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台灣建築的材料 [打印本頁]

作者: newlooks    時間: 2013-5-20 00:24     標題: 台灣建築的材料

在台灣早期,西部平原上蘊藏著豐富的黏土,當時農民農閒時,會以黏土、泥土、石灰、稻草等材質混合,曬乾作成土塊(土埆),代替磚頭作為建材,用土塊堆疊起來的房子,就是「土埆厝」。因為土怕風吹雨淋,會外加茅草,使雨不能淋到;也有外塗石灰,使其美觀又堅固。

* 确:音「ㄑㄩㄝˋ」。
* 稻草的功用是因為有韌性,能夠將土塊緊緊的結合在一起,使土埆、石灰不易散開。


◎ 竹管仔厝

以竹子為主,泥土等材料為輔搭建而成的竹造房屋即俗稱的「竹管仔厝」。在早期的房屋建築中,因為竹子容易取得,所以「竹管仔厝」在農村處處可見。「竹管仔厝」一般以孟宗竹、桂竹、刺竹為主要竹材,以刺竹挑大樑,不用鐵釘而只用竹釘作為榫頭,牆壁和屋頂先用竹子編出主體,再用泥土混合稻桿、稻穀塗抹上去,有些外表還會抹上石灰,再蓋上厚厚的茅草就算大功告成,後來屋頂換成瓦片。柱腳的空間填土或石頭,以保堅固。經濟實用、冬暖夏涼、還有防震作用。


◎ 石板屋

房子的牆壁和屋頂是用石板堆疊而成的。在南部山區的山石多板岩和頁岩,原住民先採集石板,將它裁切成較規則的形狀,再運到蓋屋子的地點。石板依照其性質、硬度、大小,分別堆砌於柱子、牆面、地板及屋頂等部位,建屋時不用任何的石灰泥或鋼鐵材料,在屋簷處,以木塊雕刻圖案,魯凱族多以木刻浮雕,排灣族人則多以平面繪畫。

石板堆砌的牆壁須需要有相當的厚度,所以石板屋的絕熱能力很好,冬暖夏涼。


◎ 咕咾石厝

澎湖的特產──「咕咾石」(在高雄也可看到一些,但數量不多),是指海底珊瑚死亡後的骨骼堆積在一起,經過幾億年的地殼變動,海底隆起所形成的岩石。

在澎湖島上,四處可見由一顆顆咾咕石堆砌而成,並獨具滄桑風味的古厝與防風圍牆,這些不同大小,形狀不規則的咾咕石建材,其實是澎湖人早期從海底挖取回來的活珊瑚礁石。因為,澎湖以前建材較缺乏,所以只好就地取材,利用海底的天然珊瑚礁石,用以砌成圍牆,抵禦強烈東北季風的侵襲,亦有把它搗碎做為碎石之用。當地傳統建築的房屋和圍牆,絕大部份都可以看到咕咾石的蹤跡。




◎ 紅磚厝

早期荷蘭人、西班牙人來台灣之時就有了紅磚的出現,可能是從廈門或爪哇等殖民基地載來的。當時所建的城廓、城址壁體全都是用紅磚建造。不過當時紅磚的體積比後來的中國人所用的磚還小,很容易分辨。

台灣人製磚可能是從明鄭時期開始在台南製作的,據說形狀為長方形,體積的厚度約為6公分,後來廣泛地做為牆壁用材,與木材、土埆一併成為壁體的主要用材。這種紅磚的體積大約為長24公分、寬12公分、厚6公分。早期的做法是,把挖採出來的粘土,讓水牛加以踩踏密實,然後放入木製模子中成型,再讓陽光曬乾後放入磚窯內,燃燒雜木、雜炭燒製而成。燒製而成的紅磚便堆砌成牆壁或蓋成磚瓦屋。傳統建築中的三合院、四合院有很多都是以紅磚堆砌而成的。


◎ 現代化房屋

一般營建最常使用做為結構體的材料有木材、鋼料、鋼筋混凝土三種。其中鋼鐵是用來提供支撐力,以增加建築物結構的強度,近幾年來常用於建築物的鋼骨結構,對地震也有較佳的抵抗力。除此之外,非鐵金屬材料亦常使用在建築,如:鋁能抵抗風化、鉛能夠消除噪音、銅有可鍛性易塑型,常用在建築物的屋頂上。

現代建築深具多元化特質,無論建材、造形設計、面積大小、用途都明顯與傳統大異其趣。

近年來新開發的建材為塑膠、有隔熱功能的起泡塑膠、玻璃纖維、礦物纖維、橡膠及具防水功能的瀝青……等,這些新科技的產物也常使用在房屋的建築上。




歡迎光臨 ihao論壇 (https://ihao.org/dz5/) Powered by Discuz! 6.0.0