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招贅制:關於招贅婚,「重修鳳山縣志」載:「番媒於五更引婿至其家(女)」;「番社采風圖考」載:「番重生女,贅婿于家,謂之有賺;生男出贅,謂之無賺。蓋以女配男,承接宗支也。」;「裨海紀遊」載:「期某日就婦室婚,終身依婦以處。」;「臺灣府志」、「周志」載:「男則出贅於人,女則納婿於家。」;「諸羅縣志」載:「贅婿於(女)家,不附其父」;「番俗六考」、「范志」、「余志」載:「麻達成婚,父母送至女家。」;又載:「此後男歸女家,同耕並作,以偕終身。」;「海東札記」及「東瀛識略」皆載:「引男至女家婚配。」。又據西文資料馮秉正致友人柯羅民亞(P. de Colonia)書中載:「男人就住在女家,不再回去。從此以後,少年就把岳父的房子當作自己的家,他要供養;而他自己父親的家,在他心目中就像歐洲女方的家,新娘是要離開自己父親的家而和丈夫住在一起的。他們也不以男孩為他們的幸福,他們切望生女孩,女孩可以為他們找女婿,作為他們年老的靠山。」以上之記載,皆一致,所指稱者包括西拉雅、洪雅、巴布薩等族或籠統稱平埔各族。蓋平埔族之繼承採行母權制度,以「女承家」,具有濃厚之母系制度,故入贅制可視為平埔族各族之間,行之極為普遍之制度也。惟此種出贅婚在特殊情形下,發生推行上之困難,例如一家僅有一男,其出贅則使男家絕嗣;又若女家多女,若悉皆迎婿,則人多為患,故在平埔族入贅婚姻為正則下,仍有嫁娶為輔助之制度。又據阮昌銳氏民國五十七年末在宜蘭縣境內九鄉鎮所作之田野調查,宜蘭噶瑪蘭族(即卡瓦蘭)之原始社會採行母系制,行招贅婚制,子女從母居,夫從妻居,男子長大出贅,女子承繼家產,男子因出贅而喪失承繼權,其在系譜上之調查,對中文古文獻之記載,提供其可靠率之佐證。阮昌銳氏所調查之八戶,包括三代二戶,四代四戶,五代二戶。其中查出之婚姻方向計三十六對(其中一對因箭號不明,刪除)中,有二十四對屬嫁娶,十二對屬招贅,但從現在一代追溯而上,前三代以前十八對配偶中,有八對係入贅婚。其占全配偶數幾達一半,據此而推測,更追溯而上,將不難預測,其入贅婚姻之優勢(參閱臺灣文獻第二十一卷第一期阮昌銳「宜蘭地區漢化的噶瑪蘭族初步調查」)。
(一)求婚與婚前交際:男女成年尚未婚,其交際頗自由,旦為父母所鼓勵,其主婚權屬於男女本人。由於平埔族之間,除幼童時期之請媒儀婚之外,原並無專業媒妁,除非幼時訂盟,或仿漢俗,亦不請媒妁,而在內外婚制所許範圍中自由擇偶結婚之為正常路徑。故「裨海紀遊」載:婚姻無媒妁。「東瀛識略」亦謂:「番屬先通而後娶,不納聘、無媒妁。男女及歲,意相悅,遂野合焉。」為充分提供選偶之機會,及齡之女子,悉由雙親使女構屋獨居,或宿女子專用之公廨中;及齡男子則夜宿男子公廨,其婚前擇偶交際在父母默許之下,自由進行。其擇偶之程序與方法,即大致於夜晚,由男子向囑意之女子,以吹鼻簫、彈口琴、吹嘴琴等,或饋贈鮮花等物,傾訴其思慕之意。若女子應之,則雙方開始自由談情,甚或同居,而本質上成為夫妻,如斯,先婚而後始告知雙親,微其同意辦理嫁娶,「裨海紀遊」載:「女已長,父母共居別室中,少年求偶者皆來,吹鼻簫、彈口琴、得女子和之,即入與亂,亂畢即自去。久之,女擇所愛者乃與『挽手』。『挽手』以明私許之意也。」;「番俗六考」、「范志」、「余志」亦載:「女及笄構屋獨居,番童有意者彈嘴琴逗之。