入病人的臀部,也都不會發炎,這是顛覆西醫的無菌觀念。中醫講皮膚下面的淺層,有所謂的「衛氣」,其功能是防衛外來的病邪,它也許和西醫講的抵禦外侮的白血球及巨大吞噬細胞(macrophage)有關,這些抵抗力抑制了針柄上微量的細菌,所以不會發炎。
另一個問題是,西醫的肌肉注射,使用的針具,需要無菌嗎?臨床上倒是看過無菌操作不良而注射部位化膿的醫案,針灸針和注射針的差別,或許是針灸的不銹鋼毫針直徑較細,拔針之後,兩邊組織馬上閉合,微量的細菌起不了作用,再推論下去,最近風行的穴位埋線,因為要把羊腸線塞在注射針的管徑中,所以,無菌技術的操作,就非常重要。
臺灣的抗生素濫用舉世聞名,翻開產科的教科書,正常的自然分娩,甚至於沒有併發症的的剖腹生產,是確定不需要抗生素的,可是醫界實務上都會常規給予消炎藥,因為萬一發炎,病人及她的委任律師可能會問一句:「是不是沒給抗生素,傷口才會發炎?」雖然醫師們的官司大概不會輸,但為了省事,抗生素還是灑下去,畢竟抗藥性是以後的事。這時抗生素治療的,原來是醫師們的恐懼不安。
如果用西醫的研究方法,將病人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一群病人用嚴格的無菌操作針灸,另一群病人用隔衣針,如果兩者沒有統計學上的差異,隔衣針就是沒問題的,西醫也就不應非難中醫沒無菌概念。可惜,這種研究是不會成立的,除了病人數目要多以外,病人都擠到無菌組,願呆在隔衣針組的病人必然寥寥可數。
我自己的病痛,我可以安心地接受同行醫師的隔衣針,內心篤定、不勉強不懼怕,但我在幫病人針灸的時候,我還是不自覺地拿起酒精消毒擦拭,我在想,酒精是西醫的,針灸是中醫的,這不也是一種中西結合的治療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