……意合,女出而招之同居,曰『牽手』。」「鳳山縣志」載:「婚嫁之初,男吹嘴琴,女出與合」;「臺海見聞錄」載:「番婚嫁曰『麻里氏冰』,及笄居小寮,任自擇配。麻達夜以口琴、鼻簫挑之,意脫野合,告父母或牽手焉。」。再據馮秉正致友人柯羅尼亞(P. de Cdonia)書信中云:「像歐洲平常可以遇到的:父母幾乎不過問,當一個青年想結婚,又發現了一個他中意的女郎,他一連幾天帶了樂器到她門口去,假使女郎滿意的話,她就出來,和找她的人一齊出去講條件。然後告訴他們的父母。」
因在平埔各族間並無訂婚之儀式,僅由男子送檳榔、布匹(達戈紋)、青紅布、頭箍、犬毛紗頭箍、糯飯、生鹿肉、豬肉、海蛤、銅鐵手鐲、銀錫約指、珠仔、螺錢、車螯等禮品為定。其聘禮所用之物品,依族依人而有異。關於訂聘禮物之記載,列舉如下:「海東札記」:「以沙帕、青紅布為聘,或男家贈頭箍,以草為之,曰『搭塔干』」;「東瀛識略:「以海哈、青紅布、銅鐵手鐲等為幣。「臺海見聞錄」:「亦有用螺錢為定。」;「噶瑪蘭志」:「番婦婚娶,各社不同。要備單戈紋、鹿、豕等送至女家以為聘。」;「番俗六考」、「余志」、「范志」:「娶婦先以海蛤數升為聘;竹塹間用生鹿肉為定。蛤大如拇指,殼有青文,……。」又云:「男以銀錫約指贈女為定,曰『貓六』。」;「婚姻,名曰『牽手』。訂盟時,男家父母遺以布」等。據西文資料,馮秉正致其友柯羅尼亞(P. de colonia)之書信中:「他們不像在中國可以買婦女,他們亦不注意雙方的財產。……」一般窺知平埔族之聘禮,象徵性意義。遠較財富觀念為重。亦即在平埔族間,並無購買婚姻之制度。又有男女各鑿牙齒互贈,以為訂盟之風俗。關於此「裨海紀遊」載:「召挽手少年至,鑿上齶門牙旁二齒授女,女亦鑿二齒付男,期某日就婦室婚。」;「重修臺灣縣志」載:「拔去前齒訂盟」。所載係婚前訂盟時拔齒之俗。惟其他各誌則大多謂婚後缺齒互贈。
友人P. de colonia之書信中云:「父母就去預備婚筵,通常是設在女家的。」「噶瑪蘭志略」識:「番婚禮,富者以豕送婿家,群就飲食肉。」;又載:「置酒飲眾賀者。」;「臺灣府志」及「同志」並載:「置酒席邀飲同社之人,即成配偶。」;「番俗六考」、「范志」、「余志」載:「至日,執豕酌酒,請通事、土官、親戚聚飲。賀新婚,名曰『描罩佳里』。」;又載:「置酒大會;女家亦邀會飲。」;「女父母具牲醪,會諸視以贅焉。謂之曰『安六』。」;「重修鳳山縣志」謂:「將成婚,男婦兩家各順親屬引男至女家婚配,通社飲酒相慶,名曰『馬女無夏』」。並載:「讌飲稱賀。」又載:「三日後,新婦隨姑請母氏會飲。」;又云:「聚時宰割牛豕,會眾敘飲。男贅女亦如之。」;且謂:「屆時會眾設牲醪相慶。」,其述道卡斯族而云:「殺牛飲酒,歡會竟日。」述凱達格蘭、道卡斯、噶瑪蘭諸族云:「屆期約諸親,宰割牛豕,以黍為粿,狀如嬰兒,取兆熊羆之意。夫婦相聚,百首不易。」;「東瀛識略」載:「屆期男婦兩家,各以牲禮相貽,引男至女家婚配,通社飲酒稱慶。亦有娶婦入室者,邀眾會飲,與贅婿同。」。以上皆描述平埔族迎婿或娶婦時,置酒肉宴請親明社眾之盛況。至於其設宴會飲之日期,番社采風圖考謂完婚後三日,番俗六考、余志、范志亦皆載三日後,重修鳳山縣志亦有類似之記載,所云係僅西拉雅、巴布薩兩族,或包括其他各族即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